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色的菜梗散發出酸酸辣辣的味道。
“這小菜絕對下粥。”張文心覺得嘗了一塊。
三道小菜上桌,道道色香味俱全。
于佩蘭誇獎道:“聞着就香,樂樂手藝比得過大嫂了。”
“好吃。”于海光咬了一口夾着雞蛋醬的饅頭,豎起大拇指。
早飯過後,除了周嶽生和于越,大家都帶上竹簍,一起出門趕海。
于知樂開了直播,将直播間标題改為和家人一起趕海。
她好幾天沒直播了,觀衆們瘋狂發彈幕。
【新鮮的海風,喜歡喜歡。】
【魚缸缺裝飾的第N天,我今天要大買特買。】
【花開了,主播終于又主播了!】
于知樂這才想起上次賣的那批花草,查看餘額,才發現雲币又達到六位數了。
她設了一個提醒,回頭有空了去逛一趟商城。
突然,她的手指被攥緊,注意力回到現實
“姐,白白的,能吃嗎?”于遲指着前面一團白色的東西。
走到沙灘,衆人向不同的方向分散開,于遲緊跟在于知樂身邊。
走近,于知樂發現是一隻完整的白海蜇,摸了摸于遲的頭發,誇道:“能吃的,小寶真厲害,一眼就找到海蜇。”
她用竹片去掉蜇人的海蜇腦,将其收入竹簍。
再往前走就到了潮水線,于知樂撿了幾隻被沙掩去一半的海螺,用水沖掉細沙,遞給于遲看。
“我也有。”于遲扯出挂在脖子上的小海螺。
腦海靈光一閃,于知樂半蹲認真觀察了一番這個小挂墜。
原來,真正的小管家在這裡。
“對,小寶也有,要好好戴着。”于知樂幫他放好挂墜,“我們再去旁邊看看吧。”
雖然今天退的是小潮,但姐弟兩人的運氣很不錯。
一個小時下來,于遲的小竹簍幾乎被斑節蝦和海螺裝滿。
而于知樂撿到了幾隻大蘭花蟹,還有一條老闆魚。
直播間第一次出現老闆魚,大家對這種體型扁平且帶有一條細長小尾巴的魚很感興趣。
【新物種出現!】
【好怪,一定很好吃。】
“姐姐,這是什麼?”于遲好奇地戳了戳。
于知樂借着他的問題向觀衆們介紹:“這叫鳐魚,我們這兒的人叫老闆魚,全身上下都沒有硬骨。”
說着,她抓着于遲的手去感受。
于遲被新奇的手感驚得眼睛睜圓。
“好了,長潮了,我們回家吧。”于知樂放入竹簍,牽起他的手往回走。
一行人在分開地方集合。
“好久沒趕海,收獲不錯,今個兒撿的泥螺能做幾壇糟泥螺了。”于佩蘭和賀有安去了灘塗,撿了滿滿兩竹簍泥螺。
窸窸窣窣的聲音讓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于海光的竹簍上。
他用手掌比劃了兩下,說:“抓了十幾隻大海蟹。”
“我有對蝦、海虹、花甲、貓眼螺、鮑魚,還有小八爪魚。”張文心數着手指盤點收獲。
接着,她笑着問:“小寶,你和姐姐撿到了什麼海貨啊?”
于遲奶聲奶氣地重複。
“哇哦,小寶太太厲害了,第一次趕海就收獲這麼大。”張文心拍手叫好。
于佩蘭三人跟着拍手捧場。
回家的路上,于知樂就計劃好了菜單。
老闆魚做醬焖,蟹、蝦和鮑魚做肉蟹煲,海虹、花甲等貝類做最簡單的清煮。
同時,她在心底盤算着需要什麼配菜。
回到小院,海鮮全倒入木盆,滿滿當當四大盆。
“今天吃海貨真是能吃個痛快。”張文心不自覺咽了咽口水,“樂樂做海貨的手藝真的一絕。”
“那我得好好嘗嘗,罐頭廠食堂不是白煮就是清炒,吃膩了。”于佩蘭淺笑。
今天是假期最後一天,夫婦兩人今晚就要回省城,她已經有幾分不舍。
“真的超級好吃。”張文心繪聲繪色地描述不同的做法。
敲門聲打斷她講話。
于知樂開門,發現是葛泰和大陶村副業組的人。
“妮兒,小瓦鍋做好了。”上次給于知樂送盆盆罐罐的大哥熱情地打招呼,“聽說你去大集擺攤,我又給你拉了兩個大的泡菜壇子,送你。”
“謝謝大哥,東西放屋檐下就行。”于知樂側身讓三人搬東西進院子。
張文心進廚房沖了三碗糖水。
大哥整齊地把瓦罐壘在屋檐下,喝完甜水,笑眯眯地走了。
彼時,于海光恰好從東屋出來。
葛泰見到他,滿臉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