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沈承瑜這兄妹倆不用催,早早的起床,鑒于今天可能會走很長的一段路,沈父就沒有給他們安排鍛煉。
兄妹倆人,沈承瑜拿着香包包裹和金銀花的藥材包裹,沈興昀則斜挎水袋子。
沈父則是承包剩下的藥材,外加準備的一些幹糧,餘氏則是和銀盤留家裡。
“阿爹,這是要走多遠?”沈興昀也沒去過縣裡,不懂怎麼走去。
“快到了,我們在東邊,路口在西邊,走到西邊盡頭,到時候就可以坐牛車去縣裡。”
沈興昀一聽,還行,還以為走路到縣裡邊,瞬間打起了一點精神。
最近一段時間的鍛煉還是有點效果,兄妹倆走了一-大段路,隻是微微喘氣,額頭出了一些汗,腿腳還算利索,沒有特别吃力。
大概走了将近兩刻鐘,終于到了村口處。
這時,一座涼亭處,也有一些人在等着。
“诶,沈大家的,難得一見喏!今兒是去辦什麼?”
涼亭裡的人一照面,見沈父,寒暄幾句。
“嘿,難得清閑,趁這過節時候,去縣裡邊添點東西,也帶倆娃去見見世面。”
“哈哈,說這話,還是太謙虛了,誰不知道沈大家的你時不時在後山撿到一些值錢的東西,然後拿去換錢。”說到這,村裡人倒是羨慕的很。
同樣都是去後山尋物,不過這幾年來,很明顯沈父撿到的東西更多,自己卻是那三瓜裂棗,留着自己用,更不用說什麼拿去換錢。
現在又隐隐約約聽說,他家小女兒更甚,小小年紀也上後山,見着的收獲也不少。
沒看這三人大包小包,一起在邊上等着牛車,瞧着這架勢,怕又是拿東西去換錢回來。
沈父知道,有些事情肯定會洩露出去,再加上自家換錢,是為了改善生活。
與其讓人窺-探各種來源,倒不如自己主動讓這錢擺在明面上,也比自己悄咪-咪的有了錢但還不能去用來得好。
至于有些人會不會眼紅,然後由此針對自家,這是沈父倒沒有考慮那麼多。
明顯現在沈家大部分靠的還是自己,自家根子不倒,其他小打小鬧估計都不成氣候。
坐涼亭那互相寒暄了幾句,從縣裡趕回來的牛車便到了。
“嘿,今天的人真多!剛送完一批。”趕牛車的曾老見涼亭處還有這多人等着,不禁感慨。
“來,小丫頭,你坐跟前來!”曾老照顧亭裡最小的沈承瑜,叫她坐在稻草比較厚實的前面。
“好嘞,謝謝老爺爺。阿兄,你也過來!”沈承瑜道謝後還不忘叫沈興昀也過來坐着。
“快去,别等下沒有位。”沈父見沈興昀慢吞吞的發出提醒。
不過亭裡的人還是有謙讓之心,見狀也沒有多說什麼,隻不過他們也加快步伐,想要占據心儀之位。
坐上牛車便要交費用,由于沈承瑜還小,暫且不收,這次沈父就給了兩文錢。
“坐穩咯!”曾老駕起牛鞭準備起步。
這地面坑坑窪窪,坐在牛車上也如排山倒海一般,靠的就是硬抗,談不上多舒服,隻不過是不用雙腿走路罷了。
“咳咳咳!”終于到了!沈興昀下車後才感覺活過來了,再來久一點,這屁-股就坐不住了,這一坐就坐了将近快一個時辰。
沈父見狀,倒是覺得好笑,也是沈承瑜兄妹倆不好運。
碰上之前下的雨天,把路都搞泥濘了,路也是跟以前相比沒那麼平整,這拉車的速度就更慢了。
“行了,我們先找個小攤休息會!”
折騰了一早上,也快到了晌午,沈父覺得先找個地方充饑比較合适。
各路查看,三人來到了一個湯面館。
“大娘,麻煩來三份面湯。”
“诶,好嘞!”
這小面館還挺熱鬧,沈父帶着兩人擠進去,坐在了倆人桌上。
熱氣騰騰的蒸汽懸在屋裡的半空中,每桌的客人滔滔不絕,店裡的小二穿梭于人群中。
“客官,來了三碗面湯,還要點什麼嗎?”很快,店小二把湯端上來。
“不用了,夠了。”沈父把六文錢遞上。
說是面湯,裡邊也有一些面疙瘩,份量都是足的很。
沈父從懷裡掏出早上準備好的幹糧,提前一天酪好餅子。
倆餅子,給兄妹倆掰開一人一半,自己一個。
就着這湯面,嘴裡咬一口,再喝點湯,這幹糧倒是能飽腹。
在有限的條件裡,兄妹倆也不是那種不懂事的人,也沒怎麼挑食,最後把餅子吃完,面湯也幹完。
“歇夠了吧,準備去幹正事了。”沈父拿好東西就要往外走。
“還有,你倆的手要握緊了,昀兒你可要跟緊我,知道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