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應當如何?”趙将軍發洩完了,覺得自己又太嚴厲太兇了,小兒子沒什麼膽子,怕吓壞了他,又急急切換成了溫柔模式。
“其實當天我與楊兄已經暗中調查了一部分,被殺的王伯可能是某件大事的知情人,但是王伯已經來到章城十年了,十年間并沒有什麼可疑行為,但卻突然遭遇滅口,兒子猜測京中與這件大事有關的人可能是遇到了麻煩,急于洗清十年前自己的嫌疑。
殺人的人是一個名為張曉慶的少年,也已經死了,被發現時手裡還拿着殺人兇器,這個張曉慶是一個名叫吳蘭的女人的兒子,但是這個吳蘭在十年前已經病死了,現在的吳蘭是京中被偷偷送出來的一個叫翠竹的宮女替代的,翠竹是吳蘭的妹妹吳梅,當年因為自己的失誤,當時的太監怕出事兩人有一些交情就把翠竹送回了老家,見了姐姐吳蘭最後一面,從此她就代替吳蘭成為了張曉慶的母親,就這樣十年過去了,前不久有人來找過她們母子,張曉慶是個孝子,主動包攬了與黃姓男子的聯系,之後就發生了殺人案。
兒子猜測,殺掉王伯是為了滅口,找到張曉慶也有可能是殺人滅口,因為當年翠竹被送回章城是有迹可循的,但是當年吳蘭是以翠竹的身份死的,如今找上翠竹姐姐的兒子就不可能是巧合,于是我便派人暗中保護好翠竹,守株待兔,等到那個可疑人的出現。
第三就是蘇家綁架兒子這件事,兒子認為這是一件很蠢的事,蘇勇說的不一定是假話。首先蘇勇一直在這章城生活,眼界也不甚寬闊,容易被誘惑,做出這種傻事是有可能的,那麼背後那個人綁架我會造成的後果無非是讓父親自亂陣腳,無暇他顧,那麼就會忽略掉一些事情,比如原本就不起眼的王伯之死案。
但是兒子覺得蘇勇沒有說謊,蘇源卻很可疑,他一定知道些什麼,兒子猜測,投毒、殺人、綁架這三件事與他或多或少都有些關系。也許就是他透露出了王伯和翠竹的消息,至少參與調查他們的過往和在章城的一舉一動,并且兒子認為這兩件事定有什麼聯系,很有可能背後是同一個人操縱。”趙望軒一次性說完了自己想說的,深深吐出一口氣,隻覺得神清氣爽,大腦一片清明。
趙将軍聽完之後也對自己的小兒子刮目相看,他雖然沒有覺得小兒子是個廢物,但是偶爾也會惋惜,甚至自責自己沒有照顧好他,如今看到小兒子講述自己的推理發現時容光煥發的樣子,有種吾家有兒初長成的辛酸感。
“不錯不錯,那蘇源老奸巨猾,在這章城多年,沒能靠着自己的妹妹一步登天,現在搞這些旁門左道。”
“從宮女翠竹口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線索就是她偷聽到的那幾個詞:漕運、王大人、南方。”
“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靠父親去細細調查了,兒子就先去休息了。”說完行了個禮,元寶就攙着他離開了。
趙将軍思考了良久,突然覺得自己的小兒子好不容易有個愛好,自己這麼打擊他不太好,決定到時候還是要鼓勵鼓勵他,隻要不參與這種跟宮裡跟皇上有關的事,給他弄個小官當當也不錯。
不行不行,當官的這種苦小兒子吃不了,不如去他哥哥手底下當個軍師?
算了算了,大兒子現在還沒有站穩腳跟,忙的很,根本沒辦法照顧小兒子,等過幾年再說。
不過這次的事明面上他來調查更好一些,一方面不那麼招眼,另一方面還有那個楊旭給他幫忙,本地人的人脈也不容小觑。
小兒子身體不好一直沒能交到幾個真心朋友,這個楊旭既能舍身幫助軒兒,得去好好調查一下。
夜裡楊旭來到了趙望軒的屋裡,蹭了一頓飯,其實晚飯趙望軒已經陪趙将軍吃過了,但是看到楊旭吃的那麼香,也忍不住多吃了些。
“我說趙二公子,那個蘇源趙将軍就打算這麼放過他了?”
“定然不會,父親說此事牽扯甚廣,他自己去處理,不讓我們插手罷了。”
“哦,但我覺得不能這麼輕易放過他們。”楊旭腦子裡的小算盤開始瘋狂轉動,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
“無妨,與不相幹的人不必太過在意。”
“好吧。”楊旭嘴上答應着,心裡想的卻是一定找個機會整整他們,“你真不打算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