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展開是意料之中,他發現這些所謂的“靈異事件”果然都是人為結果。因此,相當順理成章的,持續關注事件的小說家,被卷入了一場又一場與之相關的命案,開始了和兇手鬥智鬥勇的新篇章。
劇情的進展很順利。但與之相反,扮演小說家的小演員在日複一日的沉浸式入戲表演中,卻逐步陷入了意料之外的恐懼和迷茫。
案件和故事發展都太過真實,加上一些被刻意渲染的細節,他開始懷疑自己所身處的并非電影拍攝場景,而是真正的連環殺人案中——這樣的猜疑一經升起便無法抑制,以至于一旦離開攝像機的範圍,他就會陷入深深的恐慌和焦慮。
而壓倒猜忌的最後的一根稻草,是他親眼見到與自己搭檔的劇情角色的死亡——這是劇本之外的劇情,也是假象崩塌的起點。
他開始求助,對着攝像頭說話,說自己要放棄出演,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身邊的故事還在有條不紊般進行,他試着開車離開這片場景,第二天卻又在自己的床上再度醒來。
在很長一段對内和對外探索未果後,已經精神失常的小演員選擇了自殺——接着便是第三視角的真相揭秘。
本身的劇情并不複雜,也算是傳統的電影設置,但或許是前面的氛圍營造過于到位,終章被翻開的一刻,齊路遙還是感覺到了一種“果然如此”的心梗。
主角曾經是個名氣一般的演員,一朝得到了一個很喜歡的角色,在一部罪案片裡出演一位推理小說家。沒想到進組前幾天,驟然被人通過不正常手段搶走了角色——那部電影後續大爆,雖說偏商業的電影很難獲獎,但搶走角色那人借此跻身圈内“頂流”,後續不斷有機會上門。
而主角在此之後事業又經曆了多重重大打擊,兩相對比之下,心态失衡,最終患上了多種精神疾病。
精神病院的生活并不能解決他的痛苦,于是他從那裡出逃,回到了“老家”療養——從大導演找上門的那一刻開始,所有的劇情都來自于他的幻覺。
他在夜裡出遊,創造“事件”,又在白天選擇性忘記一切,作為小說家破案。除此之外,那些導演組、演員和出場角色都來自于他的自我想象——那些劇本裡的故事在現實裡被他安排着上演,無法分飾的角色就借由想象補全。
實際上,那片住宅區确實廢棄已久,早就成了一座城中的孤島,沒有拆遷,也沒有人居住。
整個電影的最後一幕,是落魄演員自殺的消息被報道。
記者來到其生前最後的住所,發現周邊的布置似曾相識,有人拿到了攝像頭記錄下的故事并曝光,接着人們便想起來前幾年爆火的商業片。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整體說來,雖然劇情比較常見老套,但觀感上來說,這确實是相當不錯的作品。
節奏很緊湊,各種小細節和伏筆的處理都很精妙,穿插的笑點和淚點也足夠,在鏡頭和叙事手法上還融入了不少不太常規的巧思。
彩蛋結束,屏幕徹底暗了下去,電影院的燈光也随之亮起,齊路遙與衆人一道起身離場。前排的舒卓然坐在座位上似乎若有所思,齊路遙在他眼前揮揮手,對方這才似乎突然反應過來般站起來。
“好久沒進電影院了。”舒卓然一邊拉伸手臂一邊往外走。齊路遙走在斜前方,聽着他的自言自語,默不作聲。
-
前一天從電影院回來之後,選手們就直接解散了。
這天過後,三排被淘汰的那部分人将在第二天一早離開錄制基地,而留下來的最後20人會進入賽程的最後兩周。
決賽安排在兩周之後的周六晚,是直播的形式。
不過,雖然看似準備時間比任何一次公演都要長,但他們卻完全沒有休息的機會。
決賽現場每個人有四個表演——100人到齊的主題曲共同表演,20個人的抒情歌演唱,分兩組每組10個人的決賽唱跳曲表演。
以及今年的新環節,一分半個人solo表演,純vocal或純dance二選一。
而決賽曲的分組就安排在周六一早,堪稱無縫銜接。
在此之後,齊路遙有個個人外務需要提前準備,接着還要錄制天台喊話,家人視頻等等一系列的決賽周物料,中間穿插着表演的分part,選C,練習等,還要提前好幾天動身前往B市,在決賽場館進行排練。
當然,還缺不了最重要的出道位談判。
總之就是,可以預見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