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去悲憫痛苦的人,無能為力。
有些聲音震耳欲聾,倒真希望幸福地活下去。
最近讀了安德烈·紀德的《窄門》,書裡提起那一扇窄門,牧師說窄門通向永生。在一切苦行的盡頭,在一切悲傷的盡頭,當傑羅姆預想的是純潔而神秘的天使般的快樂時,他說那是他心靈渴望已久的。
而在我在讀到此段時反反複複,在嘴中呢喃着:在一切苦行的盡頭,在一切悲傷的盡頭,隻是茫然的,在通過窄門後的一時間的心空。那是我所不去期盼的,因為一切随着通過窄門,而失去了意義。
阿莉莎去期盼的愛情是神聖的純潔的絕不會落入凡塵而變得普通的,她親眼見證了母親和父親愛情的失敗,妹妹平淡而沒有愛的生活,所以她逃避與傑羅姆的訂婚,逃避接近,她深怕如此他們便失去了愛,而隻是肉與肉的搏鬥。
看見豆瓣書評上有一條說《窄門》是“一場靈與肉的較量”,一下子定義了讀完書後我心中的落空。
或許在閱讀過程中,我們都會覺得阿莉莎太固執了,甚至我們不知道她在固執什麼,她為了她的信仰,她求拜着自己的神,去在靈魂和當愛不僅僅是靈魂碰撞時之間争奪。
她所期望的“純潔”愛情,在現代可能也會變成“愛與性的争奪”。無疑,傑羅姆和阿莉莎都接受不去背叛靈魂的不沾染性的神聖愛情。而在阿莉莎身上的體現非常明顯,她說她想念傑羅姆,可她不願見他,甚至如果傑羅姆明天要突然回來,她一定會現在就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