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羽望着坐在上方的太後,心下有些難過。老太太此時還沉浸在孫兒剛回來的喜悅裡,大概以為無論如何會陪到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為止吧。她不知道的是,明日殿試結束,後日他的孫兒就又要離開了。
自從上回初次見面後,太後隔三差五就要把魅羽“和四皇子”請過去。因為第一次去出了事,太後還特意向皇上要了隊禁衛軍,專門護送魅羽的馬車。
聶馭公務繁忙,又要準備比試,哪有那閑工夫整日和老太太聊天?結果就是魅羽一個人去,又是喝茶又是吃飯逛園林。
聶馭明知老太太這是在替大皇兄挖牆腳,但他既不能公開說這種話,也不能公然違背皇祖母的旨意。每次魅羽一去他就心浮氣躁,亂發脾氣,幹什麼也不專心。有時想着還不如自己跟去呢。
而魅羽回來後就安慰他: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殿試準備好,這麼多年的努力不能功虧一篑。當天說了管點兒用,下次她被請過去他又被打回原形。那天二人在書房最後敲定拿來參賽的五個陣時,他突然擡起頭來問她。
“你不是真的被挖過去了吧?”
“什麼?”她一時沒反應過來。
“我是說……和大皇兄。”
她放下手裡的筆。“殿下,您在說什麼呢?說好了殿試之後我就要走了,莫非殿下真的把我當成您的女人了嗎?”
她的回答,讓他的臉色比剛才還難看了。
******
一陣鑼鼓聲響起,比武正式開始。六個皇子從桌後出來,下到比賽場地。先是抓阄,決定如何分三個組,兩兩對決。
比試規定點到為止,不得下狠手傷人。如若二人都同意使拳腳或兵器,便無異議。否則,就抽簽決定比拳腳或者比兵器。
魅羽不由得想起龍螈寺的五個師兄來了。想起和他們一起訓練和比試的日子。直到今日,那也是自己此生過得最逍遙、無憂無慮的一段時光,雖然她那時候的外貌讓人不可久視。
稍一分神,比試已經開始了。第一輪是二皇子和六皇子上場。二皇子用的武器是棍,六皇子用的居然是長鞭!
魅羽記起陌岩說的,老二是個耿直一根筋的類型。使起棍來,果然便和他的為人一樣,内功紮實,棍法坦蕩,一絲不亂。
老六喜歡兵法,為人行事孤寡、狠辣。他的鞭法也和他的個性一樣,招招淩厲詭異、不走常規,與魅羽的廣旋十三式恰好相反。
她身子前傾,仔細觀察六皇子的鞭法。連聶馭都知道學無止境,她更應當時時學人所長。看了一會兒,她發現六皇子的鞭法有個奇特的地方:他的鞭子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如鞭子應該有的那樣柔軟,可在有需要的時候,又如二皇子手中的棍棒一樣堅硬。
魅羽百思不得其解,這點他是怎麼做到的?多半是名師所傳的絕技吧,自己要是也會就好了。
二人越戰越快,越戰越勇。隻見六皇子長鞭驟然加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繞上了二皇子的右臂和棍棒。當衆人都在猜測二皇子該如何抽身時,突見二皇子被纏住的右臂往回一收,六皇子腳下一個不穩,被迫向前跨了一大步。而二皇子左手出掌,一掌夾着勁風擊在六皇子肩膀,對方當場吐了一口血。
衆人中很多驚訝地站了起來。看這樣子,二皇子的掌法竟是比棍法還要厲害。而向來以直來直去聞名的老二一開始就選擇了比兵器,也不知是自己決定的,還是有人給他出謀劃策了。
而二皇子雖然傷了六皇子,但大家也能看出,他這一掌故意擊偏。倘若擊中的是胸口,那就不是吐口血那麼簡單了。
