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幾日的相處都很是愉快,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們二人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和各自的思考方式總是驚人的相似,往往長甯才說半句,蕭千寒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蕭千寒話未出口,長甯便會心一笑。長甯從九歲遭逢大變之後,幾經漂泊,遊曆過不少地方,蕭千寒八歲之後便随着風雲騎駐守四方,見聞更是廣博。長甯性格本就爽朗灑脫,好與人相交,難得的是蕭千寒素喜安靜,不與人深交,這次也沒有拒之于千裡之外。這幾日他們沒有再說過一句暧昧的言語,卻彼此都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日蕭千寒的肩傷的恢複了大半,長甯便拉着他在園子裡散心,來時是夜裡看不清楚,此時青天白日,園中景緻一目了然,在這花海之中,點綴以假山、奇石、溪流,無不因勢利導,各成體系。不過這些美景對他的吸引遠沒有陣法來的強烈,他一入其中便開始默默推演,他問過長甯關于這陣法的詳細的問題,卻發現長甯也是一知半解,長甯說母親去世的早,沒有來得及教她什麼,故而她也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蕭千寒隻得作罷,深以為憾。
二人走到假山下的一個石桌前,長甯走的累了,一屁股坐到石凳上,趴在石桌上懶洋洋地說:“喂,如此良辰美景,你卻一直琢磨那個勞什子陣法,不覺得辜負了着大好春光麼?”
蕭千寒歉然道:“這陣法實在精妙,一時忘形了。”
長甯好奇地看着他,道:“我聽外公說這陣法似乎是軍陣啊,你對它這麼熟悉,莫非是當兵的?”
蕭千寒見她猜了出來,也不遮掩,索性大方承認:“算是吧。”
長甯歎了口氣,沒有多想,隻道:“我最讨厭打仗了。”
蕭千寒微微一怔,道:“何出此言?”
長甯仰頭,微風拂過,有花瓣輕輕飄落下來,她伸手接過,撇嘴道:“一打仗就會有很多人死啊,還會有很多無辜的人受牽連,用千萬人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滿足那寥寥幾人的野心。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将功成萬骨枯嘛。”
她随口一言,卻戳中了蕭千寒心中的隐痛,他想到他在風雲騎這麼多年經過的無數次生離死别,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半晌才輕聲道:“一将功成萬骨枯,你說的有理,隻是這個将也未必是為了‘封侯事’,家國有難,自當挺身而出,保家衛國,否則一國百姓落入敵人之手,豈非要任人欺淩,任人宰割?”
長甯想到青州軍民誓死護衛青州,想到譚沖慷慨赴死隻為毀掉那四座床弩為青州城牆減輕壓力,一時心情激蕩,道:“這倒也是,這世間确實有些人當兵打仗隻是為了保家衛國,雖有沽名釣譽貪生怕死之徒,也有更多默默無聞舍生忘死之輩,蘇涼,你當兵是為了什麼?”
這個問題倒把蕭千寒問住了,他八歲至風雲騎,被老将軍李黎撫養長大,之後接過他的擔子執掌風雲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這仿佛他生來的責任,無可推卸,倒是極少想到底是為了什麼。
小的時候大概是為了出人頭地?讓母親的在天之靈安心,讓那個男人知道誰才是他最出色最優秀的兒子。再長大一點,看多了軍營裡的生生死死,對這些也就看淡了,那些年跟着風雲騎駐守四方,見過太多生民疾苦,也想過有朝一日若能得居高位,必要做出些青史留名的功績,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再後來他一戰成名回到蘭陵,迎接他的是無上的榮耀和無數的明刀暗箭,一個如此出色如此優秀的皇子會對太子的地位有多大的沖擊?那時的蕭千寒還不懂這些人心權謀的龌龊,他隻覺得人人的笑容和言語都仿佛不懷好意。這段時間他迅速的成熟起來,直到蕭山當衆要許他一個願望。那瞬間他環顧四周,将衆人神色收在眼底,心中是止不住的冷笑,他從沒有這般厭惡過這座宮殿。直至如今,他當兵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直到長甯等的要睡着了,才聽到蕭千寒低聲道:“我也不知道,大概還是保家衛國吧,希望我們在前線舍生忘死能讓後方的百姓過上更安樂的生活。”
長甯一下子清醒了,眨眨眼,他話語内容明明大義凜然,語氣卻竟是如此疲憊消沉,絲毫感覺不到半分慷慨激昂,憑着直覺一句話脫口而出:“其實你不喜歡打仗。”
蕭千寒看着長甯的眼睛,心中不知是詫異還是驚喜,一時間百感交集。他看了她半天,忽然一笑,這一笑眉目舒展,燦若千陽,刹那間的驚豔讓長甯心神搖曳:“長甯,我真的信了何為‘傾蓋如故’,除了極親近的幾個人,誰也未曾猜到我的心思……不瞞你說,我在軍營中已有近十年,見過的已經太多太多,我說保家衛國也是真心實意,隻因若非為了這份責任,我早已解甲歸田。這蒼茫天下,大好河山,有多少風景我都還未見過,為何要在那繩營狗苟的方寸之地消磨此生?”
他望着碧藍如洗的天空,一字一句道:“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複奚疑?”
長甯心神劇震,他前面所言她聽的半懂半不懂,卻能感受到那一股胸中郁結之氣,而他後面說的幾句話,字字句句都戳到她的心裡。
蕭千寒說完就沉默了,感覺自己對這個萍水相逢的少女說的已經太多,隻是不知為何,她一問他便禁不住想說心裡話。回想自己所言,搖頭微歎,這些話藏在心底多年,原以為此生都不會說出口了,卻沒想到還有見了天日的時候,隻是不知道這少女能聽懂幾成了。
“我都懂的。”
少女清淡的聲音忽然響起,蕭千寒愕然擡頭。
春草初生,春林始盛,春光明媚,春色無邊,亦不及她在十裡春風中溫柔又熾熱的一笑:“長甯小小女子,沒什麼青史留名的大志向,隻願看遍世間風景,于碧水山澗,終老此生;隻願求得一人并肩攜手,千山萬水,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