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該怎麼定義自己,但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女孩子。
我曾看過很多青春電影,但說實在的,我其實不太喜歡,因為很不真實,很有距離,因為我的十幾歲青春并不是那樣的,沒有初戀,沒有暗戀,沒有叛逆,沒有瘋狂,而我也并不是一個相信愛情的女孩子。
我日複一日的過着有點乏味的生活,青春最大的叛逆可能就是沒有完成寒假作業吧,寫到這裡你想的沒錯,我是那種所謂乖孩子,對我最大的肯定就是懂事兒,而且還是那種不那麼優秀的乖孩子。成績在年級中遊晃晃蕩蕩,我隻是一個早起吃蟲的笨鳥,抱着自己穩定的可以的排名度過了高三,沒有所謂的逆襲,我也不是一匹黑馬。對,你想的不錯,我的青春生活簡直沒有波瀾。沒有徹夜不眠的長談,沒有喜歡的偶像,沒有淋雨奔跑。我當然也沒有像青春影片那樣從樓上扔下一堆堆試卷,年級主任不允許,我也沒有這個想法,我隻是收拾完行李,默默等着回家而已,沒有想想中的興奮,也沒有徹夜不眠,更沒有計劃說走就走的旅行。我記得高考成績出來時,我不慌不忙地查了成績,沒有電視劇中那種全家等着第一時間查詢高考成績的場景。我平靜的接受了620分的成績在河北顯得那麼平淡。那一刻我滿腦子想的去哪裡也好,想換一個地方生活。我将自己扔我進了一個天坑,而後這幾年的人生我都要為當時沖動的選填買單。
十八九歲的年紀,好像有那麼多關于青春的話題,關于旅行,關于深夜飲酒,關于戀愛……
我在幹嘛呢,參加學生會,沒完沒了的策劃和團建。看着慘淡的成績單,開始了瘋狂上課模式,試圖挽救自己可憐的排名,瘋狂地做畢業設計,一張畢業照宣告了大學生涯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