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部分食材的稀缺性,我隻寫了這些,但應該夠我們賣挺長一段時間了。”于知樂補充道。
羊肉、牛肉在海東鎮很難買到,她沒有納入考慮範圍。
“隻?天呐,半個月換一次,這些都夠我們賣一年了。”張文心驚呼,摟過于知樂的肩膀,“樂樂,你太厲害了,真是我們副業組的定海神針。”
葛泰拿過菜單,也感到驚訝。
他看得仔細,指着邊上的小瓦罐簡筆畫,問:“這個瓦鍋是什麼意思?”
“小鍋米線,一份一鍋。”于知樂回答他的問題,并上手比劃瓦鍋的大小,“要找瓦窯定做一批。”
“好,我來負責。”葛泰說。
于知樂繼續說她的一些想法:“我們還可以準備時令海鮮和蔬菜,客人可以額外加想吃的菜。還有,可以搭配山楂水、菊花茶這些。”
“欸,這個想法好。”張文心埋頭苦記,“還有什麼好的點子嗎?”
“我們後期可以考慮增加外送服務。”于知樂斟酌再三,還是說出外賣這個點。
張文心不解:“什麼是外送服務?”
“客人提前預定好餐食和時間,我們找人送去他留下的地址。”于知樂解釋道。
“就像上次大陶村副業組給你送陶罐那樣?”張文心問。
于知樂點頭:“但是,我們的配送範圍隻限鎮上。”
“這點子好,就算鎮上的人中午不逛集市,我們還是可以做他們的生意。”張文心拍手叫好。
于知樂講出擔憂:“但這需要好好考慮,我怕别有用心的人會捉住這點大做文章,舉報我們。”
“我去申請的時候會問清楚。”葛泰沉聲道。
張文心用鉛筆戳了戳本子:“我們是不是得先解決大棒骨這個問題?哪來的肉票去買大棒骨啊?”
“這個問題之後再說,實在不行,就隻用海鮮。”于知樂回答。
三人繼續談論一些細節問題,不知不覺談了一個多小時。
“今天的讨論就到此為止吧,中午先嘗一下酸菜米線吧。”于知樂合上本子,順手打開直播。
張文心舉手歡呼:“好!又有好吃的了!”
于知樂走進廚房去看她帶回來的東西,除了酸菜和米粉,她還帶了豆芽、豆皮和兩塊豆腐。
“那今天就吃酸菜米粉和脆皮豆腐。”她很快就決定好中午的菜式。
葛泰敲了敲廚房的門框,問:“你們做飯的時候,我可以在旁邊學習嗎?”
“男人确實應該學做菜,你覺悟不錯。”張文心看他的眼神帶着贊賞。
此時,直播間一片彈幕呼嘯而過。
【大師班學員+1。】
【報名鍊接在哪?發我,謝謝。】
【這話一出,好像老了十歲,不确定,再看看。】
于知樂瞥見彈幕,看一眼她故作老成的姿态,低頭忍笑。
“笑什麼?我說得不對嗎?”下一秒,張文心就破功了,伸手去撓于知樂癢癢。
“對,對,對。”于知樂疊聲肯定,躲她的動作。
張文心沒鬧她太久就停手。
“可以,你進來吧。”于知樂轉頭對葛泰說。
接着,她讓兩人幫忙把所有的食材洗幹淨,整齊地擺放在竈頭。
“米粉等小昭下工摘番茄回來再做,我們先做脆皮豆腐。”于知樂邊說邊将切成小方塊。
起鍋生火,倒入半罐油。
于知樂側身讓兩人看清鍋裡的狀況:“筷子進油鍋,周圍有大量氣泡,有聲,這個油溫适合炸東西或煎肉。”
說着,她小心翼翼地把豆腐塊下鍋,時不時用竹篩去攪動,同時講解道:“炸到金黃色就行了,再炸就會過火。”
沒一會,她就把豆腐塊全部撈出控油,抖動間能聽到酥脆的聲音。
“芝麻、辣椒面、孜然粉、醋各一勺,生抽、辣椒油各三勺,再加一點點白糖,拌勻。”她依次加入提到的調料。
辣椒、花椒、豆子的香味結合出獨特風味。
【除了香,我還能說什麼?】
【又來就着味道下營養液了。】
張文心是第一個嘗這道菜的人,豆腐脆而不硬,充分吸收了調料的味道,讓她眼睛發亮。
“姐,你在做什麼?好香!”陳昭用衣擺兜着番茄跑進來。
張文心随手給他戳了一塊,嫌棄道:“饞鬼。”
“好吃!”陳昭滿心隻有沒事,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他的動作一出,番茄滾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