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練習生根據自己預期的初評級等級,佩戴上對應的等級牌,在金字塔座位區任選座位入座。”
進入房間三秒後,廣播中的機械音适時響起。
齊路遙餘光不着痕迹般掃過追随自己的鏡頭。接着,他伸手從左側盒子裡抽出了“A”等級的牌子,撕掉膠帶貼在了腰間。
在他的帶頭下,三位隊友也紛紛跟上,都選擇了同款的“A”等級,貼在身上。
-
齊路遙所在的公司,月城娛樂,這次派了4名練習生參加《摘星之路》第二季。
《摘星之路》是一檔由風河視頻主創的男團選秀類網綜,其基本賽制沿用國外的101系選秀,在此基礎上略加改動。
去年,這個節目的第一季低開高走,從一開始的不被任何人看好,到播放量集集攀升,再到決賽當晚屠榜各大平台熱搜榜,相當壯觀。
同時,出道團7 stories的賽後運營也做得有聲有色,沒有陷入“出道即巅峰”的魔咒,到此刻為止,七位成員和全團的人氣也還在穩步上升中。
于是,在觀衆的呼聲和利益的驅使下,風河視頻毫不意外地選擇了制作第二季。
目前,齊路遙和他的三位隊友,就正在第二季初舞台的錄制現場。
在參與錄制前,他們已經反複觀看了去年第一季和國内外近幾年的各類選秀節目,别的不說,至少對流程是相當熟悉——因此也早有對應分析與計劃。
說到月城娛樂,雖說名字看上去大氣,但實際上是個勉強實現分工完整的小公司。老闆兼職聲樂老師,固定員工加練習生不足二十人。
因此此次綜藝之行,四人組的目标也很明确,盡可能在觀衆面前刷臉熟,能留幾輪算幾輪。至于出道位——當然不是沒想過。
但衆所周知,綜藝節目總離不開資本滲透。月城是小公司,出不起錢,出不起錢就沒有鏡頭,沒有鏡頭就沒有粉絲,沒有粉絲就沒有參與出道談判的籌碼。
對于他們而言,想要獲取前七的位置,多少得靠機遇,但此時此刻,思考這些還為時過早。
——眼前的初舞台錄制才是正應該關注的内容。
月城組走進演播廳時,整個空間還十分空曠。正對面是金字塔形的座位區,此時此刻,隻零零散散坐着不到十人。
已就坐的練習生們主要集中在金字塔的中上段和末段——根據前期分析,前者是比較保守的選擇,不容易出錯、但也不容易得到關注;而後者多半是用來鋪墊人造成長劇本的第一步、或是塑造佛系搞笑人人設。
“鏡頭前的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我們是月城娛樂練習生,我是齊路遙,”齊路遙一邊在心中分析,一邊招招手,對跟随着自己的攝像頭露出一個單純的笑顔,“——咦?似乎我們是進來比較早的練習生哎,理想座位都還空着……那就不客氣啦。”
說完這句多少有點裝腔作勢的台詞,他便帶領三位隊友走上金字塔邊的台階。接着,在現場幾位練習生和工作人員的目光的執著跟随之下,絲毫不帶猶豫地一步步向上。
然後在萬衆矚目——或者說是十多個人的矚目下,停留在了“1”的位置,坐下。
毫不猶豫。
三位隊友接着就占據了之後的2到4位。
這便是他們前期計劃好的第一步。
雖說論真實實力,幾人心中有數,即使是他們四人中最強的齊路遙,也隻能說是處于節目的上遊水平,和一位尚存差距——但無所謂,選秀本身就不是看實力的地方。
當然沒有實力不行。但在實力合格的前提下,往往并非越強就排名越高,外貌、人設、故事線、友情線,這些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沒有鏡頭就創造鏡頭,謹記刷臉熟的最終目的,會不會丢人都是次要的事。現在又是選全A又是坐前四,再怎麼也不至于零鏡頭量,隻要能被看到,後續一切好說。
總而言之,不管能不能拿A,至少現在,這個位置坐就完事。
他們這個四人組是臨時組的隊,但公司人少,所以大家也都相熟。坐在2号位的隊友叫林夜,在隊裡年紀最小,還沒過18歲生日,是rap擔當;3号位的隊友叫溫池,隊裡副主唱定位,剛滿19歲;4号位是隊裡主唱葉文帆,剛滿18歲,目前高三在讀。
甚至昨天才剛考完一診考試今天就來了,來的時候還裝了半箱子輔導書。
因此,四人組中年紀最大的齊路遙,就順理成章被互投成了這個小分隊的隊長——雖說他這張白淨且充斥着少年氣的臉倒是很容易讓他被誤認為是真正未成年的那一個。
目前,齊路遙距離自己的20歲生日還有4個月,他隊内定位是舞擔,也會一些創作。抛開練習生的另一層身份是R科大計算機系的大二學生,括号,休學中。
12月下旬考試周尚未結束,因此他是專為參加節目辦的休學程序。班主任不太懂娛樂圈的事,在齊路遙去要簽字時隻玩笑般說了句“出不了道就别回來複學了”,讓齊路遙連連解釋這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能走一步算一步。
但此時此刻,坐在中央金字塔時,他腦海中回想起當時的場景,又在心中默默告訴自己還是努力走遠一點好。
一方面是不想就此從半個風雲人物直接淪為系裡的反面教材,另一方面也隐隐覺得,他其實是有配得起旁人期待的潛力的——隻是這話暫時還隻能放在心中。
-
思緒回到錄制現場。
他們的果斷落座讓整個演播廳的空氣都凝固了幾秒,隻有月城組當事人似乎對當下的氣氛變化置若罔聞——當然隻是裝的,他們非常敬業地和其他練習生打招呼問好、對新上場的練習生做reaction,穿插着興緻勃勃地和攝像機互動。
後台的導演助理是最頭痛的那一個。
他們需要真實的反響來協助判斷風向,加之有剪輯兜底,因此選座階段是暫時沒給任何人劇本的。
隻是當下的情況有點意料之外。環節剛開始本來應該是互相謙虛的時刻,結果變成了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選手直接霸占前四的現狀。
實在不好處理。
在後台煩惱的時候,前台練習生們還在陸陸續續入座。
期間倒是有好幾個人都從齊路遙身前路過。他屢次都做好準備起身接受選位挑戰了——沒想到這群人都是虛晃一槍,來C位繞個圈子,最後又回到下面坐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