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耀道:“那要怎麼做?”
嚴競賢說:“簡單啊。你在每一句話後面加上語氣助詞,以後你見人說話都這樣,事會好辦很多。你别跟我說不知道什麼叫語氣助詞啊,你可是語文課代表。反正嘴甜點又不吃虧。”
施耀馬上:“哦!我知道啦。謝謝你啦嚴競賢。”
嚴競賢:“……”
于是施耀再去綠榮,開口就叫前台姐姐,問她是不是可以報名。前台叫他喊舒坦了,改口道林老師十二點才下班,現在在帶班,讓他邊上坐着等。第二次,林老師還是那套招生标準,問施耀強勢的近身戰是什麼?施耀謹記嚴競賢說的,先面試完再問問題,——“當然,你面試過了也需要問上次怎麼不過。等拿到試學資格書,通過審核,跟老師們熟了再問不遲。”
施耀答:“投摔、擒拿、疾風式移動。”
“沒了?……封固呢?!”林老師不住搖頭,嘴唇噏動,教訓道:“第一個就答錯了!是摔投。你回去吧。”
“隻是幾個招式。”施耀攔住他,有些鼻酸:“老師,你能告訴我究竟哪裡不合格嗎?”
林老師說:“最基本的近身戰你都搞不清楚,怎麼跟人對戰?”
施耀道:“怎麼就不能跟人對戰了?難道理論還比實踐重要嗎?”
林老師說:“本末倒置。理論當然重要!沒有理論的支撐,你怎麼實踐?深入熟悉理論是必要的,這是我們綠榮招人的标準之一。就拿速度的種類來說,都分為好幾種,如果你不清不楚,怎麼應用在實際對戰當中?你連對手在做什麼都不知道。而如果你理論不紮實,憑什麼準你進來?外面大把優秀的武術師,綠榮從不養閑人,也不收脆生者,等你斷生再申請不遲。”
施耀叫他一句話說服氣了。是啊,外面優秀的一抓一大把,他憑着什麼資格進去?這麼一想好受多了。不過,還想為自己争得一個機會。施耀說:“那您也隻是在理論上考了我不是嗎。真正的武術難道不是打出來的嗎?要不您安排别人跟我對打,你在旁邊仔細看看?”
林老師道:“這第一關不過就沒有後面的關給你過。小子,現在是吃飯時間,你有時間在這而跟我費口舌不如回去吃飽飯多翻翻武術著作,把理論給學通透再來跟我提要求。”
施耀便回去了。他是瞞着徐麗瑗自學的武術,哪有什麼武術著作,壓根不清楚還有這類書籍,以為進武術館就是一通教一通練。話說回來,施耀能注意到武術,是跟嚴競賢去公園瞎溜達時看見幾個大爺在打拳比賽。他看癡迷了,也想試試。在宿舍裡憑着記憶偷偷比劃,被嚴競賢無意撞見。
嚴競賢當時在宿舍藏了平闆,見他在上頭狀态就幫他找了相關教學視頻。
這其中就包括裡海市武術黑馬尉遲朗。這位武術新秀即出道起就一騎絕塵,十九歲在國際武術比賽中打敗鐵拳萊克斯摘得冠軍。而這還不是最令人震驚的。
“你看這個報道——!!”其時嚴競賢指着一頁新聞标題,震驚念道:“賽畢後黑馬七段尉遲朗文體館門口攔截裁判胡特拉,要求公開對戰!口氣狂妄,聲稱若其成手下敗将,讓胡特拉寫薦書申報自己晉升八段。”
胡特拉離九段隻差一段,是對武術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能到這個位置,與厚德信矼脫不開幹系。尉遲朗當着各大媒體的面挑釁他,他樂呵呵地說:“公開對戰沒必要,切磋兩下可以。”其時尉遲朗心性不穩,自然不會琢磨胡特拉的意思,隻覺得對戰和切磋一樣,隻是叫法不同,能打敗他就行。他隻想幹翻所有對手,有生之年,他是世界第一。這兩人便找一處空曠的地方比武,各家媒體攝影當然不少。然而,到底是年少輕狂,比不上招式老辣的胡特拉,尉遲朗在他手下隻是走過幾招便被碾壓。胡特拉體型健碩、肌肉結實,他氣力不抵,用上誘敵踏前抱腿摔、繞步單腳抱腿摔等技術,輪番上陣都壓不倒。
“結束後尉遲朗求學胡特拉穩下三盤技巧,胡特拉隻讓他收心。”嚴競賢道:“尉遲朗回去後閉關不出,再一次出現在衆人視野,是三年後。”
三年後尉遲朗褪去輕狂意,沉穩不少。他剛開始報名比賽時就是自由人,不歸屬于哪家武館。閉關出來也如此。他在社交平台開了個賬号,拍武打視頻請求觀看的諸位點評和點贊。明确表示若有高贊評論,他親自走一趟,大家一起打過,願賭服輸,輸了請他喝酒。如此過去短短兩個月,又一次引起大衆關注——每一個挑釁他的都被他打得心服口服。又三個星期過去,尉遲朗再次參加國際武術比賽,再摘得冠軍。以後接連幾場比賽,無一例外,均奪冠而回。
