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到時候咱們這裡得有多少人啊。”
韓明熙在廚房幫忙,聽到外頭的響動,靠在門口說道:“嬸子,你們說什麼好事呢,笑得這麼開心。”
陳蘭香見韓明熙從屋裡頭出來,笑着說道:“明熙你也在家呢,我們啊在說這東邊的廠子要來人啦,以後這裡就熱鬧了。”
旁邊的人說道:“我看啊,還是别抱太大的希望。”
“嗨,這一次是來真的,我兒說那邊空場子裡頭都在搬東西了。”
“嚯,真有這事情啊。”
“是啊,我家閨女也說呢,我看這次有希望。”
“有希望好啊,若是再搬來兩個廠子,以後咱們也能多些來錢的路子。”
“哈哈,那就好咯,咱們這些老家夥也能有點盼頭。”
韓明熙聽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的熱鬧,漸漸陷入了沉思,第二天趁着中午放學特意又去了書店一趟。
晚上飯桌上,韓明熙對李明秀說道:“媽,昨天嬸子們說的事情估計能成,你說咱們家要不要準備些新買賣。”
“啥事?啥事能成。”李明秀還沒反應過來閨女說的什麼話,昨天重新開張他們準備了很多辣條,為了生意她這兩天都沒有回村裡,好在三丫還可以去小嬸家吃飯,早上和梅花一起去上學,李明秀倒也放心。
趙建國想了想昨天嬸子大爺們聊天的話題,問道:“明熙,你是說嬸子們口中的那個新廠子?”
韓明熙點點頭,糾正道:“準确來說也不是新廠子,而且不是一個,是兩個。”
“兩個?到底是怎麼回事啊,二丫你給媽說說呢。”
韓明熙放下筷子,緩緩說道:“我今天專門去書店找了最新關于這片廠區的報紙,說是五年前政府就在規劃片區化工業,之前這邊的廠子污染太大就被上面叫停搬走了,剩下的廠房一直空着,今年上面換了新領導就把這片地重新利用起來,接下來這裡會搬來一個面粉廠和日用品廠。”
“真的啊二丫。”李明秀沒想到還真有這樣的事情,她還以為這邊兒老百姓說着熱鬧呢。
韓明熙肯定的點頭,“千真萬确,上面的新聞報紙上已經報道出來了。”
李明秀雖然經濟嗅覺不敏銳,當時做了這麼就生意她也明白,人多的地方生意當然是成倍的翻。
“這麼說咱們家這個地段還真是租對了,早知道當時應該和馬家人多簽幾年合同。”
他們這邊的房子最後和馬家人商量之下,隻簽了三年,因為韓明熙在這裡上高中,當時李明秀還心疼房租想隻簽前一年,被韓明熙否定後才作罷。
韓明熙笑道,“媽,這樣的事情誰能說的定,新聞也就是這兩禮拜才出的,再說了你願意多簽幾年,人家馬大哥家也不一定同意是不是。”
李明秀仔細想想也确實這個道理,現在看來已經是他們占了便宜,就不能再太貪心。
“話是這麼說沒錯,這回啊咱們也算遇上見好事,前些日子我還和你小嬸說在鎮上店裡頭不順利遇到小人了,你小嬸跟我一起去拜了菩薩,看來還真管點用,咱們家的事情解決了不說,還得了個好消息。”
對于李明秀去拜菩薩的事情,韓明細沒什麼意見,她知道李明秀并不是十分迷信的人,前些日子是在為家裡的事情發愁才會把希望寄托在一些神秘力量上,有時候也是個心理安慰,她心裡頭能好受些。
不過韓明希有些好奇,“媽,小嬸家是出什麼事情了嗎,怎麼也要去拜菩薩。”小嬸是個勤快麻利的人對韓明熙一家也幫了不少忙,她一個女人帶着兩個孩子也不容易,韓明細想着若是小嬸家有什麼事她們能幫上忙的就搭把手。
李明秀歎了口氣,“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你小嬸家的弟弟不成器,那個弟妹也不是個東西,早些年你小叔剛走,就撺掇你小嬸爹娘要把你小嬸再嫁出去,還說可以把梅花和寶成留在他們屋裡,嘴裡說的好聽,實際上還不是惦記着你小叔的賠償款和房子,幸好你小嬸不糊塗,沒聽他們的,自己拉扯着兩個孩子,雖然苦些但日子也能自己做主。”
韓明熙這才知道原來就看看這總是開朗大笑的小嬸還經曆過這樣的事情,“小嬸的娘家人又來找她了嗎。”
“可不是嘛,聽說她弟弟喝多和人打起來了,把人家頭都打破了,現在受傷的那家人天天堵在他們門口要錢,這不是又來煩你小嬸了嗎。”
“可是梅花和寶成都要上學,小嬸家的地也不多,哪來那麼多錢。”
“是啊,所以他們就盯上你小嬸家的房子,要她把房子賣了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