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賣辣條擺攤的東西已經準備的七七八八,一家人決定在周六放假這天正式開業,韓明熙在開業前的一個禮拜,用買來的幾百張白紙,做成簡易的宣傳單。
在上面寫上辣條的價格,和她們家的地址,算是早期的傳單,她計劃着在開業前讓家裡人沒事的時候就去公園和路口發一發,這個鎮上還沒有複印店鋪,應該多少會有些效果,就算是複印店,李明秀若是知道複印還要花錢,肯定也是心疼不肯。
沒有機器,韓明熙隻能自己手抄,自己一個人做這個工作很枯燥還費時間,好在家裡頭除了她,趙建國雖然沒念幾年數,字寫的倒也工整,可以幫忙一起寫。
崔瑩瑩看她忙着準備傳單,也搬起闆凳做到韓家的小桌子前面跟着一起寫起來,現在的鎮上的熱鬧也少,人看啥都新鮮,若是見人發傳單肯定有很好的效果,崔瑩瑩豎起大拇指:“明熙,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要是認字的人多看幾次肯定能記住,這樣就會有人來買啦辣條了。”
韓明熙笑了笑,總不能說她長大的世界,街頭傳單滿天飛吧,“我就是想着咱們學校都借不到書,每次去書店人也不少,大家肯定都是喜歡認字的人,若是能有一份我們家辣條的開業說明,說不定大家會感興趣,他們把單子帶回去看就能記住上面的信息,也多一份來買辣條的可能。”
“沒錯,沒錯大家肯定都會記得韓家辣條的。”
三個人分工合作,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寫傳單,倒是沒用幾天就把兩百張傳單完成,崔瑩瑩看着自己眼前的一小摞傳單,心裡充滿成就感,“這可都是我們辛辛苦苦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單子,趙大哥你發的時候一定要發給懂得珍惜認字的人啊。”
趙建國重重點頭,“嗯。”
不說買白紙雖然便宜,但也花了錢,光他們幾個人的搭在裡面的人工,讓他随便發給看不懂的人,趙建國都覺得心疼。
現在識字的人沒有後世多,街上文盲不少,所以也沒準備多少份,隻能算是前期的一種宣傳渠道,否則就趙建國這個溫吞的性子,讓他開口講話拉客人,怕是很難。
李明秀見韓明熙沒有準備太多份也很滿意,“不識字的人,他們看到一張紙,都是拿回去給孩子寫寫畫畫用,或者幹脆引火,要真是這麼這用法,就可惜了你們下的功夫。”鎮上的家庭主婦們過起生活來,那才是一個細緻,每一分錢都恨不得掰開花,有免費的紙張肯定也想帶回去用。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若是帶回去給孩子看倒還好,小朋友們看到辣條說不得會央求家人來買。”韓明熙當然是希望自己寫的傳單能夠被識字的人記住,給家裡帶來生意,但是地效果嘛,她也不敢抱太大的期待,反正總比什麼都不做好,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可是她家的房錢可是按時交的。
“媽,我和三丫要上學,發傳單的事情隻能交給你和趙建國幹了。”
“放心吧,你媽現在對鎮上熟着呢,昨兒個我還騎車去鎮上逛了一圈,發傳單我就去西頭的那個公園,那頭人多。”
崔瑩瑩靈機一動:“明熙,不如我們把單子帶到學校去吧,給同學們也看看,說不定會有生意。”
想了想,韓明熙還是搖頭,不是怕同學看到她擡不起頭,既然開門做生意遲早會被鎮上的同學知道的,韓明熙也并不在意這些,“不好吧,王老師那麼嚴肅,若是知道我們在學校發傳單,肯定會批評人的。”
韓明熙聽到王宏達,崔瑩瑩就一個機靈,“是了,是了,那還是算了吧。”本來王宏達就對她有意見,在這一高,指不定還要她請家長。
韓明熙知道崔瑩瑩是想幫自己家的忙,她說道:“沒事這些傳單在鎮上發一發也就夠了,等到大家嘗到辣條的味道,喜歡的人自然會幫我們宣傳。”
這話說的沒錯,現在新鮮事少,一點小動靜,都能讓街坊鄰居新奇好長時間,這是後世網絡極度發展後看不到的景象。
韓家人為了辣條的生意花了不少心血,又都是行動派,隔天李明秀和趙建國就開始去鎮上發傳單,專門找家裡頭的婦女、老頭老頭逛街買菜的時候發。
鎮上有什麼新鮮的事情,大家都愛湊熱鬧,這不看到兩個樸實的農村的人在街頭發傳單,一下子就來了興緻。
李明秀看着街上圍上來的人嚴格的把控着傳單發放人群,她小時候也讀了點書,韓明熙再寫宣傳單的時候就特意使用平實簡單的文字去描述,也提前給李明秀細細教過這些字怎麼念,是什麼意思。
在家裡偷偷練習一晚上的李明秀,介紹起傳單上的内容來,一點也不卡殼,人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當李明秀特别寶貝手中的傳單,輕易不肯給人的時候,沒有拿到傳單的人就更加想要。
“哎,大妹子,你那個什麼傳單也給我一份,我雖然不識字,但是我家兒子可是初中畢業,上面的字他全都認識。”
李明秀說道:“大娘,您和剛才那位嬸子不是一個院裡的嘛,兩家人看一張也夠啦,你看我這總共就這麼點,人人發一份,我就給不了幾個人啊。”
老太太就是看鄰居收到傳單,自己個沒有才想要,被李明秀拒絕,有些不高興,李明秀依舊笑呵呵的不放在心上,女兒和她說了,不滿意的人不是她們的目标客戶,做生意不用太在意非客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