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上去是如此年輕,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候,身上有用不完的活力,誰也不能否認布朗女士的魅力,福爾摩斯覺得自己的評價十分客觀。
他從善如流:“好的,布朗女士。”
天色已晚,尤因已經在外面等待伊芙琳,她又去了診所。
格蕾絲還在黯然神傷,一見到布朗家的馬車,她就趕緊過來。
她着急地問:“你打聽到了什麼?”
伊芙琳正色道:“亞當斯聽上去是個殺人魔,拿屍體去制作木乃伊,還拿人骨做瓷器,他的罪夠他上絞刑架了。伯爵夫人的事我盡量讓他們不要再追究了。”
格蕾絲剛才一臉沖動,可在冷靜下來後她知道什麼是最好的處理,她的父母和康納伯爵都不會願意讓這件事宣揚開,誰又能去把亞當斯打一頓。
“謝謝你,這句話我是真心的,雖然我以前對你總是很不好。”
格蕾絲真誠地說出這句話,花了她很大的決心。
“你記住這句話,下次再被我抓到你說我壞話,我會來報複你的。”伊芙琳再次擁抱了她。
—
馬車上的華生和福爾摩斯,他們經常一起出門,已經習慣了這樣肩并肩談論事情。
華生一臉戲谑:“今天早晨你和布朗小姐看上去關系并不好,怎麼一下午就大轉變了?”
福爾摩斯:“你如果是在為剛才自己沒收到女士的青睐,而故意來難為我,那你把摩斯坦小姐放在哪裡。”
瑪麗·摩斯坦是華生的戀人,他總不能在和一個人戀愛時,又去關注别的女性,那太不道德了。
“我對瑪麗的愛是真心的,我隻是想為難你一下,你就拿她作為來搪塞我的理由,我認輸。”
福爾摩斯大笑,他們朋友之間的對話總能帶來樂趣。
下一刻,他收起笑臉,認真地給華生講自己的發現。
“好了,讓我們繼續剛才的話題,亞當斯以為自己的事天衣無縫,可是失蹤的人越來越多,還是被發現了。道森收了錢願意做替罪羔羊,本來這個案子應該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是亞當斯又再次做出同樣的事,這次隻能讓道森逃獄,再次為他抵罪。”
華生一邊聽福爾摩斯的分析,一邊思考。
他是個合格的聽衆,立刻找出其中的問題:“那是誰幫助道森逃獄?”
福爾摩斯遲疑地說:“康納伯爵的政治力量不可估量,隻要他透露一個念頭,多得是人幫忙,或許是他的助力吧?畢竟是亞當斯是他的兒子。”
他又拿出茶杯:“華生,你看這上面的花紋像不像家徽的組成,這一套杯子有四個,我隻拿了其中一個,上面都是不同的圖案。我猜亞當斯燒制的這套瓷器上的圖案是代表家徽,大概就是康納家的代表吧。”
一般是家徽常用動物的圖案,在家族聯姻後家徽會變得更複雜,兩個家族的圖騰會加在一起形成新的圖騰。
華生觀察分散在藤蔓間的幾個圖騰,他認同福爾摩斯的判斷。
這件案子的揭秘到這裡應該差不多了。
—
餐桌上隻有她一人,寂靜的晚飯和平常一樣,盤子裡的骨頭香醇誘人,伊芙琳格外想念愛格伯特。
以前她頻頻對愛格伯特發牢騷,他們兩個人經常出差,家裡就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吃飯,一點家的感覺都沒有。
愛格伯特不以為意:“你去找個情人,和他一起吃飯不就好了。”
伊芙琳對他的輕描淡寫隻想翻白眼,布朗家的人說話噎死人大概是傳統藝能。
尤因苦口婆心的勸說,把她拉回現實。
“您知道今天下午我有多擔心嗎?”
伊芙琳歎氣道:“可是我真的不是故意去冒險的,誰知道會成這樣。”
尤因毫不讓步:“我希望您能在先生回來前好好待在家裡,别人的請帖我會幫你拒絕的。”
話到這裡,伊芙琳又忍不住回想這一天的經曆,魔幻又不真實,偵探的生活都是這麼刺激的嗎?
連最後出門的機會都消失了,她要給自己找一樣有趣的事情來消磨時間,不然她會一個人在家裡發臭的。
愛格伯特是她好哥哥,就算自己身上沒有一分錢,他肯定狠不下心,會來接濟自己。
可是他無比地想完成父親的囑托,給妹妹找到一家好歸宿。
伊芙琳近期在哥哥的授意選參加了無數次舞會,她倒不是讨厭社交,可是愛格伯特想用婚姻牽絆住自己的目的實在太明顯,讓她更加迫不及待想逃走。
可惜事實殘酷,暫時隻能乖乖待着了。
提起不愉快的事,她的胃口下降了好多,毫不客氣地指責:“尤因你别說了,我讨厭這些事。”
尤因從善如流地轉移話題:“我收到了電報,明天愛格伯特先生就回來了。”
伊芙琳歎了一口氣,快速吃完了晚飯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從抽屜裡拿出珍藏許久的筆記本,這是她親生父母留下來的遺物。
封面的牛皮紙已經泛黃,她的手指摩挲上面的紋路,裡面的每一筆都是她母親留下來的痕迹。
這是一本旅遊筆記,記錄了一對夫妻從倫敦開始的旅行,他們一起走遍歐洲大陸,最後回到了英國,定居在福諾克郡。
伊芙琳的出走很大程度上有受到父母的影響,她本人對旅遊沒有特别的感觸。隻是憑什麼她的父母可以出門看世界,自己要被愛格伯特拘束在倫敦,這是她的不甘心之處。
剩下的空白頁不多,對她來說每一頁都很珍貴,伊芙琳很少在上面寫作。
今天提起華生的創作,自己也應該記錄一下生活中有意義的事,在這上面試試寫日記吧。
“11月26日晴
我遇見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叫歇洛克·福爾摩斯。因為他,我重新回到了布朗家,不過也因此有機會幫助了貝莉和格蕾絲,我決定把一切歸結于命運。
爸爸媽媽,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你們會給予我幫助嗎?
愛你們的女兒
伊芙琳·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