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的山勢不算陡峭,至少與青廬山沒得比,甚至特意修建的蜿蜒盤旋的山道減緩了山勢的陡峭,騎馬亦可走到山頂。半山腰處有一座寺廟,香火不算鼎盛,但也可見香客前往參拜禮佛。
祢或選擇步行上山,上到山頂,眼前視野豁然開闊起來,人氣也變得繁茂起來。
入目所及盡是裝扮各異的的江湖中人,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人,一類是賣家,一類是買家。大多數賣家相當的不拘小節,找塊空地扯塊布往地上一鋪,把要交易的東西羅列出來,自個或蹲着或站着或躺着,祢或甚至還看見有人坐在從樹幹延伸出來的枝幹上。買家就是那些在各個小攤子之間到處晃悠的人。
然後祢或也加入了他們,成為了在各個攤子之間晃悠的人中的一員。
祢或轉悠了差不多大半圈,發現平頂山上這個臨時的小型交易坊市物件還是挺齊全的,行走江湖所需要的裝備基本上都可以交易。
臨陣對敵的武器,治傷救命的藥物,保命的護身甲、護心鏡以及煉制藥物、武器的基礎材料都可以見到,但大多品質效用算不得上乘,祢或見慣了好東西,自然不會看得上。
但也不是全然沒有好東西的,祢或在将将路過一個小攤子時,不經意間一瞥,然後停住腳步,蹲了下來,問:“老闆,這東西怎麼賣?”
她身前的小攤子就是一個一人長寬的木箱子,裡面擺放的貨物很雜,貼着标簽的瓶瓶罐罐東倒西歪的放着,飛針、飛镖之類的小型暗器東一把西一件的,還有不知名的礦石散落在角落裡,藥草類倒是特意用了小盒子保管,裡面有一根有些年份的人參,數量較少。總之,整體給人的感覺很亂。
攤主是個不修邊幅、胡子拉碴的…小夥子,眼睛上蓋了一片寬大的樹葉,正躺在地上睡大覺。他所在的位置是一個角落,偶有人路過,但看一眼就走了,看起來生意不咋好。
聽到有人說話,攤主一骨碌爬了起來,熱情滿滿,笑得露出了一口小白牙,“随便看看,喜歡什麼盡可以挑,給你打八折。”
祢或……,好嘛,一上來就給打八折,這攤主的生意确實不怎麼好啊。
“這是什麼?”祢或從一堆黑漆漆散碎的礦石中挑出了三片成人指甲蓋大小的晶片。
說是晶片其實不确切,因為它也不是晶石的薄片,邊緣是圓潤的弧線,捏在兩指間有些微的彈性,像是魚的鱗片。整體呈現晶瑩剔透的绛紅,很漂亮,反射着血紅透徹的光。
“嗯?”東西隻有三片,攤主伸個頭看着攤在祢或手掌心裡的片狀物,他第一眼瞧見的是手,想的是這人的手好白很好看,他愣了一下,随後才仔細瞧祢或手裡的東西。
“唔,這個嘛……”攤主抓了抓亂蓬蓬的頭發,估計一時也沒想起來這是個啥東西。
祢或很有耐心,看着他從皺眉到抓耳撓腮,最後好似靈光一閃,以拳擊掌道:“我想起來了,這是绛羅魚脫落的鱗片,好像還有一個名字叫绛羅紅。好看是好看,可沒有什麼大的用處,那些官家夫人小姐們倒是會用來做裝飾品。我這也隻有三片,兄台若是喜歡,我給你打對折,算你三十兩銀子吧。”
說着沒啥用的東西,打了對折還要三十兩銀子,換做别人都要覺得這個攤主是不是在訛人了。
但祢或知道其實不是。
“沒啥用”指的是對江湖中人沒有用,習武之人并不看重物品的裝飾價值,難道在劍上别個好看的劍穗能讓劍更鋒利、更容易刺穿敵人的護甲軀體麼。
這鱗片好看是好看,但對于江湖人來說沒有确實有用的價值,大多數武人不會花三十兩銀子買這麼個東西。可對于那些喜歡漂亮事物的官家夫人小姐來說,這鱗片還真就值這個價。
攤主開出的這個價已經很優惠了,再還價就不合适了。祢或有些猶豫,别看她之前在青廬山一擲萬金豪爽的不得了,這會兒實際上已經快一窮二白了,更别說她還要為地寶大會預留一些錢出來。
祢或最後還是把這三片魚鱗買了下來,不是因為她需要,是因為她曾經聽姬予提過一嘴。一般人不清楚,可是姬予卻說了,绛羅紅可不隻是有裝飾作用的。
買賣成交後,攤主從衣兜裡摸出一個精緻的小荷包,把三十兩銀子妥帖地放進去,然後開始收拾東西,顯然是要準備走人的。
祢或看着他的動作,一時無言。
攤主也察覺到他的客人在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道:“今天沒什麼生意,你是我第一個客人也是最後一個客人,要不是你來光顧,我估計啥的賣不出去。這三十兩足夠我好幾天的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