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就是他了,楊廣猛地停下,吩咐左右,“傳朕令,讓唐國公李淵來江都觐見。”
這時有大臣從外邊進來戰戰兢兢的禀告他一個憤怒的事,“陛下,那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反了。”
楊廣:“……”
楊廣:“!!!”
楊廣憤怒,“果然是他,朕就知道,馬上給朕發兵征讨逆賊李淵。”
大臣苦着臉,現在哪裡還有兵力攻打讨伐起義軍啊?要是有能力的話,隋朝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了。
—
唐,貞觀二十年。
定州。
某個早點攤。
有個留着八字須的中年男人指着天幕對一起吃早飯的人說:“我當時就是,本來想上陣殺敵的,可恨當時腳受傷了不能去,不然我也能去前線斬殺那高麗了。”
另一個男人也開口,“我比你更慘,我馬匹,幹糧都準備好了,結果聖人不允許我等去,這是我唯一能報效聖人的機會啊。”
“我也是,我都走到半路了,然後被遣返回來了。”
還有人說:“那隋炀帝荒淫無道,不得人心,誰要給他拼命?”
“就是,他又不是聖天子,要是當今的聖天子,别說要我上陣殺敵了,就是要我死我也義不容辭。”
“聖天子救萬民與水火中,又愛惜我等,我亦一片丹心報君王,為聖天子,萬死不辭。”
遠處,是不斷升起的炊煙,是孩童們嬉笑玩鬧的清脆聲,是小販們充滿朝氣的叫賣聲,是百姓們湊一起閑談的話語,平淡,安穩。
&
【楊廣和軍隊就是在一路士兵不斷逃跑,被殺,繼續逃跑的循環中到達高麗。】
【兩個國家再次開打,連續三年打戰,隋朝這麼繁榮富庶的國家都吃不消,更不要說高麗那樣的小國了,高元也實在累了,他就向隋炀帝投降,隋炀帝一看到他的降書,那口憋在心裡的惡氣終于出了,嗯,找回場子了。他于是下令停止攻打高麗,全然不顧那時隋軍的勝利。】
【就問你無不無語,花了那麼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打,結果人家口頭上給你撒個嬌,你就算了,不生氣了,像不像一個被渣男PUA的妹子?正常的不是該繼續打嗎?而且高麗也有打的必要。】
【高麗這個國家,嘴上一套,背後一套,表面上臣服隋朝,卻時不時蹦跶惡心下你,楊堅當政時高麗就有出兵進犯過遼西,并暗中聯絡東突厥,企圖共同對抗隋朝。楊堅見它這麼賤嗖嗖的,就出兵征讨,隻是運氣不好,途中遇到洪水和瘟疫,傷亡人數達到十之八九,隻能回來。】
【而高元為了延緩隋朝的進攻,馬上上書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楊堅這才作罷。不過這事也成了隋朝君臣的一塊心病。】
【實在是高麗的位置太重要了,隋朝的時候高麗的國土大概在今天的遼甯東部、吉林南部和朝鮮半島北部這些地方,正是可以緩沖突厥南下的地理帶,這種情況下高麗的政治立場就顯得十分重要。高麗如果跟隋朝好,就可以制約突厥南下,如果親近突厥,就可以聯合突厥一起打隋朝。】
—
宋。
建隆元年。
趙匡胤将視線投幽雲十六州的方向,高麗之與隋就像幽雲十六州之與宋一樣,有着無與倫比的重要。
趙匡胤的眼裡閃過決心,他一定要把十六州收回來,一定要,讓中原從此不再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下!
&
【所以隋炀帝如果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或者政治因素占據更多的話,他這時就該一鼓作氣連着打,拿下高麗,也好對國内有個交代。結果他沒有,這也就是我為什麼會說楊廣攻打高麗他私人情緒占更多的原因。】
【而且,在連年征戰,付出了無數的人力物力的情況下,楊廣還沒拿到一點實質上的好處,高元沒有歸還被俘虜的隋人,也沒有毀了京觀,就嘴唇上說說,并且這嘴上說說還是有時效性的。】
【楊廣打完高麗的第二年,朝貢時高元又又又沒來,再次不鳥他,楊廣又又又又怒了,一生氣他就又想出兵征讨高麗,隻是那時的國力已經不允許了,隋朝全面崩盤了。】
【打不了怎麼辦呢?楊廣就想北巡震懾下高元,結果北巡差點變成北狩,要不是有義成公主,在皇帝被異族俘虜的史書上他就要再添一筆了。】
明。
正統十四年。
已經被俘虜的朱祁鎮精神恍惚的想,要是大明也有派到瓦剌和親的公主,那他是不是就不會被俘虜了?
是吧。
就是因為沒有公主和親,沒有公主幫忙說情,提前預警,所以他才會被俘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