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滅亡後,繼任者統計過當時的人口戶數,經過隋炀帝堅持不懈的禍禍,戶口人數已經從開皇年間的八百九十萬銳減至隻剩下兩百萬戶,少了将近七百萬戶。一戶按五口人算的話,也就是說楊廣十四年間送走了三千五百多萬人,人口折損率高達80%。】
—
觸目驚心的數字。
饒是始皇帝這樣威儀自持的人這時也沒控制住情緒變了臉色,三千五百多萬人?
秦國這時的總人口大概也就是兩三千萬的人啊,隋炀帝十四年禍禍了三千五百多萬百姓,換算下相當于把整個秦朝都送走了……,不,是把整個大秦都送走還不夠。
此子竟恐怖如斯。
突然就明白了為什麼仙人将他和胡亥相提并論了,就敗家的程度來看,他們确實相配。
—
劉徹是也是驚訝萬分。
驚訝過後就是心疼,那麼多的人口啊!那麼多!
三千五百多萬,那得是多少的稅收啊,然後這些人要是活着又會繁衍多少的人口出來啊!多出來的人口又會給國家交多少的稅啊……
劉徹越算越心疼,他心疼的都快滴血了,“那楊廣,真是該死,真是該死啊!”
這些人口要是給他,他都不知道會開心成什麼樣!
&
【一直到唐朝開元年間,人口總數才恢複到隋朝仁壽年間的戶口數,而當時距離隋朝已經過了一百多年。】
【中間曆經貞觀之治,永徽之治,小貞觀之治,幾位帝王勵精圖治打下良好的基礎,再交棒給李隆基,李隆基又開創了開元盛世,這樣慢慢的人口數才恢複過來。所以楊廣真的,憑一己之力禍害了隋朝,又連累的唐朝幾代帝王為他擦屁股。】
**
越說楊堅火就越大,禍害的人口居然經過一百多年了才恢複過來!
這個畜生,真是罪該萬死!
—
唐。
開元十年。
哪怕知道自己治下的戶數恢複到了隋仁壽年間的人口,李隆基也并沒有很開心,他一直耿耿于懷之前聽的那句“要不是他,大唐也不會由盛轉衰”,并且迫切的想知道未來的他到底做了什麼才會使得大唐這樣。
他滿含期待的看着天幕,希望仙人能提點一下,他也好提前規避掉。
實在是,幾代帝王的心血,他不想敗在他手上。
&
【說完隋炀帝的過,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功績,看看隋炀帝登基十四年到底為百姓為國家做了什麼。】
—
蜀漢。
阿鬥都聽驚呆了,所以聽到這句話他下意識的脫口而出,“楊廣還有功績呢?”
天哪,太讓人不敢相信了,楊廣這樣的人居然還有為國家做好事的時候。
&
【隋炀帝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他修建的大運河,但他修建的大運河也大都是在前人,如陳登、曹操、鄧艾、桓溫、劉裕等開鑿留下的舊河道的基礎上加以疏浚,并不是他一個人獨立開鑿而成。】
—
被點名到的陳登、曹操、鄧艾、桓溫、劉裕都驕傲的挺起了胸膛,看到沒有,是在他們開鑿留下的河道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
他們也是有份的!
如果楊廣這樣都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那他們為什麼不可以?
一直觊觎帝位想取而代之的桓溫靈機一動,打算在修渠這事上也做點文章,既然天幕都肯定他了,那他也确實做了,他宣揚下也沒什麼吧?
&
【不否認,大運河的開鑿是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和發展,出于當時的統治考慮也有疏浚的必要,但楊廣不顧民力,瘋狂征發,以至于無數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中悲慘的死去,這又何嘗不是他的罪過呢?】
**
這一刻曆朝曆代的人們又都想起了楊廣的瘋狂舉動,許多人都瘋狂的點頭贊同,齊齊回道:“是他之過。”
“就算修也不是那麼個修法嘛,緩一緩,放寬個十年又如何?結果害的那麼多人慘死。”
“那些徭役,我光聽就心驚肉跳,也不知道當時的百姓們是怎麼過來的,造孽哦。”
&
【第二,頒布《大業律》,對楊堅晚年嚴苛的法律進行了改革。】
【楊堅晚年時昏庸了不少,大肆破壞他上位時修訂的《開皇律》,刑罰日趨嚴苛,且很多都匪夷所思:盜竊1錢以上者處死;官吏貪污1錢以上者處死;聽到舉報或親見盜賊而不告發者處死;4人合夥盜竊1根屋椽、3人合夥盜竊1個瓜果者處死。完全沒有早年的英明睿智。】
**
楊堅尴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