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比起其他樂器的聲音,有着其特有的音色,讓人心馳神往。
其散音如遠古的回響,甯靜而曠遠。其泛音如缥缈的仙子,清冷卻直入人心。而這按音則豐富極了,在撫琴人的演奏下,細膩悠長,恍若哲人,與之對話,又恍若大地,恍若神明,讓聽琴者恍若置身于虛幻的環境之中,感受到非一般的感覺。
至于這一首《鳳兮凰兮》之所以有名,不僅僅在于曲調的複雜,極其考驗撫琴之人的琴藝;同時這首曲子無論誰聽過了,都會不知不覺進入一種迷幻的境界。不過能讓聽琴之人有如此極佳的聽感,這就得看着撫琴之人真正的水平是否如傳聞中所說的那般。
顯而易見,季禮經受住了考驗。
當季禮演奏完之後,在場衆人居然都愣住了。若是此時有外人走上前來,恍恍惚惚之間會覺得時間猶如禁止了那般。直到韓娥站起身鼓了掌,衆人才從迷茫的狀态中超脫出來,一緻給季禮的演奏緻以最高的贊揚。
“不錯,不錯,不錯。”聽曲聽得入迷的韓娥,竟然不知該如何誇贊自己這位得意門生,于是乎她便一連說了三個“不錯”,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于季禮的欣賞之情。而後季禮向韓娥行了一禮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坐席上。收琴之時,他還忍不住朝芊菀那邊多看了幾眼。
《鳳求凰琴歌》中曾說:“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從季禮的眼神中,能讀出他内心無限的相思之意,也能體會他源自心底的自卑和無助。若不是有着齊國王子的身份,他多想此刻就告訴自己思慕的姑娘那滿滿的愛意。可惜他猜不透芊菀心中所想,他那對自己外貌的不自信,始終讓他止步于此。
倘若世間真有月老,也定會苦惱該如何撮合這對男女。
----------------------------------------------------------------------------------
----------------------------------------------------------------------------------
----------------------------------------------------------------------------------
----------------------------------------------------------------------------------
下一刻,韓娥見季禮坐回了自己的坐席,她便對芊菀說道:“明月,現在輪到你了,不知你可否準備好了?”
“回禀韓娥大師,月兒準備好了。”
“那好,你便開始吧,不要讓大家等太久。”
“諾。”
适才季禮在彈奏之時,芊菀的腦海裡忽然想到了越國浣紗女的傳說。相傳越國曾有一位女子貌似西施,她有一習慣,那便是每當浣紗之後,就會在河邊跳舞。這故事雖然看似平常,然則最出彩之處就在于浣紗女的舞姿。她的舞蹈據說是自己所獨創,并未受過任何人的傳授。從遠遠觀看此女跳舞,就好像一隻鳳凰在翩翩起舞。而這女子的舞蹈被越國一位不願留下姓名的人所看到,被這位雅士取名為《羽衣舞》,并把這女子的舞姿用筆畫了下來。最後兜兜轉轉之間,這一本記錄《羽衣舞》的冊子,到了芊菀師父蒼海大師的手裡。
那時蒼海大師傳授《羽衣舞》給芊菀的時候,對芊菀曾說過:“莞兒,今日為師傳授《羽衣舞》給你,望你多加練習。還有若是碰上琴音悠長的琴曲,此舞你可跳之。”
想起師父蒼海大師所說的話,芊菀覺得《鳳兮凰兮》此曲正如她師父所說,曲調悠長。她仔細想過,假如她隻是哼唱此曲,會讓大家有些審美疲勞。是以她想一邊哼唱《鳳兮凰兮》,一邊跳《羽衣舞》。
于是她在腦海中回想一遍《羽衣舞》,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衆人着實被這個素日裡隐于一處的女子所驚豔到了,令衆人所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常常遭到韓娥大師批評的女子,今日居然能跳出如此美豔的舞蹈,準确無誤哼唱出她隻聽了一遍的曲子。
----------------------------------------------------------------------------------
----------------------------------------------------------------------------------
----------------------------------------------------------------------------------
----------------------------------------------------------------------------------
所有人都開始談論起了芊菀。
有的人一向看不慣芊菀,似綿駒之流,輕輕說道:“不過是一些擺不上台面的東西。明月你今日不要高興太早,改日我定要叫韓娥大師将你趕出稷下學宮,看你還敢不敢在我面前如此嚣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