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東西,你好意思叫人家去買?”
“難道爺親自去,那更不好意思了。福晉應不應啊?”
烏雲珠感受着身下的東西,紅着臉回了一句,“硬。”
話音剛落,就被抱去了床上。
因着第二天是胤禟初次上朝聽政的日子,烏雲珠也要早起去給長輩請安,兩人隻鬧了一回,就早早歇下。
***
翌日五更天,外頭還灰蒙蒙的,胤禟就醒了。
聽到動靜,烏雲珠也睜開眼,跟着起床。
這可是胤禟頭一回上朝,她得抓住機會,好好扮賢妻。
洗漱完,她去了西次間,幫胤禟穿戴朝服。
胤禟見她眼睑下有一層淡青,不免生出幾分心疼,“福晉辛苦了,以後不必陪着我早起,這事讓何玉柱他們幹就成。”
“哪裡辛苦了,我樂意伺候爺。”
烏雲珠嘴上說着甜言蜜語,心底卻呵呵哒,别看胤禟這會兒憐惜她,但她要什麼都不做、安心在床上睡着,胤禟指不定會在心裡給她記上一筆。
等人設固定住了,她就不做這些表面功夫了。
眼下,胤禟确實對她的這一行為十分滿意,福晉果然深愛我,以後要對福晉好些,莫要辜負這番情意。
這是十日一次的常朝,參與朝會的官員衆多,在乾清門前的廣場上舉行。朝會期間要一直站着,極費體力,是以上朝前,得吃些東西攢攢體力。
用完早膳,天際露出了魚肚白,烏雲珠将胤禟送到了四所門口,笑意盈盈的誇他,“爺今日瞧着真精神,上差一定順心。”
胤禟禮尚往來,回道:“福晉亦是容光煥發,深得我心。”
“中午可要派人給爺送膳?”
“不必,還沒定下去哪個部院,我正好也嘗嘗衙門飯堂的味道。回去吧~”
“我再送送爺。”
胤禟走了幾步,見自家福晉還站在那目送自己,心頭美滋滋。
*
送走胤禟,烏雲珠回去聽管事彙報,又吩咐了幾樁事,才出門去請安。
五阿哥住在乾西二所,離翊坤宮更近些,是以她到達時,五福晉已經在裡頭侍候了。
宜妃正在梳頭,從鏡子裡瞧見烏雲珠來了,便笑着招呼她過去,“小九家的來了,快幫額娘看看,今兒戴哪支簪子?”
烏雲珠上前,仔細看了看宜妃的妝容和旗裝,選了一組金鑲珠石點翠蝴蝶簪子,“額娘覺得這個可好?”
宜妃今日打扮得清新淡雅,溫柔娴靜卻不夠氣派,而金簪上嵌着東珠和紅寶石,既能顯出貴重又能襯出好氣色。
“這個好。”
烏雲珠将簪子給她插上,又在周圍配了幾朵小巧的蜜色絹花。
宜妃滿意的點點頭,“這樣戴着,叫本宮覺得又年輕了好幾歲。”
“額娘本就生得年輕,若咱們一塊出去,旁人隻會當成姐妹。”
哪個女人不愛聽這話呢?宜妃面色越發柔和。
“毓慶宮那晚發生的事情,叫你受委屈了。可惜額娘知曉的時候,皇上已經做了處置,不好再插手,隻能叫她吃些小小苦頭。”
什麼苦頭?她怎麼什麼都不知道。
就連五福晉也投來了好奇的視線。
“郭絡羅氏不是火氣旺嗎?本宮就去找皇上提建議,讓她吃些敗火氣的東西,好好去去火。”
去火?烏雲珠已經有了猜測。
五福晉還是一臉懵,“額娘讓八弟妹吃了什麼?”
“苦瓜。叫她這一整個夏天都吃苦瓜,看她還能有幾分火氣。”
果然,叫八福晉吃苦瓜這事是宜妃的主意啊。
她就說嘛,康師傅再怎麼損,也不會用這種刁鑽的法子去對付兒媳婦,原來是受了枕邊風的影響啊。
“謝額娘幫兒媳撐腰。”
烏雲珠跟宜妃道了謝,心裡開始琢磨着能做些什麼送她。
宜妃豪爽的擺擺手,“你是本宮兒媳,本宮不幫着你,還能幫着誰?”
“額娘真好。”
妯娌倆陪着宜妃用過早膳,才一道兒前往甯壽宮。
宜妃到的時候,殿内已經有了許多人,隻剩下最前方的兩個空位。
跟衆人互相見了禮後,宜妃走到左側那個位置坐下。
烏雲珠頭回來,不熟悉規矩,一言一行俱是學着五福晉,在宜妃身後的繡墩上坐下後,隐晦的打量殿内衆人。
“弟妹可都認得各位娘娘?”
