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廚房之後,兩人才一起走出去。
這時候程蔚朝才是真正的有機會仔細看看孟此霄的房子。
之前孟此霄在生病中,程蔚朝不知道哪裡是他的私人空間,不太方便随意走動。
又加上做飯沒什麼時間,隻大概地看了看客廳和廚房。
似乎察覺到他對自己的房子感興趣,孟此霄開口道:“可以看。”
于是程蔚朝也不扭捏,仔細地逛着。
這幢房子在離Q大距離不遠的老城區,若是不堵車開車過去20分鐘能到。
老城區并不就代表破舊的意思,而是古樸典雅,帶有一種曆史沉澱的歲月感。
周圍大多都是平房,天氣舒服的時候,門口會坐着很多乘涼消暑的老人家。
周圍的現代建築看上去并不多,但基礎設施完善,街道綠植繁茂,煙火氣很足。
孟此霄所住的也是一座平房,室内整潔幹淨,顯得很寬敞。
主打法式原木風,色彩協調且比重分布合适,吊頂采用弧形邊設計,拱形元素也很多。
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時格外溫暖,帶着一種午後閑适的懶倦感。
室外還帶着一個花園,被主人精心照料過,春天正是繁花似錦的時候。
就算隐隐約約能聽到外面鄰居的聊天聲和攤販吆喝,但隻要窩進那棵樹下的躺椅裡,感受着暖陽的光斑落在自己臉上,就好像隻能聽見鳥鳴和樹葉簌簌聲了。
“你家裡居然有手繪畫。”走到一角處,他指着奶油色牆面上的畫感歎。
不是平面手繪,而是有點像是浮雕般的花,和室内風格統一的奶油色系。
“你房間裡還有顆樹!”
樹并不是真的在室内,而是因為他的房間不是傳統矩形結構,是一個“L”型。
那棵樹就被玻璃隔開在露天空地處,顯得好像是在房間裡般。
并不是高大的品種,枝丫橫斜交錯,觀賞性極強。
之前他照顧孟此霄的時候就有關注到,看了好幾眼,隻是現在才有機會感歎。
程蔚朝覺得有些驚喜,不是因為他沒見過。
而是這樣的一個房子是屬于孟此霄的,極度反差。
“陽光和月光落在你床上的時候,影子是樹的形狀,你會有躺在水面上的感覺嗎?”
很感性的描述,但孟此霄平靜問道:“我為什麼會有躺在水面上的感覺?”
“因為浮光躍金啊。”
“那隻是一張床,躺上去眼睛一閉一睜,就該工作了。”
“……”程蔚朝小聲嘟囔道,“不太像你的房子。”
孟此霄問他:“什麼樣的才是我的房子?”
程蔚朝想了想:“高樓大廈,黑白灰極簡,科技感和智能感,屋子裡不會有花草這些對你來說‘沒必要’東西。”
“……”
全中,孟此霄最開始就準備要這樣的房子。
是陳問建議他在煙火氣足一點的地方生活,而不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格子裡。
他采納了對方的意見,選在了老城區。
但在裝修上,設計師問他想要的風格時,他所描述的就是程蔚朝剛剛說的。
簡單、方便、冷冰冰、不需要他費很多心思,打理屋子的時間不如工作。
當時或許是察覺到了他随意敷衍的裝修态度,設計師笑道:
“先生,冒昧的問一句,您有伴侶嗎?”
他解釋:“不是想要打探您的隐私,隻是我遇到過很多類似要求的,甚至還有特别小衆私人的,但大多數都會在幾年後再找到我,說要重新設計。”
“理由是另一半不喜歡,兩個人的生活和一個人不一樣。”
“……”
明明是和孟此霄沒有任何關系的内容,卻硬生生讓他原地深陷了很久。
他想到了很久之前,也是準備比賽的那段時間,他和程蔚朝有時候會在實驗室待着。
但他們并不常交流,總是各自忙碌。
有一天午後,在經過了漫長的工作後,他後頸發酸、眼睛幹澀脹痛,隻感覺滿身疲憊。
然後聽到了身後程蔚朝小聲和同伴說話的聲音:“看,外面的燈籠亮了。”
燈籠?
哪裡有燈籠?
孟此霄扭頭去看,尋了半天,最後目光落在了樓下的柿子樹上,剛成熟的。
他愣了好半晌,還以為現在隻有小學生寫作文的時候會這樣形容。
但程蔚朝好像不覺得有什麼,話題已經轉移:“好困,想睡覺。”
身邊的同伴說:“趴着睡一會兒吧。”
可他說,不想在硬邦邦的桌子上睡,想睡樹上,旁邊飄着雲,把眼睛晃暈後,就扯過來枕在身下,他也想吹風,很大的風。
在這樣的地方睡過頭,等到天黑,随手點亮一盞燈籠。
孟此霄回頭看了他一眼,他正趴在桌面,側臉枕在胳膊上,朝着窗口的方向。
思維跳躍,有些意識流,像是看到什麼就幻想什麼。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對方的這一面。
孟此霄看向窗外,看着高大的樹,看着葉子簌簌動作,看着碧藍的天和大片柔軟的雲。
突然就覺得身上好像沒有那麼疲憊了。
說着說着,對方的聲音越來越微弱,然後陷入了午睡中。
他的夥伴大概想的是,困得神志不清了吧,夢裡什麼都有。
孟此霄也這麼想。
直到很久後,那時他們已經很熟悉了,程蔚朝說,他有一間樹屋。
是某一天突然有的想法,回去就随口和家人提了提。
他給孟此霄看樹屋的照片。
在樹上,雲朵床,燈籠狀的燈。
開關垂下的線在床邊,醒來伸手一拉,滿屋暖色。
或許是在私人莊園裡,周圍無高建築,可以看到很遠。
天氣好的時候,大片的雲仿佛真的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