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棧橋和火車站,會引發你這麼多的感慨!”
“不光是我,每一個來到青島的人,都到過棧橋和火車站。沒來過青島的人,也一定聽說過青島的‘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這句話是康有為說的吧?”
“康有為是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贊美青島‘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不寒不暑,可車可舟,中國第一。'但令康有為料想不到的是,‘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如今成了青島城市風貌的經典贊語,這種現象在中國近代的城市建設史上絕無僅有。”
“康有為把青島說的太美了。”
“曆史上對青島念念不忘的名人,除了康有為,還有‘二梁。'”
“‘二梁'是什麼?”
“‘二梁'指的是梁思成和梁實秋,梁思成是中國近代建築之父,他稱贊‘八大關'是青島最美的地方。梁思成在彌留之際仍對青島的建築念念不忘,不斷地呼喊,‘别忘了青島,别忘了青島!'”
“那梁實秋呢?”
“梁實秋是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他在晚年寫的《憶青島》一文中追憶道:‘我雖然足迹不廣,北自遼東,南至百粵,也走過了十幾省,竊以為真正令人流連不忍離去的地方應推青島!'”
“要是有機會,我一定要好好看一下梁實秋寫的《憶青島》。”李木子忽閃着大眼睛,“為什麼梁實秋那麼喜歡青島?”
“在梁實秋的眼裡,青島是一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好地方。衆多文人墨客之所以如此喜歡青島,主要是因為青島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青島市區緊靠大海,大海位于城區南部,而崂山山脈綿延整個城區北部,正好阻攔冬天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山脈、海洋交互作用,使得青島空氣濕潤,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曲遠指了指海岸線,“你看,從西邊的團島,到東邊的石老人,青島的市中心就分布在海岸邊,是一座真正與大海零距離的城市。中國的沿海城市雖然有很多,但像青島這樣市區緊靠大海的隻有大連、廈門等少數幾座城市,這其中能夠得到康有為、梁思成、梁實秋等人盛情贊許的則隻有青島了。”
“青島讓你說的這麼美,我都舍不得離開青島了。”
“青島是一座向海而生、因海而興的城市,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今天的青島更加秀美宜居,尤其是到了雨季,有的地方排洪不及時,導緻城市部分區域被淹,而青島的排水設施全國出名,所以,城市内澇基本上與青島無緣;而到了冬天,由于集中供暖,哪怕戶外寒冬刺骨,青島人的室内也溫暖如春,這讓那些沒有暖氣的南方城市羨慕不已。”
“‘青島',‘青島'。”李木子嘴裡念叨着,不由得感歎到,“你知不知道,‘青島'這個城市名字是怎麼來的?”
“‘青島'的城市名稱,來源于‘小青島'。”曲遠指着小青島說,“我們剛才坐小艇時還從它旁邊經過呢,老百姓習慣把它稱為‘小青島',也叫‘青島'。當年德國強占膠澳後,根據此島的名稱将其占領區定名為‘青島',因為‘小青島'的形狀如同一把古琴,故青島又有‘琴島'之稱。”
“我覺得,‘小青島',‘青島',‘琴島',這三個名字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