烏雲珠搖搖頭,今年的選秀由四妃操辦,但選秀時就匆匆一瞥,連人臉都沒看清,如何能分辨出哪位娘娘?
“勞煩五嫂給我說說。”
五福晉便朝她靠近了一些,輕聲道:“如今的規矩是一宮主位才可到甯壽宮請安。”
烏雲珠看了一眼滿當當的一堂,深表同意,康師傅的妃嫔太多了,若是都叫來,估計這殿内也站不下。
“額娘對面是依次是惠妃母、德妃母、佟妃母、良嫔娘娘、端嫔娘娘。”
“額娘下首是依次榮妃母、宣妃母、敏嫔娘娘、僖嫔娘娘。”
烏雲珠一一掃過去,除去佟妃、宣妃、端嫔、僖嫔這幾位,剩下的都是一等一的美人,或是精緻、或是清麗、或是妩媚、或是嬌憨,千姿百态。
她們也都當過一段時期的寵妃,這一點從她們生育子嗣的時間就可以推斷。可見,康熙内心是個十足十的顔控。
“看樣子我又來遲了~”
随着爽利的笑聲傳來,一個裝扮得珠光寶氣的女人進了殿。
這便是惠妃了。
烏雲珠看過去,雖有了歲月的痕迹,但依舊看得出是個美人。
惠妃到後不久,太後娘娘就出來了。
而今宮務由太子妃管着,大小事務由她向太後彙報。
太後聽完,贊許的點頭,“你一向是個穩妥的,宮務交給你,哀家和皇帝都放心。”
“不過哀家瞧你比前些日子清減了不少,宮務再忙也不要疏忽了自個。正好哀家這兒有一盒白燕窩,你拿回去補補。”
“謝皇瑪嬷關懷。”
太後又問了十六、十七兩位小阿哥的近況,叮囑了幾句“天氣漸熱、照看小阿哥要上心些”,便叫衆人散了。
請安無疑是累的,走出甯壽宮,宜妃打了個秀氣的呵欠,揮手讓二人自行回皇子所。
“恭送額娘。”
*
這個時候,前頭乾清門的朝會也散了。
胤禟跟在自家親哥身邊,随着人流慢慢往外走。
“想好去哪個部門沒?”五阿哥問。
“還沒呢。五哥覺得哪個部院好?”
五阿哥憨憨一笑,“我覺得禮部最好,清閑,一盞茶、一個話本子,就能消磨一天。”
胤禟撇撇嘴,“那地方我可不喜歡,一群老學究。”
況且去了那地,他還怎麼大幹一場?他可是要當朝廷棟梁的!
五阿哥:“那你先别做決定,挨個去看,最後挑個合心意的地兒。”
“成。”
……
中午,兄弟倆在東千步廊的飯堂碰上了。
五阿哥看弟弟隻喝湯不夾菜,不由問道:“怎麼不吃?是這兒飯菜不合口味?”
胤禟搖搖頭,“不是,上午去刑部轉了一圈,瞧見裡頭在審問,情形有些駭人,實在沒有胃口。”
聞言五阿哥不再勸他,“你待會在荷包裡裝些糕點,等有胃口了,拿出來墊墊胃。”
他荷包裡倒是有吃食,不過那荷包是側福晉劉氏給他繡的,若給了九弟,怕叫人瞧了生出流言蜚語。
都怪老八福晉,一通胡咧咧,不然誰能想到那上面。
聽出親哥話裡的關懷,胤禟心頭一暖,“好”。
下午,胤禟将最後三個部院看完,選定了工部,去下頭的制造庫。
他倒也想去吏部、戶部那樣的好地方,可惜那兩部尚書婉拒了他,兵部亦是。
胤禟覺得這些人是瞧不起他這小阿哥,暗下決心,他非得在工部做出名堂來,叫那幾部尚書後悔錯過他這個人才。
一想到自己日後做出了成績,能叫汗阿瑪稱贊、兄弟羨慕、那幾個老尚書後悔不疊,胤禟心裡就美得冒泡兒,邁着歡快的步伐下衙回家了。
八阿哥下衙後則是去了兆祥所,找十四算賬。
他那樣常年帶笑的人,這會兒也沒能維持住好臉色,難得繃着一張冷臉。
今兒上朝會時,他就感覺到有人在打量自己,沒放在心上,等到了衙門,發覺許多人從他門前路過,經過時還夠着脖子往裡打探。
他心生疑惑,着人去打聽,才知曉十四弟昨下午說他壞話,一通胡亂編排,傳遍了整個勳貴、重臣圈。
還不曉那些人是怎麼嘲笑他呢,思及此,八阿哥加快了步伐,恨不能立即摁住十四,把他屁股打得開花。
八阿哥和十四正吵得起火時,乾東四所裡,胤禟和十阿哥卻是親親熱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