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原因……現在顯然來不及思考。
畢竟,接下來會換到C位唱歌的,是齊路遙本人。
于是非常久違的,他在一場歌舞表演過程中,産生了一點點緊張的情緒——
齊路遙在斜後方注視着靳羽的背影,并開始在心中默數節奏。
靳羽唱完,停頓了微不可見的小半秒——再終于如同預期般,伸手,将話筒旋轉着直直抛向空中。
齊路遙光速轉身,再上前一步,接住到達頂端再下落的話筒,接着在燈光的暗處,将自己的手持話筒換給了靳羽。
——一個對換位置的、摘星2時期四公抛接話筒小編排的、原樣複刻。
實話說,台上抛接話筒是個很危險的舉動,隻要翻車就是萬劫不複——當初color那個舞台時,會選擇如此操作,也是因為确實很自信、覺得很炫技、很有視覺效果。
當初兩人在準備期間重複過很多次,還出于嘗試的想法更換定位試驗過,到最後在默契加成下,總算能保證萬無一失。
而沒想到,當時被刻進DNA的肌肉記憶,能在四個半月之後的今天起作用。
當然,這種操作第二回出現,肯定不會如同第一回驚豔,但應該依然會足夠炫目——台下滞後半秒沸騰而起的歡呼聲,已然說明了這一點。
況且,放在如今,這已經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隊裡關系再好,齊路遙也無法做到和所有人都擁有頂級的默契。因此,他們不僅需要換話筒,還需要足夠高調地換,從而讓隊友們都意識到問題。
“我終将點燃火焰
同灼熱撕開世界邊緣一線”
齊路遙握着剛拿到手上的話筒,唱出自己的歌詞,收尾的是手指從身前大幅度劃過的動作。跟随他指尖的動作,舞台周圍的燈光一盞盞變換成火紅色,如同燃燒的火焰般。
耳返裡傳來的聲音中,聽不到屬于靳羽的那一份,但齊路遙也知道,他必然在斜後方的位置上跟着一起和聲。
後續則順利了不少。
隊友們都意識到了問題,因此便開始靠着走位時不時進行交換,保證所有人在獨唱時不會拿到有問題的話筒。
問題于是變成了和普通舞台小事故類似——他們所需要考慮的,隻是如何将“換話筒”融入舞蹈編排之中,最終目的是讓觀衆們覺得,這本身就是編排的一部分。
直到第二段副歌,也是這首歌的收尾之前的階段。
這段和第一段副歌類似,但抗争已然接近尾聲,力量得以積蓄,因而編舞上會更有力量感一些。
此刻,壞掉的話筒又被換到了靳羽手上。
齊路遙在兩人都轉向舞台内側時,向他伸出手——靳羽似乎猶豫了片刻,看上去本沒準備将話筒換回到齊路遙手上,但起手動作已然完成,兩人最終還是完成了交換。
直到這一段結束前,齊路遙站在舞台中央,被隊友們所環繞。
他高舉右手,做出3、2、1倒計時的手勢——而在手勢歸零之時,體育場觀衆席間的退場淺色燈光,從第一排開始從下往上被點亮一次,最後在頂端開始閃爍。
如果拉遠景看,就如同一道閃電般劃過全場,相當震撼。
光彙集到頂端的那一刻,隊形驟然分散,面向不同的方向——像是炸裂開的雷鳴被具象化後的結果。
在這一瞬間,齊路遙似乎能隔着耳返聽見,夾雜在台下歡呼聲中的舞台的風聲。
“前路是永不停息的鬥争
投入不劃上終點的征程
身影與電光同頻共振
穿行于暴雨傾瀉時分
向着盛大與地平線狂奔”
隊友們分散開,面向不同方向,一同合唱。
齊路遙的話筒發不出聲音,他依舊與大家一起唱歌,但總歸是有點遺憾——或許也不算特别遺憾。
因為他在耳返中,聽見了有點像是自己的聲音。
當然,這并非是來自于他自己。做唱跳偶像的人,總歸對聲音還算敏感,于是他能聽出來,這是靳羽專門更換了聲線。
靳羽這人在換聲線這事上挺有天賦,齊路遙一直都知道。如今他的聲線不如平日裡唱歌那般亮色、質感卻反而更透明一些,大概是介于他和齊路遙本人的聲線之間,混雜着彼此的特色,交織在一起。
再混在其他隊友的聲音裡……很像是在為自己模拟合唱。
“我聽見呼嘯而過的風聲
伴雷鳴奏響榮光序曲
迎接新生”
最後一句詞,為這場表演劃上尾聲。
成員們在最後彙集到舞台中央,定格ending的姿勢。
有人在替自己聲音出演,所以也沒有那麼遺憾。在那一刻,齊路遙心想。
況且,王座2的決賽是一個大舞台,但未來,他們總歸會有更多更大的舞台去彌補此刻。
燈光逐漸變暗。
齊路遙摘下了耳返,轉過頭,與身旁的靳羽目光相接。
對方接收到了他的視線,揚起嘴角,露出了一個淺淡的笑,淺色的瞳孔在尚未黯淡的頂燈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如同星星一般。
齊路遙如此想着。
台上燈光徹底暗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