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抵達鳳甯宮的時候,皇後已經攜宮人在門口接駕。
或許是心裡有鬼,這次皇帝不但沒有擺譜,反而擁住皇後說了幾句體己的話:“勞煩梓潼多等。秋天風寒,莫要着涼才好。”
皇後看了他一眼,似是忍着怒氣的模樣:“這是吹得何時的風,讓陛下如此關心臣妾身體來了?”
這樣嘲弄的語氣,反而讓此時的皇帝放心。他放柔語氣,繼續哄道:“你我二人本就是夫妻,朕關心你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怎被梓潼說得這樣生分。”
“還是說……梓潼是因為章兒去赈災的事情,生朕的氣了?”
皇後看他終于把要試探的内容說了,直接掙開肩上的手,冷笑一聲:“陛下這樣說真是折煞了臣妾。”說完也不等皇帝,轉身朝殿内走去。
這一舉動無疑是徹底打消了皇帝的疑慮。他也不介意皇後失禮,反而是像普通夫妻那樣跟了上去。“梓潼,此事确有緣由,實在不是朕在為難太子。”
“之前章兒前來辭别,已經将事情始末告訴臣妾了。”皇後立在殿中,背影顯得有些單薄,“臣妾知道赈災救民是大事,民變當前,朝廷必須派出足夠重量的人選。既然陛下不能親至,派太子前往也是無奈之舉。章兒身在其位,有些責任自是推拖不得。”
一番話說出來,就連親手造成此局的皇帝都聽得不忍心了,不由又想起沈家的忠義來。
當初先帝病重,太子又被北蠻殺死,他臨危受命成為新的儲君。不少親王觊觎皇位,還是沈将軍應先帝所托,鼎力相助于他,這才讓他度過了那次危機。
如此想來,這次派太子赈災的計劃雖好,但還是太心急了。除掉太子的事情,再從長計議吧……
皇帝有了決定,走到皇後身邊寬慰道:“梓潼,章兒也是朕的孩子。你放心,此次除了一千押運物資的軍士,朕還允吾兒調動宣州守軍,保護吾兒的安全。”
“陛下……”皇後以袖撫過眼角,露出被辣油蟄的泛紅的眼眶,“臣妾隻有章兒這一個孩子。有陛下此言,臣妾就放心多了。”
皇帝安撫地拍了拍皇後的肩膀,對守在門口的嶽公公吩咐道:“朕今晚陪皇後一同用膳。你讓禦膳房多準備幾道皇後愛吃的菜。”
“奴婢遵旨。”
嶽公公一刻不敢耽擱地趕向禦膳房,和端着茶盤的碧鴛擦身而過。
皇後看見碧鴛進來,随意的拿過茶杯,為皇帝倒了一杯茶,“這是前些日子,陛下賞的雲頂宮阙,您嘗嘗臣妾泡的如何。”接着又說起後宮的一些事情。
皇帝接過茶杯,邊聽邊飲,很快一杯茶水便已喝盡。
等嶽公公帶着禦膳房的宮女前來布菜時,帝後所在的正殿裡已是一副溫馨的景象。
皇帝看了看菜色,滿意地點點頭,“行了,你們都下去吧。嶽忠,守好門,别讓無幹人等擾了朕和梓潼用膳的興緻。”
“是。”
碧鴛也福身行禮,在點燃香爐裡的熏香後,和嶽公公一起退了出去。
*
時間瞬息而過,很快就到了該出發的日子。秋玹章一身常服,在乾元殿同皇帝辭行。
“兒臣此去,定平複民亂,赈濟災情,不辱我大亞王室,不負蒼天百姓。”
“好!吾兒有骨氣。”皇帝表情十分欣慰,讓下面的人奉上金印,“朕冊封你為欽察禦史,有調集宣州兵将的權利。若有人敢輕蔑王權,特允你先斬後奏,嚴懲不貸。”
“兒臣謝父皇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