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風聲如何走漏,一夜之間,消息傳開,掀起一股風浪。
等兩人回村,村裡已經知道了不愛說話的縣城女知青和洋鬼子去城裡結婚的事。
衆人聚一起談起時,最令人驚訝的不是洋鬼子居然都能娶到媳婦,而是近大半數的人想不起桑知青長什麼樣,甚至有老漢全然狀況外,竟不知道這是自己村的知青。
等被人提醒是趙中醫選中做了學習徒弟那個,那人才哦哦的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隻因自己孫女被退回來過,所以才對這件事更留意。
嘴裡罵道,你早提趙中醫嘛,兜一大圈子。
當又有壯漢一臉惋惜又沮喪地告知身旁好友,曾和桑知青說過話,桑知青并不像大家口中那樣。
為人十分善良,性格溫柔大方說話時輕輕柔柔,發黑面淨,是十裡八村數一數二漂亮姑娘。
好友更加震驚,但介于對彼此信任,越發對這樁婚事感到好奇。
而絕大多數女人是憋悶捶胸,急得恨不能自己變身成事件主人翁,想不通好好一個城裡來的女知青怎麼就眼瞎到這種地步?
傻不傻呀?
縣城廠長家的青年才俊和村裡不受待見的…暫定為知青的奇怪男人吧。
哪邊是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哪邊是撿起來嫌笨重丢開手又砸破旁人腦袋倒貼錢的破石頭。
這不一清二楚…
笨啊!真是笨出天際!
再有一些家有适齡男娃還沒取媳婦的婆子,對此異議也頗大。
不管長相如何普通性格如何不讨喜,也聽說不怎麼會過日子,身體弱是弱了點,多幹活鍛煉再找中醫拿幾副中藥準沒事。
村裡趙中醫就沒他治不好的病。
以至于這些婆子婦人雖然對是否能生養這事有些顧慮,但更見不得别人能娶到這種有知識能教孩子寫字、嘴笨不牙尖嘴利的老實女知青。
沒聽說隔壁村高中生就被安排到了縣城的好工作嗎?
讀書讀的!
那真是娶一個少一個。
眼見着剩下女知青醜的醜,傲的傲,定人的也已經定人。
猛然間發現居然還是這個最合适娶回自家,孝敬公婆,照顧男人孩子。
自家兒子勤勞肯幹、身強體壯,要樣貌有樣貌,要力氣是力氣,都還沒娶媳婦,怎麼輪得到一個外人!
說風涼話的,不看好的,各種陰陽怪氣的,場面那叫一個熱鬧,堪比農忙過後的夜間壩壩電影。
但也有單純覺得稀奇的人。
比如現在,聽到兩人從縣城回來的消息,放下手活工具就爬上田埂,遠遠瞧着驢車及棚子下的人。
而一群小娃不知道從哪個沒把門的嘴碎娘婆子那撿來的話,一個勁兒瞎喊。
把老店長氣得,“誰家小孩,沒教養!被我抓到看不打爛你們溝蛋子!”
老店長扭頭沖那群高矮各有的小娃的背影高聲大喊,其中零散幾個腦袋齊刷刷回頭,見是一張兇神惡煞的老人臉。
于是跑得更快了。
有個小不點明顯對于這次的業務不熟練,輕易被吓得踉跄,啪叽一下,摔進水溝裡。
也不敢爬上岸,居然就從溝裡躲着身後豺狼虎豹似的老人,濕着屁股跑了。
老店長瞪眼一瞧,立即笑得前撲後仰。
桑佳樹深感無奈,也不知道和這群頑劣的孩童相比,他們誰更勝一籌。
驢車受到委托,在老店長引路下直接去了村子最末尾師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