******
接下來是心善單純的五皇子和聰慧的七皇子。剛剛那一組以老成和狠辣為特色,而這組比拳法的年輕人則讓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最後是七皇子取勝,二人都是翩翩君子風範。
第三場輪到醉心于武學的老三和聶馭了。魅羽能感到衆人都把心提了起來,因為這倆毫無疑問是六個皇子中武功較強的兩個。
“四弟,你想比啥?”三皇子輕松地問,“拳腳還是兵器,你選。”
“謝皇兄禮讓。那就拳腳吧。”
剛一交上手,魅羽想,壞了!三皇子的武學造詣顯然要高一籌,一套不知什麼名字的掌法使得如大家宗師一般。聶馭雖然也算強者,但對招式的領悟顯然還不如哥哥。這也難怪,老三從來不理政事,而聶馭實在太忙了,花在武學上的時間就要相應減少。
然而看了一會兒,魅羽又看到了轉機。聶馭的後勁特别強,正如他為人,做事極有毅力。由于他負責整個國土的安全,而有能力跨界躍天的入侵者,通常武功和修為也都不差。與這樣的敵人實戰經驗一多,聶馭就時不時打出一些看似不符合武學規範,然而卻很有用的招數。
相比之下,老三因為很少出宮辦事,對敵經驗明顯不足。甚至可以說,老三的拳腳适用于和人比試,而聶馭的拳腳是殺人擒拿的實用招。
與此同時,魅羽可以看出他的确用了自己教她的《緻用集》裡的招數。不是鞭法,而是對氣的掌控。雖然是她告訴他這麼做的,但像聶馭這樣将鞭法奇妙地融于掌風和外氣的運行中,連她自己都做不到。她得抓緊時間看看他是怎麼實行的。
作為使鞭的魅羽,長鞭不方便随時随地攜帶。很多時候,這雙肉掌才是身邊唯一能救命的東西。
二人這一戰,真是昏天黑地。站到最後,三皇子一掌擊來,這一掌夾着磅礴的氣勢,逼得聶馭不得不全力應付。而當聶馭一掌回應的時候,卻似毫無勁力。衆人中懂行的都“啊”了一聲。聶馭這可是找死的打法!
誰知老三掌擊出一半,突然渾身一震,右臂驟然收回。原來聶馭的掌雖是向前推出的,真氣卻如長鞭一樣從一側提前擊中老三。這局他勝了。
******
接下來,是勝出的三人再比。七皇子首先說:“我肯定打不過四哥,我棄權。”
衆人好像都知道他會這麼做,也沒有人表示不解。
現在就輪到了聶馭對二皇子。衆人估計,倆人既然都擅長掌法,應該沒有異議了。
誰知聶馭卻說:“我選兵器。”
由于有了分歧,便由皇帝親自抽簽決定。抽到的是兵器。登時就有一個武士将二皇子的棍拿了過來,又有一個把聶馭的劍捧了過來。
聶馭的劍,在皇宮裡還算小有名氣。魅羽曾見他使過,正如他的外形一樣,飄逸灑脫、不染塵埃。誰知他并沒有接過劍。
“我使錘。”
衆人在驚詫之際,隻見聶馭的部下送來兩隻鐵錘。聶馭在手裡掂了掂,說:“這對錘是為了這次比試特制的,為避免傷人,重量隻有普通錘的一半。”
說完走到一旁,那裡站着些做雜役的宮女和嬷嬷。他遞給她們一個讓她們拿拿看,看樣子真的不是很重。
然後回到二皇子面前。“二哥,得罪了。”
二皇子也沒多話,棍棒翻飛,二人便交起手來。聶馭手拿雙錘,從一個翩翩君子變成了一個勇猛的武士。
然而等魅羽又看了一會兒,又覺得這種說法不太準确。按理說,雙錘是靠擊打的力度和堅固的防守取勝,而聶馭使起錘來,裡面卻帶着劍勢。不是重、猛、實,而是快、厲、巧。
而二皇子那裡也很妙。雖然棍子使得虎虎生風,但其實是輔招。真正的殺手招都是掌力。
鬥得最後,二皇子傾盡家學,一掌擊來,掌心處散發出熾熱的光芒,讓人不敢逼視。
聶馭不敢怠慢,一隻錐斜刺過來。對,不是砸,是刺。就像半空飛來的一劍,帶着孤高和自信,向着二皇子的掌心刺去。
二皇子硬是斜裡一閃,躲開了他這一錘。掌可以擊錘,但不能迎着劍尖而上。聶馭的這一錘就是劍。
二皇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