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禾之前與夥伴們合計好了主營是賣各類炖湯,不過今日初開張,小車不大,沒法一下帶去太多,還是打算先試着賣賣他們這山裡特有的清湯粉。
“清湯”聽上去像隻有一勺白水,其實,清湯粉光是一個湯底的制作就十分複雜。
她若是不趕着在天明前到廚房去,這攤怕是真出不去。
涼意席卷全身,秋禾裹緊衣物,輕聲走進廚房。
真應該在昨晚就将骨頭洗淨的。此刻,水缸裡的山泉水何其冰涼!
她撇嘴,壓住哆嗦的雙手,将兩根大骨頭洗淨,放入開水中焯焯血水。再放入另一邊的大鍋中加上好幾大瓢水,倒入一小勺醋去去腥。【1】
至此開始漫長的等待,豬骨熬出白湯,至少還需半個時辰……
秋禾睡眼惺忪,轉頭泡發香菇,将爹娘昨日從鎮上買回來的東西備好。
還有她一心想做的蓋菜炖筍。
她在一旁另起一鍋,加入大塊蓋菜與厚片春筍炖上……
聽着兩鍋咕噜噜的沸騰聲,等待着,迷糊的腦袋逐漸垂下。
在天光微微放明之時,撐在竈台棚打瞌睡的秋禾又因院子外三聲雞鳴而醒。
也差不多半個時辰了,她将泡發好的香菇、黨參、馬蹄以及小油魚倒入發白的骨湯中,再等上兩炷香的時間。
一旁,蓋菜與春筍也為滿屋添上清香,素菜的香氣尚與肉湯勢均力敵。
搗碎油炸的小魚幹,倒入炖出香氣的湯中,稍後加入鮮魚汁,冰糖,鹽與特制的鮮物粉。
這鍋湯便不再像昨夜阿爹做的粥那般清淡了,調味還需鹹點,等會兒配着粉面才入味。
另一邊她将肉切絲加鹽、鮮物粉,下手抓兩下,再添些生粉,混着少量水抓勻。
接着處理泡發好的肉皮,這些肉皮蓬軟酥松,秋禾将它剪成小片,以開水燙過,很快撈起,放入冷水中将油分濾淨。
她再端來另一個小鍋,小心翼翼挪開沉重的大鍋,放上小鍋。從一旁大鍋中打出一些湯水,稍稍稀釋一些。
等水重新煮沸後,加入方才腌制好的肉絲,煮熟後撈起備用。同樣鍋中加入肉皮,注意柴火的添與減,切忌将肉皮煮爛。
另一邊蓋菜炖春筍也已出鍋,今日大緻隻能準備清湯粉與炖筍這樣兩種美食,稍帶上薯香四溢的紅心地瓜幹,轉眼也到了該出攤的時候。
此時窗外已是碧空如洗,天公知曉他們今日要出攤,便将雲雨攔去。
幸好昨日未将小攤車放在家中,不然難逃賊惦記。
她感慨的同時,聽見屋外鄉村小道上,謝彌音與餘雨推着小車叮叮當當而來。
一進屋,倆發小就被滿屋香氣吸引,見大鍋裡骨湯花白,肉香味四溢,鹹味尚可。一旁的瘦肉與肉皮也彈軟鮮嫩。
他們一眼便知,自己當初絕對未看錯秋禾這天賦極佳、又勤勉善學的廚藝!
謝彌音同秋禾将大小鍋搬上屋外小車,餘雨拿上幾盤配菜與滿滿一筐粉面。
餘雨看着二人忙活樣,笑道:“出發麼?”
“可别忘了重頭戲——油蔥!”
餘雨輕敲車上小碟子:“沒忘沒忘!”
“慢着,最重要的……”在謝彌音推車前,秋禾攔下他,從兜裡掏出母親昨夜送給她的那面小旗幟,迎風一甩,踮起腳挂于小車的木杆子上,“這是咱的招牌。謝彌音,你過幾日往上面寫點兒大字……”
“好的掌櫃!”
确認沒有落下東西後,他們推着車啟程。
晨曦高聳,穿透蘆葦蕩,目送他們跨過小河,踏上唯一一條去往小鎮的路。
三人的說笑聲自土路回蕩至山中。
驚起林間飛鳥,撲朔雙翅而飛;也令過路人駐足相看。
走了大約一個多時辰,衆人已翻過幾個山頭,到了離小鎮不遠的大路上。
停下小車,便引來不少人圍觀。
一個大伯問道:“這是賣什麼的?”
秋禾笑盈盈道:“清湯粉。”
另一個大嬸問道:“怎麼不進鎮上賣?鎮上人多。”
“來往過路人可以成為我們的客人呀,舟車勞頓,這幾日又忽而降溫,在路上來上一碗清湯粉,總是極好的。”
“一碗多少錢?”
“九文便可,有肉有菜有湯有粉。”
“小掌櫃!給我來一碗吧!我要瘦肉肉皮粉,加煎蛋。”
三人一齊道:“好嘞!”
謝彌音将鍋裡的湯重新煮熱。
秋禾往另一鍋燒開的水裡加入一捆粉與一把豆芽,不多時便撈起,盛入碗中。
将瘦肉與肉皮鋪于米粉上,從另一小碟中打入一湯匙油蔥,最後自大鍋舀起一大勺鮮湯倒入碗中。
一碗鮮香無比的清湯粉被推到客人眼前。
“您還可按自己口味加入蒜醋或姜醋調味哦!”
不久,攤位前便是人頭攢動,路人先是好奇幾個少年模樣的人在忙活什麼,很快卻被小攤的香氣和各種十分親切的美食撬動味蕾。
“來碗清湯面!”
“掌櫃,來碗蓋菜炖筍!”
“掌櫃,地瓜幹怎麼賣?這味道正……”
-
與此同時,村裡,秋禾的二伯母家。
二伯母打開托人送來的包袱,見裡頭有不少閃着光的首飾,得意洋洋笑道:“秋老三家的好東西還真不少!家中進賊,估計他們這輩子都想不到出自我手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