“奪冠沒什麼了不起的,隻要肯下功夫。”嚴競賢評價道:“可尉遲朗不同。居然蟬聯好幾屆武術全能冠軍!南拳、刀術、散打、長拳、太極拳、槍術、詠春拳、地躺拳……,那麼多啊!他都一一打過!如果不是後來出了事,我肯定他能評個九段,在自己的武術事業繼續發揚光大。可惜天妒英才,可惜……”
精專于一藝已經了不得,他卻能樣樣精通,怎能不引人注目?施耀當然十分崇拜他。他将尉遲朗上傳到社交平台的武術視頻翻來覆去地看,看他如何遊刃有餘地對付,看他力量如何精确投放,看他如何在對手大開中門時先發制人予以截擊,看他如何緩緩道出中央視線和周邊視線的區别……。他就是那狼崽子,那虎崽子,那雛鷹,好奇又炙熱的目光随着進度線的走盡而停下——重播——走盡——重播。如此循環,勢如饑似渴。
嚴競賢見狀,把手放在平闆上,而後才說:“我看很多人去找他,也有些路人在其他武術館門口拍到他對打的視頻,有些專門科普武術的也有提到他……”見施耀終于擡頭,嚴競賢才湊近,點指退出頁面,在浏覽器上搜索,“你可以在百普視頻中搜尉遲朗,一搜一把,夠你看了……”嚴競賢幫他找出尉遲朗的早期參賽視頻、一些粉絲對尉遲朗生活習慣的總結、尉遲朗在各大武術比賽中的出鏡剪輯……,隻要是與尉遲朗有關的,施耀都看過不下一百遍。
在深扒過程中,施耀發現,尉遲朗最喜歡用的還是截拳道。原因很簡單:隻要是他自己拍的視頻,都無一例外涉及到截拳道。他直播時講起這門實戰格鬥來更明顯,那神情嚴謹,那語氣緩、定、凝。施耀至今記得他說過的:“我不覺得辛苦,沒有這個詞。一名截拳道研習者面對的是現實,而非具體的招式,其工具是無形之形的工具。①我喜歡這項挑戰。這意味着,我無時無刻不是那行動,無時無刻不處于一體。所以我是非常享受的。”
……雖然聽不懂他後兩句話的意思。
因而林老師讓他去翻翻武術著作,他才會一頭霧水。嚴競賢知道後,連夜去二手網站收刮一批來。十幾二十本,施耀挑燈夜讀,吃透所有理論知識點,為了能順利通過,甚至跟嚴競賢去了趟博海寺求神拜佛求簽。誰想再去綠榮面試,還是沒通過。因為跟他對戰的少年人是國際錦标賽少年組的冠軍,五段。他沒打過。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接連面試失敗,施耀終于信心受創。懷疑自己的本事,也覺得命中無有安排。這不過是他生命中的小小插曲,不值得他在意,也不值得他努力。命定如此,你能怎麼辦?你該怎麼辦?施耀便由此得出一個結論:他和武術界無緣。他的興趣與熱情該有第二棒接手,若不然就是第三棒。于是就此一蹶不振,把武術著作搬到桌子底下放好,再沒碰過,視頻不看,武術也不練了。
當時剛放暑假沒多久,嚴競賢見施耀整天窩在家裡重複做題、吃飯、睡覺三部曲,瞧着正常,但蔫蔫的,覺得不行,就天天往施耀家跑。他跟徐麗瑗打招呼,借口幫施耀複習功課。徐麗瑗沒絲毫懷疑,嚴競賢的成績在年級前十,要輔佐功課自然求之不得。嚴競賢就帶施耀出門去。知道施耀喜歡滑闆運動,特意帶他去滑闆廣場。
到地,施耀大叫一聲,果然精神抖擻起來。他奪過嚴競賢的滑闆,開始蹬闆滑行、橫刹、蕩闆。一陣風飛走了。嚴競賢才踩住踏闆,忙在身後大叫道:“喂施耀——施耀——你等等我!!”
施耀晃一圈回來:“等什麼!?你太笨了!我太爽了!好久沒這樣放松過了!”
嚴競賢好似氣道:“喂你講點道理?我才剛接觸滑闆,總不能立刻就會,跟你一樣一飛沖天吧!”他沖到身後施耀,“凡事要講過程,水到渠成。我這都沒個累積,你沒道理啊,照你這麼說,我就是永遠也追不上你了。”
施耀在碗池滑了一圈,聞言停下,回頭看向嚴競賢。
嚴競賢朝他郎爽一笑,朝他聳肩。
施耀把滑闆踩在腳下,就着日光再次沖上爬坡,丢下一句:“那你就繼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