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世人皆被溫柔以待,何故以身墜魔道?”
振聾發聩,字字珠玑。
天朗氣清,萬裡無雲。
蘇椿晖擰身便走,腳步卻沒有原先那般沉重了,胸中的悶氣一下瀉得爽利。
潇湘閣倒是沉得住氣,對于此事無太多回應,隻有一句,“鬼王一死,大快人心!”
傳言說,潇湘閣早就四分五裂,二閣與三閣意欲分家,就在此刻,大閣主将愛女燕南風嫁于望劍山莊少莊主秦沅甫,幾欲粉碎了兩閣主的計劃,巧的是,死在朝露山的就是二閣同三閣的一部分骨幹,大閣主究竟有沒有從中作梗,這就不得而知了。
武林大會将如期舉行。
延壽再落平逢山時,還是驕蟲來迎接,看到延壽愣了一愣,低頭掃了一眼延壽右腰處的玎珰玉佩,繼而拱拳躬身道,“星君到訪,小神未來遠迎,還望星君贖罪。”
“前輩不必多禮,起身吧!”
“謝星君。”
“星君此次前來,可是為了,”驕蟲頓了頓,又說道,“難不成是因為甯公子……”
延壽微微搖頭,“非也,前輩,凡人之軀已死,附着的十三個魂魄可在此處?”
驕蟲眼前一亮,“在是在的,”驕蟲面露難色,“隻不過……”
“何意?”
“小神帶星君去一趟吧,屆時便知。”
“好,煩請前輩帶路。”
“請!”
“請!”
轉身的時候,延壽瞄了一眼小蜂,發現他雖睜着眼,但顯然,是睡着了。
回帆曾提及一件事,他跟蹤驕蟲走至地底深處,但因靈體有異,他便不再跟。仙體、神體到底與常人不同,這個溫度,走至半路,常人會熱到幹涸,就留一口氣吊着,但仙神卻可繼續深入,走到最底部時,也不過是出了一層薄汗。
眼前的場景有些觸目驚心,山體根部幾近燒紅。如蜂巢般的山牆,裡面嵌入了數十隻的月寒石,同蒼旻山暗室相比,真的同等比例的放大了好幾倍。
有一隻奇怪的動物單腳立在山前,團團火焰将其圍住,見他二人過來,微微擡了擡眼皮。
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青質而白喙,其鳴自叫也,見則其邑有訛火,名為——
“畢方!”
聽到有人呼喚,畢方的眼神倒是清明了些許。
畢方鳥栖于二八神(即十六位神人)以東,青水以西,為何停于此地?
驕蟲大體是猜到了延壽心中所疑,躬身直言道,“回星君,畢方停留此地已有兩紀。”
“為何?”
“回星君,畢方鳥此前生得一場怪病,走至哪裡,哪裡便突發大火,體内疼痛難忍,實在走不動路,小神便讓他在此地休息片刻,結果這一歇着,越發走不了了,體内似有地火燃燒。後小神發現,月寒石屬陰,有降溫之效,遂将山體改成此般,名為‘輪回井’。”
延壽扭頭來看小蜜,半晌才接了句,“為暮海人做到此番程度,前輩是否後悔?”
毫無疑問,神鳥出了事,不大也不小,驕蟲定向上彙報過,且不止一次,可能都被無視,驕蟲眼看暮海一天天變熱,隻能想辦法先給畢方降溫,然後候着上面的哪位仙家,百忙之中能想起這事,對暮海施以援手。
可是沒有,一個……也沒有。
甯安身死那日,十幾個魂魄都被驕蟲給收了,驕蟲正想着他們的用武之地時,等來了延壽。
利用仙者來救畢方,來救暮海,本是下下之策,也會因此受罰。
故意在那日讓回帆跟蹤,才知道靈體也不能承受,必得仙體、神體。
驕蟲雖也可以,但他找不到病因。
延壽終是讀懂了方才小蜜的表情,即便如此,他們也是心甘情願,所以延壽才問了一句,是否做好了承受一切後果的準備。
“星君,雖粉身碎骨卻甘之若饴。”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嗎?
延壽在心底長歎了口氣。
注:一紀十二年,兩紀廿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