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在隊形上做多設計,主要還是為了選C容易。
錄制選C視頻的時候,需要每個人作為C位錄一段副歌,太複雜了容易忘記——雖說在color組的時候,齊路遙他們算是被特訓過這項技能。
但也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适應。
無論如何,隊形簡單終歸有隊形簡單的好,剛好有餘裕趁此機會進一步熟悉編舞。
學習能力強的特點這時候算是徹底展現了出來。比大部隊少了快一整天,齊路遙、還有昨晚跟着他一起練的靳羽,都完全能跟上組裡的進度。
雖然和目前狀态最好的隊友還是有一點差距。
一點可以彌補的差距。
總而言之,齊路遙自己是開啟了半通宵模式。
前所未有的選C模式導向了不太一樣的準備方向——雖然這種想法有些唯目的論,但時間所剩無幾之時,唯目的論也不是壞事。
比起之前慣常的solo選C,現有模式下,除個人能力外,可能決定C位走向的因素還包括但不限于排名、人緣、長期印象和表現力。
排名來說,齊路遙這種明面卡位的算是最不占優的一種;人緣和印象事到臨頭讨論基本沒有意義,他能隐約猜到一些可能給自己投票的選手,但也隻是可能。
唯一能快速改變的就是最後一項。
當然,并不是說平時的C位選擇就不需要表現力了。但當你處于一個隊列中、有對比的時候,好或壞,或者說合适與不合适,又會顯得更加清晰幾分。
他自己是看起來少年感比較強的長相,整個人的面部線條都很柔和,算是笑起來幹淨有感染力看着年紀也小于實際年齡的那種,演繹元氣曲其實是帶有天然優勢的——否則當年一分鐘自我介紹也不會選可愛風。
而作為一個集體節目,還有一點同樣重要,就是在全組人的呈現中尋求某種平衡點。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更有希望拿到這個C,最好是既要有高适配性的個人特點,也要能夠協調和代表整個小組的風格和氣質。
齊路遙想的就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這上面。
理論有很多種,但最終結果還是取決于誰站C“好看”。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讓自己的C位更有“C位感”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今晚一直沒回去休息的人還有幾個。組員們還互相邀約着一起練習,似乎和之前每次公演前夕沒有任何區别。隻不過這次不完全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在合作之前,每個人都是各自為戰。
這種感覺很奇妙。真要說的話,或許還更接近主題曲時候的心态。
這一整晚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度過。
到第二天早上,就又開始了全組的合排。
齊舞part是C位輪着站,每個人輪到的次數都不多,所以要在很短暫的時間裡,思考和尋找到最讓自己滿意的演繹方式。
不過實話實說,畢竟時間短,所以大家的效果差距其實還挺明顯。
有的人是就算立刻被拉上舞台,也能順利完成整套表演了;而另一部分人,隻能說勉強不會掉隊。
雖然沒人說,但大家心中确實是清楚的。這麼早選C,候選人其實也就是那幾個。
下午的錄制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雖然還沒看錄像,但畢竟是一起完成的十次錄制,誰好誰壞、甚至于是将票投給誰,大家閉口不提,但都心裡有數。
齊路遙覺得自己的發揮還算可以——翻譯一下,就是有希望。
不過錄完選C視頻,還不急着直接選。
晚上還有别的錄制任務。
這個“别的錄制任務”,節目組下通知的時候相當語焉不詳。然而這樣一來,所有人反而都明白了,多半是決賽周必不可少的某個抒情活動。
天台喊話,家人視頻,初心采訪,諸如此類。
一直等到stf拉着練習生們進了同一個房間,讓他們在沙發上圍坐了一圈,又搬了個大屏幕過來,答案随之就進一步清晰起來。
“各位晚上好,好久不見。”明明工作很忙、但是奇迹般地從不缺席任何錄制環節的陸祈推門走進來。
“明明三天前才見過,”有練習生在台下接話,“這很久嗎?”
“但是你們已經做了好幾件事了啊,”陸祈笑,然後念出了所有人意料之中的台詞,“所以今晚剛好安排一些不需要大家活動的環節,我們邀請了各位的家人或者朋友,給大家錄制了一些決賽鼓勵視頻。”
三排之後,這個活動就已經被通知給了各位晉級練習生。
畢竟家人算是個有一定敏感性的話題,所以當時就對所有決賽圈選手進行過詢問。能不能所有人一起看,能不能在正片播放,需不需要、需要進行哪些後期處理,這些都是做過私下調查,且在正式播出前還能更改的。
齊路遙肯定是沒有任何異議的,他隻是有點好奇家裡人會錄一個什麼樣的視頻。
畢竟據他所知,目前還是全職攝影師的自家父母,此時似乎又在一個沒什麼信号的地方進行拍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