齊内侍一大早就開始準備膳食,那些需要時間的,早早開始備着,太子回來的時候,就吩咐人把菜準備齊全,随時上菜,千黛雪和太子入座後,這一大桌膳食像是更多了。千黛雪一眼看過去,原來是在平日的餐食裡又多貼置幾道自己喜愛食物。
清蒸鲈魚,小鍋頓豆腐和魚肉,桂花粥……
但其實這些說不上是千黛雪最喜歡,除了桂花粥是自己喜愛的,魚肉,豆腐皆不是千黛雪愛吃的,但她可以吃,說不上讨厭,隻是這些東西對于她來說,太過麻煩,吃起來清淡無味,不是她喜歡的,至于現在是她喜愛的食物,是她故意為之。
當初既然決定換一個人,就要從各種生活習慣上開始改變,選擇一個不喜歡但可以接受的東西成為自己最愛的東西,無論後面發生什麼對自己不利的人或事,都可不必在意,眼下這番情景,千黛雪做得很成功。
随着時間的推移,她不喜歡的東西已經可以是她很愛的東西,别人也就這麼認為了,她真正喜歡的亦可以平靜處于同一空間,她随時可以做到處變不驚。
太子挑出魚肉放在黛雪面前的菜碟裡,“黛雪,嘗嘗這個,魚肉鮮滑軟嫰,豆腐糯彈有味,可多吃一些。”
“多謝殿下,我碗裡還有很多,你也吃。”說罷往太子碗裡舀了一勺湯。
一頓下來,比昨夜好多了,相處自然随和許多。
用過膳食,太子回書房處理公務,千黛雪則在花園裡走走,消消食。下人幹活時說說小話,偶有嘀咕傳來。
琅玉一旁聽到,怕影響千黛雪心情,湊近說道:“太子妃,可要阻止。”
“不必,她們說道這些,在旁人眼中就是最好的庇護,無需禁止,繞道再走走就回去。”
琅玉聽罷還是打足精神聽她們聊些什麼,把聽感擴大,入耳的還好都是一些家常好話,被聽了去也無傷大雅。
聽得差不多時琅玉對千黛雪說:“小姐,她們說太子和太子妃琴瑟和鳴,恩愛有加,相處得極好,娶了一個和他一樣好的人,府裡也沒有變得勾心鬥角,甚至還變得更好,他們很高興。”
“是嗎?”千黛雪無奈,“你聽得倒是清楚。”
“是對小姐您的好話,聽聽也是好的。她們還說小姐你進來後,太子把府裡的月錢漲了不好,還重新貼置了園藝師傅,照着你在千家院子布置了一個相似的院子,等完成後,就可以一道搬過去。”
“小姐,太子對你是真的很好。”
可她不想太子待她太好,怕承擔不起這份情誼,辜負了他。
琅玉聽得高興,她們能說這些話語,對她家小姐定是很滿意的,以後在府上就不會被冷落了去,在府裡會更好的。
可看她家小姐,并不是很開心,就想着要是多一個人過來陪她,會不會高興。她說道:“可以讓碧溪姑娘過來了嗎,她一定很願意,此番過來也放心得多。”
千黛雪搖頭,“再等等吧,她可以過來的時候再接她過來,她在千府也會很好。”至于碧溪,還是留在千府安全,什麼定局,還需等見了帝後再說。
“也是,碧溪姑娘在千府,大人會照顧好她,不會受苦,但她不是在意榮華富貴的人,她隻要在小姐您的身邊才是最樂意的事,另外,小姐不必刻意回絕太子,适當回複太子心意,太子亦是高興的,雖然小姐你嫁過來非你最佳選擇,但如是有一個真心愛你的人,我和大人夫人都會替你祝福高興的。”
“琅玉,多謝你們,我會處理好這些事情,會好好對待你們對我的真心。”
“小姐,琅玉亦會好好護你周全。”
千黛雪發現了,琅玉在她面前都是喚她小姐,有外人在就叫太子妃,是覺得我都不願意要的身份,她也不願叫嗎?
她的确不喜歡别人叫她太子妃,這個身份遲早給更合适的人,有人和她一樣的想法,她還挺開心的,隻要莫露怯,一直這樣就很好。
“回去吧,我要休息,你不用在旁伺候,去做你的事。”
“是。”
回到屋内,琅玉把窗戶都關小了一些,讓她好好休息。
千黛雪指着後方偏遠的地方。
琅玉;“那邊已經派人盯着,您放心。
“你做事,我自是放心,還是多注意安全。”
“是,小姐好好休息,琅玉告退。”
這段時間,一直有人跟着,不确定是什麼人,但她懷疑是宮裡派來的,能夠在太子府有恃無恐,也隻有宮裡來的人。
一大早宮裡就來了人,千黛雪與太子同乘一輛馬車進了皇宮,一路送到正清宮門前,帝後在裡面已等候多時。
帝後端坐在正清宮前廳,左右兩邊各五名侍女,兩名公公,他們頭微低,靜等着千黛雪和太子的到來。
千黛雪進屋未敢直視帝後,神情淡定,看了一眼帝後,眼神平視前方,朝他們走去。
“千頒之女千黛雪拜見皇上,拜見皇後娘娘。”
皇後先開了口:“你既然嫁給了我兒,跟着太子一起喚我和母後,喚皇上父皇。”
“是。”
千黛雪随即重新說了一遍。“千頒之女千黛雪拜見父皇,拜見母後。”
帝後滿意回複,“嗯,起身吧。”
剩下的該有的流程還是要走一下,給公公婆婆敬茶,無論皇家還是平民哪裡都避不開,千黛雪跪在地上小心接過侍女手上的茶,雙手奉上:“父皇請喝茶。”
皇帝無半分猶豫,拿過喝下,她又奉上一杯,重複着動作,“母後請喝茶。”
皇帝看着這孩子還算滿意,舉止端莊,禮儀得體,是個太子妃的好人選。“這茶也已經喝過了,就不必跪着了,起來吧。”
“多謝父皇恩典,但我還是需要跪着的,一是感謝父皇後母後對千家的眷顧,二是對黛雪的大膽諒解。”
皇後一愣,是個膽大的孩子:“你既然提了,那我們就聽你說一說。”
“是。”
“如母後所想,兒臣确實不是千家的親生女兒,而是千家的義女,如此這般,并非有意欺瞞,屬實是不得意而為之,父皇和母後寬度仁慈,未怪罪于千家,未怪罪于黛雪,黛雪替千家謝父皇和母後大恩。”
她這般有禮有節,不失風範,帝後還算滿意,昨天和太子聊過之後,她已經沒有那麼反對,如果今日她能一心在朝廷上,皇後也不再說什麼。
皇後平緩的帶着威儀道:“你既已知道,還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