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喻沅還是把淩予做的每個菜都嘗了嘗,并給出了遠高于菜的真實味道的評價。
淩予看他絞盡腦汁搜尋形容詞,主動道:“不用安慰我了。”
“其實也沒有那麼難吃,嗯,”喻沅努力委婉,“不過你還是吃打包回來的那份周晴光做的飯吧。”
淩予收拾桌面,撤掉盤子,“你也别嘗了。”
還好淩予做的菜分量不多,喻沅嘗了一些,淩予自己也吃了一半,沒怎麼浪費今天剛拿到的食材。
“我來洗碗。”喻沅自告奮勇,接過盤子。
“好,”淩予幫他挽起衣服袖子,“去吧。”
喻沅轉身出門去洗手池。
一人生火一人搬柴,一人做飯一人洗碗,很公平。
他覺得自己和淩予真的很像雙雙把家還的兩口子。
午飯後,又到了休息的時間。
喻沅将自己的外套脫下來随意扔在床尾。
淩予拿起來,“髒衣服不能往床上放。”
“可是我們又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放了。”喻沅遮住攝像頭,在蹲在行李箱前找睡衣。
淩予拎着他的外套,看看屋内,唯一的一張桌子被今天拿回來的食材占據了,除此之外的确沒有地方能暫時放衣服。
喻沅剛剛抱過柴,又去外面玩了一圈,衣服上沾了不少灰,淩予更不能容忍将它再放回行李箱裡。
喻沅找到睡衣,準備換衣服,對他道:“我們家太窮了,湊合過吧,你還敢嫌棄我。”
淩予瞟了他一眼,轉身往外走,“我去找根繩子在院子裡系起來晾衣服。”
他們還得在這裡住幾天,期間需要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正好拉根繩子,穿過的外套也可以暫時挂在外面。
大概節目組見他們确實可憐,主動提供了一根繩,淩予将繩子系在屋檐的木頭架子和屋邊的一棵樹幹上。
系好繩子後,淩予拍拍喻沅外套上的灰塵,将其撫平挂上去。
突然,從喻沅的外套口袋裡掉出個什麼小東西。
淩予彎腰撿起來,發現是根雜草,被繞成了歪歪扭扭的圓圈形狀。
“這是什麼東西,還要嗎?”淩予拿着那根奇形怪狀的雜草站在門口問。
喻沅已經爬上床了,趴在床沿上探頭細看了一下,不以為意地随口說:“送給你的戒指。”
淩予怔住,頓了一下,重新看了眼手上這枚草編的圓環。
第一次收到這種禮物,他難得語塞,半響問道:“……你不和我分手了?”
喻沅忽略了他這句話,完全沉入貧苦夫妻的劇本,玩得還挺高興,故作沉痛開口道:“我們家太窮了,買不起金的。”
淩予神色複雜。
他知道喻沅記憶出現偏差,莫名其妙地認為他們兩個人在一起過,做出這樣的言行很正常。
但喻沅現在腦子不清醒,他卻沒有不清醒,對喻沅一些過界的、情感含義太重的表達,他不能随便接受。
他突然成了喻沅的“男朋友”,雖然看起來是喻沅在占他便宜,實際上是他在占喻沅便宜。
喻沅現在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在正常情況下會做出來的事情。
并且他還突然發現,比起發脾氣渾身帶刺的喻沅,他在面對心情好乖巧粘人的喻沅時,更無法招架。
“這個就夠了。”淩予把草編戒指放好,說,“沒關系。”
·
午睡後,導演通知嘉賓們集合,準備進行下午的任務。
“大家今天午飯都吃好了嗎?”楊帆笑得像隻狡猾的老狐狸。
“吃好了。”
周晴光和溫斂是回答得最有底氣的人。
“我們也吃好了。”李信說。
李信和董書言常上綜藝,猜到會有自己做飯的環節。
董書言會做飯,廚藝還不錯,在之前參加過的節目裡常常被粉絲和其他嘉賓們膜拜,也大家用來調侃李信命好。
隻是他們沒料到節目組是真的不給食材,他們花了不少時間才從隔壁的村民那兒要了一些。
林錦夏得意地說:“看來要讓楊導失望了,我和段馳也吃得挺好的。”
她和段馳住的小别墅的主人是個老太太,聽說他們中午沒飯吃,特意給他們做了頓豪華午餐。
喻沅和淩予沒說話。
“喻沅老師,你們吃好了嗎?”楊帆将話頭轉向他們倆,笑眯眯地問。
喻沅看了看周晴光和溫斂,又看了眼淩予,“吃好了。”
楊帆今天中午着重關注了喻沅和淩予的錄制鏡頭,對他們做飯的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意有所指話裡有話道:“吃好了就好。”
淩予沉默。
反正這些鏡頭最後都會被剪輯出來播出去,楊帆暗暗打趣完,開始宣布接下來的任務。
“今天是大家來到花溪村的第四天,我們在這裡的節目錄制也快過半了。
“這幾天來,一直都是花溪村的鄉親們在熱情地招待我們,支持我們的拍攝,還為我們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歡迎會……今天中午大家也都是從鄉親們那兒拿到的食材吧?”
楊帆道:“所以,為了報答鄉親們對我們的熱情款待,我們嘉賓是不是也該為花溪村村民們做些什麼呢?”
“沒錯——”大家應和道。
“我給大家找到一個活兒,”楊帆介紹,“南方天氣溫暖,在二月底三月初便可種植早稻,這段時間正是花溪村種植早稻的時間。”
“大家的任務就是,幫花溪村村民們種植早稻,也就是插秧。”
嘉賓們一齊應道:“好。”
“那從今天下午開始,我們的嘉賓們便要幫助花溪村的村民們一起插秧,具體的工作由林主任給大家講解分配。”楊帆道。
林主任便是先前那位年輕的村主任,他穿着一身農裝,對嘉賓們笑道:“我讓村裡給大家找了幾套幹淨的摸魚服和防水靴,還是先請各位換一下,避免一會兒下田把衣服蹭髒了。”
“沒關系,”周晴光道,“直接鞋脫了褲腳一挽就行。”
“說得對,插秧嘛,怕什麼髒。”李信點頭,“做農活哪有不髒的。”
楊帆對林主任道:“鄉親們怎麼來就讓他們怎麼來,不用搞特殊,本來就是幫忙的,專程給他們找一身摸魚服防水靴那就不像樣了。”
“那好,”林主任的笑容更真實了些,“感謝大家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