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您什麼時候會看面相啦?
哈哈哈...看那兒,師傅指向書櫃裡的書,整整一排易經,易傳,系辭...就是現在閑來無事,彈了一輩子琴,就剩這些業餘愛好了。
彈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說的就是現在的您!師傅,您繼續說。
說什麼?我也不是算卦的。不過翰博的性格我很喜歡,跟其他男孩子不同。不聒噪,不輕浮,很内斂。二十一歲,不像!有這個年齡段男孩子沒有的穩重,表面不善言談,心中卻有方物。孩子,功成名就不一定是人生的唯一,你要保持住你今天的初心,不論以後站的多高,受多大的追捧,那都是陪伴你一時的,人的一生很長也很短,希望你能保持住初心,守護住此時心中的澄明,那才是難能可貴的。
嗯,謝謝師傅教誨,我記住了。
當初夕夕跟我來北京,她媽媽心裡也是千萬般不舍,我跟她媽媽做了很多疏導工作。夕夕那時候還小,這些事情她也許都不知道。學到最終,還是放棄了。
師傅,我一定很讓您失望吧。
默夕,不要總是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我們師徒一場,講究的是緣分。你未來的路怎麼走屬于你,我剛剛也跟翰博說過了,沒有人是陪伴你一生的人,都隻能陪伴你一程,這個過程才是它存在的意義。失望與不失望都是你自己心中的執念而已,與我來說,我們師徒一場這便是你帶給我的收獲,對你而言亦是如此。
我明白了。
聽說你現在在奇喬那兒?
是師傅,師哥他現在實在是忙,嫂子又快生二胎寶寶了,反正我那份工作也不可能做一輩子,最主要的是我知道,他不能虧待我,嘿嘿...
我還在呢,他敢欺負你!他小子還算把他這個師傅放在眼裡。
不但放在眼裡,還放在心裡。
哼哼,就你會說,他呀說不過你!這就是一物降一物。
師傅,我托朋友在揚州給您帶了把古琴,過幾天給您帶過來。
唉,别往我這兒倒騰了,滿屋子都是,你自己留着吧。
師傅,我能去看看琴嗎?翰博聽說屋子裡有很多琴筝便提起了興趣。
去吧,夕夕你帶翰博去吧。
遵命師傅!嘿嘿
花默夕帶翰博走到另一間屋子,推開門,各式各樣的琴筝即刻映入眼簾,還有各種笛子,箫,枇杷,二胡...叫人看不過來眼花缭亂。
哇哦,太酷了!你從前彈的是哪一種?
花默夕指了指右手邊桌子上的一把琴。喏~就是它喽。
古琴?
嗯。古時候它叫瑤琴,玉琴,七弦琴,是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
它有多少年曆史了?
三千多年了,孔子時期盛行的樂器,中國的藝術很偉大吧?
嗯,看到它們有種想穿越的心情,古香古色看起來好有質感。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古代文人的淩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态。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
不虧是中國音樂的靈魂和精髓。翰博走到一張桌子前,俯身想看仔細一點桌子上的這把古琴。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整體形狀像隻鳳凰,其琴的全身與鳳身相應。
這把琴好精巧的感覺。
這把琴可能是師傅收藏最久的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古琴的琴身其實也跟人身相對應的,有頭、頸、肩、腰、尾、足。一般琴長三尺六寸五,代表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寬度大約在六寸,厚二寸左右。古琴最初隻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又加了兩根。
古人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花默夕,我想聽你彈一曲。翰博回到剛剛與師傅聊天的屋内取了把椅子,擺在桌前。
這麼多年手都不摸琴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彈。
可以的,就想聽一下。彈的好不好都沒關系。
那就彈首潇湘水雲吧,花默夕走到琴前,輕輕坐了下來。
好!翰博超認真的點着頭。
隻見花默夕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十指纖纖,顫、按、滑、揉,頓時曲韻悠揚妙曼,琴音非常柔美,指法連貫流暢。琴聲飄進耳朵,就好似清風流水相應和,那美妙的音符從跳躍的指尖緩緩流出,使人陶醉其中,心曠神怡。
一曲作畢。翰博傻傻的站在一旁,目光裡充滿了崇拜之色。
太久不彈了,手都生了,花默夕不停的揉搓着指肚,肯定是有點疼了。“走吧,我們回去吧,别讓師傅等太久。”
彈了潇湘?
您都聽到啦師傅。不好意思了給您老丢人了,真的是太久不彈生了。
還沒忘就不錯。
這還生?我聽特别好聽,還是第一次聽她彈琴。
有機會聽師傅彈,那才是真正的高山流水引人入勝。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黃金。
江上琴聲。
嗯。
有機會吧,待會兒我還得去趟學院。
師傅,那我送您。
不用,他們來接我。前幾天院裡老師找我,說是他受人所托籌備一部國風濃重的戲,劇裡人物需要用到琴、蕭、笛。我婉言拒絕了。我現在年齡大了,交給年輕人吧。耗時費力,需要極大的制作團隊,後期制作,替他們把把關倒是可以。還沒定下來正在籌備過程。
能找到您,看來制作團隊也是用心良苦。
呵呵...誰知道在哪裡打聽到的,看來也是請了專業團隊做了功課了。
對了師傅,我還想托您件事兒呢。
什麼事兒?你也想當制片人?
師傅您竟開我玩笑,我哪有那實力呀。就是想請您幫忙找一位培訓演員的老師,最好是權威一點的...戲劇學院的最好啦。
你有這方面的想法了?
我哪有那能力,是他。花默夕轉頭看了一眼坐的筆直的翰博,也是師哥的意思。嘿嘿...
張瀾林掃了一眼對面的翰博,微微點頭,“半路出家,那就得拜師學藝了”。
拜師拜師。花默夕見師傅這是應了下來,連忙答應着。
這是你們倆誰的意思?
是我老師,我想趁這段時間好好學習一下,從前也拍過戲,不過還是沒有受過專業的學□□覺得差挺多的。
嗯,年輕人能有進取心是好事。
師傅您這是答應啦?
不想答應,怕你把我這門檻兒踏平,我不得消停。
哈哈哈,謝謝師傅,花默夕高興的搖着師傅的手臂。
謝謝師傅。翰博雖然坐着也點頭鞠躬。
師徒三人坐着品茶閑聊了一會兒,學院的人來家裡接張瀾林,花默夕和翰博把師傅送上車便也走了。
怎麼了?我臉上又有東西嗎幹嘛這樣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