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若的計劃還算是有效,畢竟,這會兒的她已經搭到了商隊,正喜滋滋的坐在商隊的駱駝上,吃着糖葫蘆。在駱駝邊趕路的是商隊裡一個叫陳二的年輕小夥子,想是一路無聊,他便逗起了這位半路找上門來的小女孩。
“小姑娘,今年幾歲啦?”
“六歲。”馮蘭若嚼着糖葫蘆,含含糊糊的說了一句。
“那你家可是在祁城?”
“不是的,我家在祁城西邊的平崛縣。”
“你說你這麼小,幹嘛要一個人離開家呢?你不知道,這一路壞人多着呢!”
馮蘭若聽了,趕緊咽下這口糖葫蘆,一本正經的說,“我要去長安城找大武宗,我得去那裡學武功,這樣将來才能當一名大俠!不管有什麼危險,我都要去的。大俠是不能怕危險的!”
那陳二聽了這話,又見她認真的神情,覺得有幾分可笑,卻怕傷着這孩子,徑自把笑聲憋了回去。待要想再與馮蘭若說些什麼,卻又聽到這小姑娘輕輕的說了一句,“更何況,廟裡的爺爺和我說過,江湖上,好人終比惡人多……”
陳二沒再說話,靜靜陷入沉思。這馮蘭若到底隻是個孩子,心中,尚有一個美好的江湖。
又行兩日,商隊一行人馬進了一個十分繁華的大城市,馮蘭若看的興奮,問身邊的陳二,“陳二哥哥,我們可是到長安了?”
“啊這,我們是到……”
不等陳二說完,商隊的頭兒沖陳二使個顔色,笑眯眯的說,“對對,我們是到長安了。陳二,你快快領她去大武宗吧!”
陳二點了點頭,一把将馮蘭若從駱駝上抱下來,有些不自然的說了一句,“走,哥哥帶你去大武宗。”
馮蘭若是想說點什麼的,偏偏陳二抱起他之後,面色忽然變得凝重,也不欲與馮蘭若說話,隻是抱着她快步穿過一道道街巷,最終,卻走進了胡記镖局的一處分舵。
“喲,哪陣風把陳兄弟給吹來了呀,可是陳兄弟的商隊走到咱們吳州了?”馮蘭若聞聲,隻見屋裡走出一個三十來歲的大漢,沖着陳二笑的和氣可親。
陳二聞言點點頭,道,“胡大哥,此番小弟無暇與您細說,卻是想請您幫個忙:你們這幾日可有途徑平崛縣的镖要送?”
“可巧昨日接了一單生意,是去蒼州的,路上倒還真得去平崛縣歇歇腳,有什麼能幫忙的,陳兄弟但說無妨。”
陳二聞言舒了一口氣,給胡镖頭看看自己抱着的小姑娘,到,“是這樣,前幾日這小姑娘要從家裡逃走去長安,正好搭上了我們商隊,我們頭兒那德行你是曉得的,這就要把她賣掉。我可憐她還是個孩子,想請你幫幫忙,把她送回家去。她家就在平崛縣。”
“原來如此,陳兄弟放心,這事兒交給胡某就好。”胡镖頭拍拍陳二的肩膀,一臉認真。
“陳二哥哥……”馮蘭若懵懵的聽着他倆說話,此時已明白了大半,她覺得應該跟這二位道一聲謝,但話到嘴邊,還是說成了,“我想去大武宗……”
陳二看看懷裡抱着的小姑娘,見她的眼睛一閃一閃的,看着他充滿信任,又似是有幾分委屈,于是輕輕把她放到地上,蹲下身來,溫聲對她說,“蘭若妹妹,陳二有心幫你,可是我們商隊的管事是個眼裡隻認錢的人,他讓你留在商隊,是一心要把你買到窯子裡換錢的。我隻是個小夥計,人微言輕,卻不忍為了一點小利毀了你這樣好的一個孩子,好在胡大哥是我同鄉好友,是個信得過的人,當下我隻好請他把你送回家,回頭再找個理由把我們管事搪塞過去。”
陳二頓了頓,又說到,“你人雖小,卻比我身邊任何人都堅定,着實讓人意外。可是我還是想勸勸你,快回家吧,你爹娘現在一定很着急的。況且,咱們都是尋常百姓,能過好自己的日子已是不易,至于那去大武宗呀,作大俠呀什麼的,太難了,待你慢慢長大,吃過了生活的苦,也就明白了,這些,咱們攀不起,也賭不起。”
馮蘭若能體會到陳二心好,心裡暖暖的,點點頭,道,“我記下了,陳二哥哥。”她說完這些,覺得不夠,便學着故事裡江湖俠客的樣子,沖陳二深深一揖,發自肺腑道,“多謝陳二哥哥好意相救,江湖路遠,此番恩情來日蘭若必當湧泉相報。”
“不必講什麼報答不報答的,聽我的,回去好好聽話,好好過日子吧。我們管事的脾氣差,我得趕回去了。小妹妹,再見了。”
“胡大哥,這趟生意跑完,我回來請你吃酒……”
陳二沖他們揮揮手,步子輕快的出了大門,消失在長長的街道盡頭,回到了他合該如此的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