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雅和楊秀花就這樣一邊聊一邊洗。
孫柳也得了姜南的話,把排骨砍好。
姜南準備先蒸個南瓜糕。
老南瓜削皮,切塊,蒸熟。
姜南跟着柳雙兒回家借石磨。
沈虎抱着石磨屁颠颠就過來了。
沈安跟沈茯苓兩個小人跟左右護法似的,黏在姜南左右兩側。
姜南轉身,倆孩子還知道後退不能擋着人。
“茯苓,你别去擾你姜姐姐,出來院子裡玩。”
何素雅看着那股黏人勁,都沒眼看。
沈茯苓不舍地看了好幾眼才出來。
姜南正磨好糯米粉和粘米粉,正準備把蒸熟的南瓜搗成南瓜泥。
“小安,快出去跟小茯苓一起玩,嫂子給你們做南瓜糕。”
姜南手法快,把準備好的食材全放在一起,攪勻。
加水攪拌捏團,跟玫瑰糕一樣,過篩,上蒸屜,固型,用刀劃塊,中火蒸兩刻鐘。
下水和排骨也洗好了。
廚房的第二個鍋開始啟用。
肥腸切塊,下鍋,加入蔥姜和一點白酒焯水。
白酒是姜南在縣上打回來的,今日請客就打一點,還能用來做菜。
“這下水還澆酒,一會那些漢子不得饞死。”
孫柳是第一次看姜南做菜,從來沒人會這樣做,酒多貴。
一句話,一屋子人都笑了。
外頭還在繼續,上次發的豆芽又出了一茬,正好還能做個水煮肉片。
姜南準備了爆炒肥腸的食材,野山椒切好備用。
糕點起鍋,排骨準備焯水,同樣加蔥姜蒜,白酒。
“小安,茯苓,來吃南瓜糕。”
院子藤架下玩耍的兩個小孩,聽見喊聲,齊刷刷轉身向廚房跑。
立夏時節早已過,午後的太陽毒辣得很,倆小孩好像感覺不到,兩個孩子跑得一頭汗,臉頰都紅彤彤的。
“小安帶着妹妹去擦臉,洗手,嫂子給你們放堂屋,歇會再吃,剛出鍋可燙。”
姜南囑咐完,看着倆孩子去洗手,她接過掌勺。
三個嬸子,還有她阿娘全都在廚房看着她有條不紊地炒菜。
姜南把焯好水的非常舀起來瀝水,排骨還在煮。
她幹脆先炒肥腸。
豬油刮一小塊,倒入瀝水的肥腸,炒油脂,先加入蔥蒜,再加姜南自制的油辣子。
等炒出紅油,加醬汁,和其他的調味料,加糖粉和鹽,大火翻炒。
肉白色的肥腸,染上紅衣,辣椒炒出香味,直沖鼻腔,最後加入準備的配菜,繼續翻炒。
排骨好了,肥腸也出鍋了。
周氏接過手,開始蒸飯。
“小南手腳真麻利,這哪用我們幫忙。”
孫柳正在切肉片,何素雅和楊秀花就在竈間看火。
姜南的動作一看就是竈上一把好手,熟練得不行,做出來的味道,也讓人垂延欲滴。
姜南先調糖醋汁,一點點白酒,加醬汁,還有調色的黑醬汁,加糖粉和醋汁。
姜南今日要做的是糖醋排骨,倒油放冰糖炒糖色。
焯好水的排骨倒入,翻炒上色,倒入糖醋汁,加蔥段姜片,加清水沒過鍋中排骨,開始炖煮。
出鍋的菜色多起來,院子裡的人也來不少,都是之前幫工的叔伯。
他們沒好意思拖着全家來。
村長家來了沈文和楊嬸子,沈江叔家來齊了,孫嬸子家也是都來了,其他幾位也都隻讓做工的人來。
“這味道真是香啊。”
“你還真别說,昨日沒吃,還有些饞。”
沈安小小一人,還知道怎麼待客,他學着姜南的樣子,裝好南瓜糕,招呼着叔伯們吃。
“小安,真是懂事。”
沈安被誇得滿面羞,帶着茯苓就去堂屋。
姜南最後收汁排骨,起鍋裝盤,再做一個水煮肉片,炒兩個時蔬,做一個南瓜湯,暖居宴就齊活。
姜南一出來,院子裡擺着的新桌椅,是孫嬸讓沈貴叔給打的。
解了燃眉之急。
各色飯菜上桌。
紅豔豔的水煮肉片在中間,向外延伸,兩碗糖醋排骨,爆炒肥腸,白菜卷肉餡,清炒時蔬,解膩的老南瓜湯,甚至是飯後甜點。
分了兩桌,男人一桌,婦人孩子一桌。
落日餘晖,炊煙接連升,沈家下院的香味都飄到屋外,院門關着,都還能聽見外頭的酸言酸語。
祖屋一片歡樂祥和,前幾日還鬧得兇的老沈家,也是一片笑聲。
趙春娘拿着一匹靛青色的布料在沈正禮身上比來比去,嘴都笑得合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