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華子微微一笑,胡須輕顫,“此地雖好,卻也需心靜方能體會其妙。萬昌,你既已入門,便需忘卻塵世間種種煩憂,一心向道,方能有所成就。從今往後,你便在這裡随我修行,習練道法,參悟天機。”
張萬昌瞧着雲華子正經的模樣,戲笑地說了一句,“倒是莊重。”随即他鄭重點頭,“師父放心,萬昌定不負所望,刻苦修煉,早日悟得大道。”
雲隐谷的修行生涯不算枯燥。清晨随雲華子學習吐納之法,吸收天地靈氣;午後則研讀古籍,習咒畫符,領悟道法;傍晚時分在谷中漫步,觀察自然萬物,體會道法自然之奧妙。
然修行之路并非總是一帆風順。某日,張萬昌在研習一本古籍時,不慎誤入了一個複雜的陣法之中,頓時天旋地轉,四周景象變得扭曲而詭異。他試圖用所學道法破陣而出,卻發現無論如何努力,都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束縛,無法掙脫。
正當他心灰意冷,幾近放棄之際,雲華子的聲音天籁般響起:“萬昌,記住,道法自然,順應而不強求。你需靜心凝神,感受周圍的一切,找到那唯一不變的‘道’,方能破陣而出。”
張萬昌心中一驚,随即鎮定下來,回想起師父雲華子曾提及的破陣之法——心靜則神遠,神遠則陣破。他閉上眼睛,深呼吸,努力讓自己的心跳與周圍的混亂節奏脫離開來,嘗試将心神沉入一片甯靜之中。
随着時間的推移,那些扭曲的景象開始慢慢淡化,耳邊嘈雜的聲音也逐漸消失。當張萬昌再次睜開眼時,發現自己已站在了一個全新的空間之中,四周不再是扭曲的景象,而是一片清澈的湖泊,湖面上倒映着藍天白雲,幾隻水鳥悠閑地遊弋其間,顯得格外甯靜祥和。
“這……這是哪裡?”張萬昌心中充滿了好奇與疑惑,但他知道,這一定是陣法中的另一重境界。他環顧四周,尋找着可能的出路,卻意外地發現湖心有一座小島,島上有一座小巧的亭子,亭中似乎有人影晃動。
張萬昌猶豫片刻,還是決定向小島走去。他施展輕功,在水面上輕盈跳躍,宛如蜻蜓點水,不一會兒便來到了小島之上。走進亭子,隻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閉目養神,身旁擺放着一盤未下完的棋局。
“晚輩張萬昌,誤入此地,還請前輩指點迷津。”張萬昌恭敬地行禮道。
老者緩緩睜開眼,目光深邃明亮,旁若洞察人心。“你便是雲華子的徒弟?”老者微微一笑,聲音溫和而有力。
張萬昌點頭稱是,心中更加好奇老者的身份。
“此地名為‘心湖幻境’,乃是我昔日所創,用于考驗修行者的心性與智慧。”老者解釋道,“你能憑借自身之力破陣而出,已屬難得。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說着,老者指了指身旁的棋局,“這是一局未了的棋,你若能解此局,我便告訴你如何離開這裡,并贈你一份機緣。”
張萬昌聞言,心中一喜,連忙走到棋盤前仔細觀察起來。這局棋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每一步都需深思熟慮,方能制勝。他沉下心來,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棋局之中,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卻渾然不覺。
無數次的推演與嘗試後,張萬昌找到了破解棋局的關鍵一步。他果斷地落下棋子,隻見整個棋局瞬間豁然開朗,原本糾纏不清的局勢瞬間變得清晰明了。
“好棋!”老者撫掌大笑,眼中滿是贊賞之色,“你不僅心性堅韌,智慧過人,更難得的是對道的執着與追求。我觀你根骨奇佳,是個修行的好苗子。這份機緣,便贈予你吧。”
說着,老者從懷中取出一本古樸的書籍,輕輕放在張萬昌手中,“此乃我畢生修行心得,内含無上道法,你需好生修煉,切莫辜負了這份機緣。”
張萬昌雙手接過書籍,心中激動不已,連忙向老者行禮道謝。老者微微一笑,身形漸漸模糊,最終化作一縷清風,消散于無形之中。
雲華子的聲音适時響起,“萬昌歸來,萬昌歸來。”
張萬昌耳邊漸漸響起了熟悉的自然之音——風穿過樹葉的沙沙聲,溪水潺潺的流淌聲,甚至遠處鳥兒的啼鳴也變得清晰可聞。這些聲音如同指引,引領着他穿越迷霧,回到了雲隐谷。
雲華子不知何時換了裝扮,從那破爛不堪的老道搖身一變,一身素衣白袍,浮塵貼腕,長須及胸,瑞光稱體。臉上的褶皺也變得虛無,不過張萬昌瞧不清雲華子的眉眼,隻覺得似衆生之相,不可一概而論,隻留下四個字,仙氣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