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二梅夫婦倆的獨生女小名甜妞,圓臉愛笑,有一雙烏黑清亮的大眼睛,是一個元氣滿滿的開朗少女。
甜妞一直很喜歡和樂樂一塊兒玩,因為樂樂長得像精緻可愛的洋娃娃。
也因此,雖然不太樂意把小房間分出去,但也沒激烈反對。
葉小羽花一個晚上的時間,借甜妞最喜歡的英文歌入手,打破僵局,第二天早上,姨侄倆關系從生疏一下子進化為親密,連葉二梅見了,也不由驚訝,她家女兒正處于有點小叛逆青春期,挺難哄的。
昨晚上打包回來的羊肉湯還在,現在是冬天,放一晚上也不會壞,葉二梅拿出來煮上,加水煮熱,又添了些粉條在裡面。
再煎五個溏心雞蛋。
平時早上葉二梅通常是給閨女煎一個蛋,有時也兩個,由自己跟男人平分,今天五個算是打破記錄,惦記着小妹剛離婚,一滴眼淚都沒掉,肯定是把悲傷藏在心裡,樂樂年紀那麼小,合該都補一補。
筒子樓的廚房每層樓都擠在一堆,台上幾乎隻能放下一個鍋和一個菜闆,用的燃料是蜂窩煤,羊肉湯香味霸道,傳遍整個筒子樓,街坊鄰居不免來問兩句。
葉小羽也算見識到筒子樓的隔音隔味兒,搬離這件事刻不容緩。
早飯後便去尋租房。
葉小羽婉拒葉二梅好心建議地在附近租房,和樂樂一塊兒出了門。
先去一趟附近的自行車修理店。
請修車師傅給倆輪胎打滿氣,檢查一下刹車和鉸鍊,在自行車前面加個菜籃,後面圈一個兒童座椅,添了把鍊子很粗的鎖,全套下來一共花費三塊八毛。
全部東西都備齊後,葉小羽騎着車前往目标——二環三環。
燕京對她而言并不陌生,畢竟在這座城市也住過好多年,哪怕平時時空,不少地方也是相似的,她幹底層銷售的時候,電動車、地鐵、公交、汽車等交通工具都用過,腦海中的路線圖并未忘卻。
但細節差距也不小。
高樓大廈不多,商店東一簇西一排,攤販還未禁止,每個路口都很熱鬧,道路交通法還沒頒布,街上來來往往的更多是自行車、公交車,以及近一年開始流行的面的,偶爾才能見到三五輛私人轎車。
葉小羽騎着車轉悠了不小地兒,踩自行車踩得腳廢了,也不知道燃燒多少脂肪,她懷疑明天腿能瘦上兩圈。
中午吃烤鴨。
葉小羽尋的是一家據說有禦廚師傅名氣不小的烤鴨店,貴是貴了點,但比起未來有錢無處尋,這個年代美食也同樣百廢待興,她當然不會虧待自己肚子。
這家店的烤鴨挂爐現烤的,等的時間久了點,但一上來那個香味,讓人垂涎三尺,烤鴨皮層酥脆、外焦裡嫩,荷葉餅一卷,再抹點甜面醬,好吃得恨不得吞掉舌頭。
“慢點吃,有的是。”葉小羽讓樂樂細嚼慢咽,自己的食速卻不慢,吃了個肚皮渾圓,離開的時候還打包了半隻。
出了烤鴨店,母子倆也沒坐上車。
葉小羽推着車走,小樂樂也是,他的一隻手系在她胳膊上,有點像是在遛狗,來往行人都忍不住多看一眼。
又路過一小區。
這個小區名叫花苑,八十年代修的,也才沒多少年,屬于單位福利房,但不是國營廠,而是廣播電台事業單位的福利房。
葉小羽剛小區門口,遇見一老太太因手上拎得菜有些多,塑料袋一個沒抓穩掉地上,圓溜溜的蘋果掉了一地。
停下車,牽着小樂樂去幫忙撿水果。
“大妹子,謝謝啊。”老太太從籃子裡掏出兩個蘋果手擦了擦,遞過來。
葉小羽連連擺手說:“大娘你太客氣了,我和樂樂也沒幫什麼忙。”
“這孩子是叫樂樂啊?長得真好,”老太太見蘋果都遞到小孩面前了,小孩見媽媽沒有接,自己也不伸手,更稀罕了,“這性格也好,大妹子你真會養孩子。”
葉小羽自豪道:“樂樂一直都很懂事。”
小樂樂紅了臉。
老太太也沒見過這麼直白誇孩子的媽媽,和這害羞小孩一組合,可逗樂了,剩一個蘋果怎麼都要給樂樂。
“那謝謝您的蘋果了,”葉小羽也不再拒絕,又低下頭問樂樂,“奶奶給樂樂蘋果,樂樂應該說什麼呢?”
“謝謝奶奶!”小樂樂抱着個大大的蘋果,臉變得和蘋果一樣紅。
“哎,真乖。”老太太恨不得把眼前的小孩兒裝袋子裡拎走。
“大娘,我來幫你拎東西吧!要不,你先放我車籃子裡?”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