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退而,明顯想要先安穩皇後。“朕知道你的意思,範貴妃有錯是該反省反省,下一道令讓她反省思過去。”
有關貴妃他總是糊弄,“隻是反省恐不能平臣妾心中憤恨,太子是何許人也,他是陛下的兒子,也是臣妾的兒子,是太子,平白受到污蔑,隻是一個反省,是不是太過輕率了?
皇後追問道:“就算他不是太子,一個小小的前縣令和一個遊手好閑的閑人,加上幾句話語就可以讓皇後的兒子白白受了委屈嗎?臣妾保護不了兒子,讓他受了委屈,卻不能為他做些事情,是我這個當母親的沒用,陛下執意如此不處置範貴妃,就請陛下撤了臣妾的鳳印。”
皇後筆直站立,昂首挺胸,不給一個說法,她今日真不要那鳳印。
“你這是何必呢,貴妃她也不知情,就聽了她弟弟的幾句話,擔心罷了,太子受傷是她那不成器的弟弟做為,這無關她事。”
她緊盯着皇帝,不松口,她不止是皇後,還是母親,對後宮有規戒之責,對兒女有教護之則,現在後宮她管不了,兒子護不了,她哪裡還有皇後的樣子,還不如不當。
“陛下當真這麼認為太子的事不重要,打算不了了之,貴妃她是沒有動手,若不是她教唆,陛下能去千府,他們能有那麼大的能耐為難堂堂太子的公婆,這背後受益的人又會是誰,她範貴妃,能撇個幹淨!”
皇後威武之下不輸氣勢,千黛雪的事是小事,自己人暗暗解決就好,她一個外人摻和做甚。
皇上見狀,她說得不無道理,他扶着皇後落坐:“此事我會去查,再等等,關乎朝廷,貴妃她有參與,我再治罪行嗎。”
皇帝都服軟了,她也不好一直僵持,說道:“範任不可輕饒。”
皇帝隻好處置了範任,但……他思考片刻,“行,為了公平,我把他交給太子自己處置,你看如何?”
皇後勉強應下,不答應還能怎麼樣了,有心護着,沒有确鑿證據,範貴妃還是貴妃,沒有影響。
“至于辛泊,陛下打算怎麼處置。”
“朕本來是要殺了他,但最後想想還是交給太子妃自己處置。”
他們也未免太小看皇家,一個小小的縣令想左右朕的想法,幾句閑言碎語還想動搖國本,廢太子妃,癡心妄想。
皇後緩緩說道,“不管他之前的身份是如何,她現在是太子妃,是我兒的妻子,我們自當庇護。”
“理應如此,”皇帝握着她的手,“放心吧,無論如何都是咱在我們孩子這邊。”
千黛雪獨自乘車回了太子府,一路朝着太子書房走去,沒有讓人伺候,一個人在書房靜靜等着,過了一個時辰又一個時辰,太子終于從宮中回來,得知太子妃在書房等候,直接去書房尋千黛雪。
“殿下,我有話說。”
太子穩健,他的疑慮何嘗不多。緊緊盯着千黛雪,怕一時不知說什麼,很開避開對視“我先說,你之前與我說的多少事真的,多少是假的,你是對我不夠信任還是有意隐瞞?”
“殿下,我自知有隐瞞,那日的坦白大多是真的,今日殿下想知道的我會一一說出。”
“你說的,你知道的我會無條件相信你,今天,他們來到面前的時候,我有多迷茫,說出真相我又有多失望,你知道嗎?”
“黛雪,多相信相信我,好嗎,看着你受的苦遭的罪,我有多難過就有多恨他們,他們竟敢這麼對你,威脅你,毀掉你的一切,這樣的人碎屍萬段都不為過。”比起憤怒,太子更多的是心疼。
“對不起殿下,我無意欺騙殿下,現在我将一切告訴你,我沒有失憶,我本萊縣人,親生父親第當地的一小官,母親仙逝,他們在千府說的句句為真。但我恨他們,想遠離他們,但一直沒有勇氣,總想持着那麼微不足道的父女情份,暫留家中,可那次火災,泯滅了我最後的期許,慶幸活了下來,就想一了百了,以後再沒有任何關系,走了很久很久來到京城,被千府的人所救在府中生活下來,這段時間,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親情,讓我感覺很幸福。”
“後來得知你要選太子妃,皇後娘娘中意淺雪妹妹,為了報答他們的恩惠,選擇掩人耳目偷梁換柱這一條路,也抱準了殿下的仁愛之心方敢膽大妄為做出這等事,成為太子妃。”
“殿下問我不願接受您,是否有心上人,現在我可以告訴您,我有,隻是當時我也才知道對他的心意,可比起愛人,我更在意千府的人,他們的恩情哪怕是犧牲也心甘情願,故此,欺瞞殿下,除了這些以外,别無欺瞞。”垂着頭像是忏悔。“對百姓,對殿下皆是真心想幫助,為海照朝的繁榮付出綿薄之力。”
太子聽着一陣揪心的疼,“你的所作所為對得起百姓,對得起千家,确也為此付出你的才能,我信你。”輕柔祈求般說:“但唯獨還是不能喜歡我,是嗎。”
“殿下是天下人的殿下,将來是天下人的天子,您的百姓都會愛戴您,敬重您,您會有很多喜歡您的人,我也是一位普通百姓,自然也是喜歡您的,我們都期望有一位賢良的君主護佑他的百姓。”
“終究還是輸了,他是誰?”
既要坦白,千黛雪不再否認,也斷了他的心,“風霁。”
太子腦海裡閃過一群人,他知道的,有名望的不過幾人。“姓風,朝中沒有這個姓氏的官員,倒是有一位卸甲在家的忠義侯。”
“你告訴我,不怕我找他麻煩。”
“我信殿下,您不會的。且我與他無緣相守,就當是陳時薄緣,相忘舊憶。”
太子沉思,他們之間的距離始終太遠,她沒有自己,而他們都會是相伴一生的好姻緣。
一場選妃差點害了兩對有情人天各一方,心中萬分惆怅又悔恨,為何自己那麼晚遇見黛雪,早一點,會不會是不同結局。
千黛雪凝神關注,太子是在怪自己,可這些不是他的錯,他亦是無辜之人啊!“現在的一切我很滿意,殿下不用為難,這是我的選擇,木已成舟不作他想。”
太子通然,想起之前的赈災事宜,當時極力支持何大人出行的人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平信侯邱書岚,有了他的舉薦父皇才會輕易答應定了何大人。
還有安和小巷那塊地,也是平信侯參與其中,牽制住範府,有機會父皇把地騰挪出來,想必也是風霁讓他的朋友,那位平信侯去做的。
難怪了,平日幾乎不發一言的平信侯在那日居然說了這麼多,早就聽說平信侯經常前往忠義侯府,其中必是風霁的手筆,有他的遊說,平信侯願意出面直言。能夠知道這些事情,是一直留意着黛雪的動向?且不說他的動機是否隻是為了黎民,也不妨礙他對千黛雪的關心絲毫未減。
如此一比,他實在是幫不上忙。
“此事就此作罷,以後誰也别再提了,你今日所說,我不會追究任何人。”不會去找風霁,不會詢問邱家,不會問責她。
彼此緊抓不放,誰又好過呐。
千言萬語,千黛雪隻有叩頭緻謝,她欠他的太多,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麻煩需要太子周旋,她隻有謝謝,沒有什麼可以給的。
……
三天後,千黛雪乘坐馬車,和太子在宮門告别,他去六部,她去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