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娞今年四歲,就算瞪着大眼睛也容易讓人看到臉上其他地方。霍去病把劉娞放下地還能用手捏一捏她肉嘟嘟的臉頰。
劉娞想掰開不成熟大人的手:“表叔,我臉疼。”
霍去病松開後,劉娞還把臉揉了揉,整張臉都被搓紅了。
“是伯父錯了,我給阿娞也點一份賠罪。”霍去病也沒捏過小孩的臉,下手卻也知道輕重。
劉娞反而很稀奇,矜持點頭,傲嬌的表情跟劉徹一模一樣。
霍去病解下腰間荷包,從裡面拿出四十錢放在劉娞伸出的手裡。
劉娞人小手也小,四十錢把她的手填的滿滿的。
趁着霍去病品嘗小食,劉娞把漢半兩遞給秋沮又指指她腰間的祥雲紋麻布荷包。
嘗過姜撞奶,霍去病也進城了。
有錢又有時間願意陪她玩的表叔走了,不過劉娞的賬戶上總算有了餘額。不過系統給的兌換條件有點難達成:10萬金=365天。
要知道這年頭,萬戶侯一年也難賺千金,娶一個皇後都隻要兩萬金,而此時一金等于一萬錢。
而且這系統兌換條件後面還有個:跟随實際情況調整。那我不是要和留學生一樣每天起來要蹲彙率?
劉娞這會兒體驗到機器人式系統的難用了。
不過沒關系,打工人不怕困難,現在賺錢,努力努力說不定能用系統幫霍去病續命呢。
“哎,還是沒錢鬧得。”劉娞睡前都在小聲念叨。沒辦法,她白天才從表叔那裡賺來的錢就被史氏收走了。
嗚嗚嗚,誰發明的兒女不能有私産啊。還好系統有延期付款。
劉娞想來想去也還沒抵抗住困意睡過去了。
天亮了,劉娞也起了。今天得把小攤上的食物品種豐富起來才行。
“女郎。”丁媼看見劉娞就想起昨天史氏的一番大棍夾蜜棗,對劉娞态度上也更恭敬了。
“昨兒我要的菽(大豆)發好了嗎?”劉娞頓了一下道,“磨盤可到了?”
“小磨盤在這,大的那個在外間草棚下,從窗口也能瞧見。”庖廚另有個用鏊子很厲害的吳媼,面食也由她管着。
劉娞被抱着正好能看見大磨盤,眼睛看屋内,小磨盤底下帶個底座放在案上。
泡好的大豆變得圓滾滾,混着山泉水一起被碾碎,白色的汁水順着磨盤的嘴留到下方的盆裡,過濾後,竈上陶釜中隻剩下乳白的汁水。
“要邊煮邊攪,面上浮沫要撇掉。”劉娞坐在小馬紮上,指揮吳媼,“煮久一些,這豆汁(大豆磨成的汁)冒大泡時還未成。”
“諾。”吳媼攪拌的手穩當地把豆漿煮透,此時的豆漿散發着淡淡的清甜,完全跟豆飯不是一個味道。
“如何?”劉娞喝了一小盅,覺得還不錯,是現代人喜歡的甜度。
“放了蜜?有些甘味,但不甜。”秋沮也是大漢人大衆口味,嗜甜。
劉娞想了想,把煮好的豆漿連蜂蜜一起給長輩們送去,她阿父和大父今日不用朝議。
“分三份,盛一部分加些過濾的醋放涼,這一份放此物融的水,剩下那份溫着。”劉娞讓秋沮找了石膏用來點豆腐,怕失敗又說,“一份一份試,将量試出來,春葵記下。”
漢初确實是窮,劉娞不說話,秋沮也會讓她們節省着用。
豆漿放涼後結成塊,放了石膏的還需要放入模具成型。
水分稍微排一些是嫩豆腐,壓久一些是老豆腐。
豆腐腦因為此時醋還帶顔色微微泛黃,有點像羊脂玉。盛在類似高腳杯的豆中,有種高貴的範兒。
用小勺一舀“羊脂玉”就輕松分開了,入口嫩滑帶着豆香,醋做凝固劑給豆腐腦增添了風味。劉娞讓丁媼接手用豆漿取油豆皮,吳媼起竈燒鏊子煎豆腐。
“刺啦”,嫩豆腐煎至兩面金黃定型,加入醬料收汁,出鍋前撒上蔥花。豆、醬、蔥香混合在一起,上桌前就以香引人注目。
“這是?”劉徹休沐就打算在這邊一天,這一天裡劉娞給他驚喜不斷。不管是豆漿還是豆腐腦,加上眼前的豆腐都打消了他前幾年對劉娞批語的疑心。
“豆腐,是用菽和石膏做的。”劉娞早早讓秋沮寫好方子,此刻就放在她的荷包内。
“菽做成此物後入口容易許多。”劉徹第一次吃豆腐,大豆的味道沒變樣子變了反而好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