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廖記糧鋪,甯凝這才細細端詳起那塊豆腐。
從色澤、觸感和口感上來看,她可以确定這裡的豆腐工藝極為落後,還沒有掌握基本的點豆腐的技巧,比如這發黃苦澀的豆腐,應該是用鹽鹵點的,但是水平和工藝都不行,鹽鹵的量沒控制好,在壓豆腐的時候又壓過頭了,将豆腐裡的水分全部流失,所以味道苦澀,顔色也幹黃幹黃的,毫無賣相可言。
甯凝想起自己穿越前就在進行豆腐項目的工業研究,對如何做豆制品是再熟悉不過了,她完全可以從這方面着手,賺取在這異世界的第一桶金!
點豆腐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鹵水,也就是鹽水來點,裡面含有氯化鎂等物質,可以讓豆漿凝結成豆腐腦,但是鹵水本身是有毒的,現代社會都極少有工廠直接用鹵水點豆腐,更何況是工業發展落後的時代?
另一種方式就是用石膏,用石膏點出來的豆腐白白嫩嫩,口感也許略遜色于鹵水豆腐,但是比起這個世界的黃豆腐來講也是質的飛躍了。
這個時代,石膏還被當做醫用藥材,在藥鋪售賣,幹脆就在醫館買一些回去試試看吧。
眼瞅着時辰差不多了,甯凝先去另一家趙氏糧鋪買了十斤黃豆,又去買了些花椒、八角等香料,然後拎着那二兩豆腐興高采烈地去了醫館。
不到半天時間,老大夫就将蕭延昭引為知己,此時再見到甯凝,也更顯可親,見她提了塊豆腐進來,頗感意外地問:“蕭家娘子買這豆腐作甚?這東西又苦又澀,除了家裡實在揭不開鍋,一般人是不願吃這個的。”
而後老大夫又頗不贊同地搖了搖頭:“你相公大傷未愈,可不興吃這個!”
甯凝笑嘻嘻地回答:“老大夫放心,這豆腐另有用處呢。”
說罷,她左右望了望,見醫館裡此時無其他病人,就小聲詢問:“不知鋪子内可有石膏?我想買一點家用。”
“石膏?有是有,不過蕭公子的病不用這味藥材呀。”旁邊的小藥童也疑惑了。
甯凝不想說太多,隻道:“家中小弟讓我幫忙帶一點回去,也不知是做什麼用的。麻煩給我來一斤吧。”
也不怪甯凝留個心眼兒,古代可沒什麼專利保護,現在這做豆腐的方子可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能否在這個世界立足,能否熬過這個寒冬,說不得就落在這豆腐上了。
這下連老大夫都疑惑了,這石膏算是常用藥材,店内是有很多存貨,可這石膏向來是和别的藥材搭配起來賣的,而且也沒有誰一次就買一斤這麼多的。
甯凝打定了主意将什麼都推給家中弟弟身上,一問三不知,老大夫和藥童雖然好奇,但也沒有非要詢問别人家私事的道理。收了甯凝十文錢後,就打包了一斤石膏給她帶走。
一手拎着黃豆和石膏,一手還要扶着蕭延昭,幸好甯凝穿越前是個工科狗,倒也沒覺得太吃力。
蕭延昭自從甯凝進醫館後就一句話都沒說,等出了醫館,終于忍不住問道:“這豆腐和石膏,是有何用處?”
蕭延朗可沒要求甯凝帶什麼東西,更何況這小子甚至不認識石膏是什麼,這點蕭延昭再清楚不過了。不過見這兩樣東西甯凝明顯另有用處,也就一直配合着沒有拆穿。
甯凝定睛望着蕭延昭,蓦地笑了:“這是讓全家能順利過冬的金元寶呀!”
蕭延昭望着甯凝如星般燦燦的雙眸和明豔如花的笑靥,一時竟有些呆住了,這甯氏,和上一世印象中完全不一樣......
不對,上一世自己也根本沒有與甯氏接觸過,重傷醒來後,甯氏已經卷錢逃跑了,而母親與幼弟幼妹也沒能熬過那個寒冬,活活餓死在了這西北邊陲.......不,現在一切還沒有發生,還有時間改變。蕭延昭忙止住思緒。
不知這甯氏想用石膏和豆腐做什麼,姑且看看吧。
兩人到鎮口再次乘坐李大爺的驢車回底張村,中午這趟倒沒瞧見張家兄弟,想是幫人做活兒沒這麼快幹完吧。
等到甯蕭二人回到蕭家,也不過午時。蕭延朗早就望眼欲穿,此刻見二哥和嫂子回來,忙開門去迎,一面接過蕭延昭手中的藥材,一面又要去接甯凝提着的黃豆。
甯凝忙制止道:“先扶你哥進屋歇着吧,這豆子我提去草棚那兒就行。”說罷,拎着黃豆來到了前院,将豆子擱下後,這才注意到蕭母在水井邊洗衣服。
畢竟已經入了十一月,井水有些冰涼,而蕭母前半輩子是養尊處優的将軍夫人,什麼時候做過這些活兒?隻見她用兩塊皂角拼命搓洗,但卻不得章法,兩隻手被冷水浸泡的又腫又紅,仿佛胡蘿蔔一般。
蕭延昭見母親如此,心中十分難過,上輩子母親突逢巨變流放到這邊陲之地,不到三年就一命嗚呼了,縱使将來自己再次站上權力之巅,為父親洗刷冤屈,母親也看不到了,這一世決不能讓慘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