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水都會重逢,北冰洋與尼羅河會在濕雲中交融,這古老美麗的比喻讓此刻變得神聖,即使漫遊,每條路也都會帶我們歸家。——黑塞
Chapter 1
六點鐘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陳星走出了校門,幾滴微涼的雨水落在了她的臉上。
她微微呼出一口氣,熱量也瞬間消失,閩南的小城到了12月,是一股陰濕的寒冷。
學校的單人宿舍離得不遠,她攏了攏外套,快步幾步走了過去。
幾分鐘後,她回到了住的地方。
住的地方在三樓,她進了門,換下帆布鞋走入了僅20平的一居室,将打包回來的一碗肉燕放在白色的電腦桌旁,去洗手間洗了手,然後打開《老友記》充當下飯劇。
軟嫩鮮香的肉燕湯,伴随着清新的蔥香,幾口下去,身心都得到了滿足。
本來是一個普通的悠閑的周六晚上,可當她吃完收拾好桌子的時候,卻沒什麼心思看劇了,時不時瞥一下時間。
最近幾個月,于茹頻繁地催婚,每到周六就打電話過來轟炸她的耳朵,給她介紹相親的對象。
“你說你都26了,工作也穩定,長得也是漂漂亮亮的一個女孩子,為什麼還不結婚啊?一眨眼你就30了,30 就找不到了。”
“你們學校的男老師本來就少,年輕的更少,二婚的可要不得啊,你看我給你介紹的這小夥子,家裡是做茶葉生意的,還有幾棟樓,有些資産,人家家裡也想找當老師的女孩子……”
陳星忍不住怼道:“媽,你說是他家裡相親,還是他本人相親啊?”
這一句話引來了于茹一通念叨,念到陳星實在受不了,答應去見了一面。
見面隻待了十五分鐘,喝了一杯奶茶,她就找借口走了,沒想到對方對她還挺滿意,接二連三發消息給她,她都當沒看見,以為會不了了之,沒想到換來上周于茹的氣到跳腳的一通罵,罵得她難受且生氣,把電話直接挂了。
這周應該不會找我了吧?
畢業後工作第五年了,她一般節假日回去,多數時間都待在學校和宿舍,最近鬧得不愉快,陳星就更不想回了。
正想着,手機煞風景地打破了屋子裡的寂靜。
陳星瞥一眼,心一沉。
手機鈴聲越響越尖銳,有種她不接就不休的意味。
陳星長歎一聲,認命地接通了。
“媽,如果你還是要我相親……”
“不是相親的事情,”于茹打斷她,“你大姨打電話給我了,說你表姐帶朋友來這邊玩幾天,讓你……”
“快期末了,我沒時間帶人出去玩。”
于茹一噎:“沒讓你帶人出去玩,你起碼要請你表姐吃一頓飯吧?你大姨這麼多年都很照顧我們……”
“知道了知道了。”陳星知道再不答應,她接下來一定會長篇大論,述盡“這麼多年”的照顧。
于茹再一噎,默了兩秒,估計也吞下了不少話,隻得最後交代一句:“喏,還有你表姐的電話嗎?”
陳星:“我什麼時候有過她的電話?”
“你這孩子,我以前不是讓你和她多走近一點?你看人家在國外工作的,一個月比你一年賺得還多……”
陳星翻個白眼,忍着。
“……我把她的電話給你,你給她打一個,問問她什麼時候到,住哪裡?有沒有要幫忙的地方,熱情一點知道嗎?”
陳星不解:“我們又不親近,為什麼要我主動跟她聯系?”
“你懂不懂人情世故啊?家裡的親戚過來玩,我們當然要接待的啊……虧你還是老師呢……你真是……”
“知道了知道了,你發過來,我馬上打,行了嗎?”
應付了一會,總算能挂了線,陳星存好電話号碼,打上“沈佳茵”的姓名,陷入了沉思。
她媽媽于茹和大姨于娟兩姐妹從小就有一股微妙的感情,親近是親近的,隻是存在一點微妙的“比較”的心思。
年少的時候,可能比誰肌膚更白,比誰更得爸媽喜歡,比誰更快找到對象,再比對象的條件。
于茹比姐姐于娟先結婚,時間比她早,生孩子卻是晚了兩年。
于娟嫁去隔壁羊城,丈夫是羊城土著,家裡有好幾棟樓出租,經濟條件遠遠比她們要好。
那麼隻有比孩子了。
陳星深深歎了口氣。
沈佳茵不僅是“别人家的孩子”,還是“大姨家的孩子”,她從小到大的陰影,于茹什麼都拿自己和她比較,從身高長相,吃飯的愛好,考試成績等等等,每次姐妹倆打電話可以打好幾個小時,話題都離不開孩子。
回想起來,她的童年一點都不快樂,她和沈佳茵見面的次數不超過三次,和陌生人沒什麼兩樣。
于娟确實很照顧她們家,陳星八歲那年父親意外去世,全靠于娟給的一筆錢,她們才能度過那段最困難的時間。後來,于茹還是在于娟的介紹下,找到一份醫院的保潔工作,過了兩年,再婚了,很快有了妹妹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