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蒼……擎蒼?擎蒼!”
喊聲未落,隻見宮門前人影一晃,小侍衛擎蒼一溜煙的沖到太子沈曜的書桌前。
“太子殿下,小的來啦!”擎蒼瞧着太子迷離恍惚的眼神,又瞅瞅桌子上翻開的《大學》底下壓着的畫本,揣度着太子應當是看着看着畫本犯了困,想要睡一覺。他立刻便拍胸脯道,“殿下,您就放心吧,皇後娘娘此時應當在陪皇上用早膳呢,還得過一會才能來見您,小的就在外面迎着,您在裡面安心歇息便是。”
太子聽了擺了擺手,道,“不是為了這個,就是問問,此番西行,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擎蒼依舊是笑着,向前湊了湊,壓低了聲音,道,“殿下隻管放心,近日小的通過各種渠道,新淘得志怪小說,武俠小說,言情畫本,傳奇故事畫本等共二十八箱,都小心的壓在了聖賢書底下。雕弓說您肯帶二十八箱聖賢書不合情理,所以有幾個箱子小的又找了些兵書或古籍壓上了。”
“還有啊,您平日裡喜歡玩的蹴鞠,空竹,彈弓,陀螺什麼的,小的也藏在一些寶貝的底下了。”
沈曜拍拍擎蒼的肩膀:“很好,很好。有了這些東西,咱們在路上一定能玩得很開心。對了,今早怎麼不見雕弓?”
“他說是要回趟家,今兒一早就走了。”擎蒼答。
“也是,雕弓父母自告老後就居住在京郊,此番遠行是該去向他們道個别。”沈曜點點頭,即刻又沖雕弓說,“你快出去幫我把風,趁母後沒來,我要先補會兒覺。”
“好嘞!”擎蒼剛欲轉身離開,隻聽外面小太監大喊一聲,“皇後娘娘架到!”就見太子聞聲立刻打了一個機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話本嚴嚴實實壓在《大學》底下,然後挺直腰闆,聚精會神朗讀起聖賢書來。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人定國……”
皇後娘娘握着手絹往桌上一拍,沈曜一哆嗦,讀書聲戛然止住。
“讀個書讀漏好幾句,說,是不是又偷玩了?”
沈曜“嗖”得一下子站起來,先行禮,然後尴尬陪笑:“母後,兒臣……兒臣每每到明日就要離京,此後好幾個月都不能侍奉您和父王,兒臣就憂思難耐,以至于夜不能寐,晨起更是沒法安心讀書。”
皇後那手指戳了一下沈曜的腦袋,歎道:“算了,你明日就要走,我今日便不和你計較。”
沈曜剛要松一口氣,卻見皇後的蔻丹指甲指着“如保赤子”四個字,問他:“你且說說,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沈曜揉揉眼睛,答:“這句從前侯先生講過,好像是說,要像保護新生的嬰兒一樣保護天下子民。”
“我兒雖然貪玩,好在記東西紮實。”皇後拉椅子坐在沈曜身邊,溫聲道,“從侯先生過世之後,新來的先生教你四書五經,隻叫你死記硬背,從不耐心講解,你這樣學,枯燥無味也情有可原。”
沈曜狠狠點頭:“母後,你肯這麼說,是不是父皇要給我換先生了?”
皇後避而不答,隻是把書又往後翻了幾頁,指着一處句子問他:“‘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你且再給我講講,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沈曜答:“侯先生說,這句話是告訴我們,君子要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有了道德這才會有臣服于我朝的子民,有了這些子民這才會有廣闊的國土,有了土地這才會創造出财富,有了财富這才會有我們生活所需的吃穿用度。”
皇後笑着,又戳了一下沈曜的腦袋,道:“一口一個侯先生,你就不能有點自己的想法?”
沈曜委屈道:“母後,這些東西是人家寫的,是先生們硬要給我講的,原本就跟我沒有任何關系,我為何還要有自己的想法?我能把他們的想法都背過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皇後愣了一下,剛欲責怪兒子,突然又想到什麼,軟下聲音循循善誘:“曜兒,你說這些東西是人家寫的,不是自己的,所以才不願意去學。但是你可知道為什麼人家能寫出這些東西來,你就寫不出來?”
沈曜茫然:“母後,兒臣不知。”
“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們的出身比不得你,這讓他們從小就見到了很多人世間不善良的一面。他們還都曾周遊列國,走遍天下,見過不同的風土人情,熟悉各地的地理環境,五湖四海在他們腦海中有具體的框架,民生多艱他們有真切的體會,他們有海洋一般廣闊的人生閱曆,這才叫他們擁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精華。”
“我的曜兒,你長于深宮,養尊處優,現在對這些聖賢書沒什麼見解,還不怨你。但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次遠行,你不能隻放肆玩樂,更要用心觀察外面的世界,觀察百姓的生活是什麼樣的,觀察地方官員又是怎麼為政的,除此之外,你還要思考,怎樣才能為百姓創造更好的生活,怎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四方國土。你要明白,為君之道,不止在廟堂,更在遠方。”
“我的曜兒,母後這些話,你可聽明白了?”
“啊……”沈曜打了個哈欠,應付道,“聽明白了!母後放心,我在路上一定不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