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教授也說:“是啊,要不是這樣,我們至于這麼大老遠長途跋涉來搶徒弟嗎?大家都不容易啊!别的不說,我家那混小子,本來學中藥,結果學着學着成了專門學化學的!學着學着化學又跑到米國鬼子那裡去留學!後來有了小孫子,我說既然你不學就讓小孫子跟着我吧,結果那混小子說,學中醫太苦了,小孩子要快樂成長,快樂個P!我孫子現在大了,說對中醫沒興趣,要學唱歌,當歌星!歌星!我看誰找他唱!”說到歌星,幾乎是咬牙切齒了,“那些學生就沒有從小來找我學的!這四年的功夫夠幹嘛?内經都背不完!傳了幾百年的本事後繼無人啊!”
張老說:“說到唱歌跳舞,那董麒英知道不?走遍全國各地學武的那個,高手!在武術界,絕對是這個,”說着豎了豎大拇指,“他閨女也是,說不喜歡打拳,喜歡唱歌跳舞,要考華影學表演當明星,老小子在大江南北學了幾十年的功夫,啧啧……”[1]
大家一說,徐師父深有同感,這些年來,多少傳統寶藏都失傳了。
其實2000年還算好的,偷聽的琳琳感歎,以後更嚴重。
在西方文化強國的文化侵略之下,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發生了很多改變。我們沉迷于新的影視文化和快餐文化帶來的精神享受,甚至很多人沉迷于此并願意為之奉獻終生。
每種事物的産生都有其合理性,我們不能說它不好,但是過分地偏重一個方面都會造成未來社會結構的不合理和偏差。
我們愛網絡、愛電視、愛音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國外而來,那麼生産出這些文化的外國人在做什麼?
琳琳曾經看過一個讀書量統計,中國人均讀書4.3本(包括網絡文學和教科書),比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猶太人的64本少得多,雖然不一定是世界上人均讀書最少的國家,但是比前面幾個國家少得多了,和猶太人更是不能比。
隻聽師父繼續說,“大家說得也在理,但是我徒弟就一個啊!也不會分|身術,沒法給你們分啊!你們還是跟我從前似的,搶來個玄孫教,教上一二十年多少也能傳下點。”
劉教授說:“得了,我還再等玄孫?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老徐,不然你先把孩子給我吧!我帶四年本科,帶着孩子學内科,中間要是能把我本事學完,我就跟學校申請個交換學生,跟孫老學幾年藥,争取把女婿定下來,碩士保送給老李的方劑學,考博保送老張針灸,要是學不完,要麼碩士多拿個學位,要麼博士多拿個學位,大家皆大歡喜!怎麼樣!”
幾個老人又争論了半天,最後平均每人兩年瓜分了琳琳八年時間……剛好是直博八年。
……此時遛着小乖和蒼冥一起打滾兒的琳琳怎麼也沒想到,師父竟然把自己的八年分成四份給賣了!
31号琳琳要去填報志願,30号跟師父說了聲明天不來了,順便問了問師父的意見。師父的意思,是讀劉錫純教授的八年直博,但是時間已經溝通好了,八年直博過程中,跟劉教授讀兩年内科,然後交換生跟孫老學兩年中藥,碩士去讀李老的方劑學,考博讀張老的針灸,當然,為了利益最大化,劉老的學校八年直博不能隻給博士證,那不保險,三證咱都要,孫老的中藥本科證那是必須要的,李老的方劑碩士證咱也要,張老的針灸博士證也要。這樣八年,六個證,還是比較劃算的。當然,中間如果沒學完可以适當延長下時間,反正兩個本科,兩個碩士,兩個博士,别人将近二十年才能拿下來的六個證,咱們八年,最多十年,怎麼算咱也不虧。【2】
琳琳直接被繞暈了。她還以為她的大學會很輕松呢,怎麼不小心忙成這樣了?不過也挺好的。别人三證的時間,自己拿到六個證,很好很好,收藏癖的收藏裡又要增加一項收藏了。
不過填報志願怎麼填?隻填劉教授的學校嗎?
徐師父說,這個沒事兒,劉老的招辦也來人了,填他們學校的八年就成。
31号,琳琳去學校的時候,還沉寂在自己八年四個學校四個師父的夢幻之中,但是到了學校門口,直接被長|槍短炮吓到了,好多記者!
琳琳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好像是748分,在師父那裡老覺得跟世外桃源似的,山中無歲月,出山方覺醒。
現在自己打忽略咒還來得及嗎?
今天入定醒來,就已經八點了,迅速跑來學校,飯都沒來得及吃,衣服也沒來得及換,忽略咒也沒來得及打……自己還穿着昨天修行穿的淺綠半臂,以前都是天天忽略咒,穿什麼都沒事兒的,淚,媽媽要是從電視上看到,不會殺來把自己拎回去吧?她該慶幸剛好自己穿的是常服麼?
來不及了!有記者找狀元找不到,看到“奇裝異服”的琳琳,立刻上來采訪:“這位同學,請問你也是二中的嗎?”
記者也不容易啊!好不容易從單位衆多記者中脫穎而出,搶來了采訪狀元的任務,可是竟然找不到人!
高考完了,狀元是不用回學校的。
在學校查地址,托了多少關系,竟然發現地址是空白!
好不容易要來個電話,一直沒人接!
問同班同學,竟然沒人知道狀元家在哪兒!
被領導罵到臭頭,自己也很委屈好不好!這年頭大家地址、電話、同學、老師那麼多聯系方式,誰知道這學生那麼神秘,竟然誰都不知道!
他們隻好采訪同校學生,采訪老師,抓着誰采訪誰,指不定就遇到狀元的熟人了!
今天說是填報志願,高考生必須都回學校,所以他們一大早就來蹲守,這才發現,竟然沒人知道狀元長什麼樣!望天瀑布淚……不帶這樣的!
好吧,大家分頭找人采訪,采訪到狀元就賺了,采訪不到,那就等着挨罵吧!
此時,看到有“奇裝異服”的,大家都興奮了,沒有狀元有反面案例也行啊!
琳琳擺出微笑,回答道:“是啊!”
“這位同學,請問你是在拍古裝戲嗎?還是為了出名,穿成這樣出現在我們面前?”
琳琳搖頭:“我沒有拍戲,也不是為了出名,這是我的民族服裝,我平時就常常這麼穿的!”
“同學,請問你是哪個民族的?”
“漢民族。謝謝。不好意思,請讓讓,我要去學校上課了。”
周圍靜默了一下,漢民族?大多數人沒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