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孩臉上的笑容越發開心,透出幾分異國他鄉見老鄉的驚喜和熟稔,一口中文帶着濃濃的四川口音:“原來是老鄉啊,那要不要進來看看,沒找到想要的沒關系,我還能給你量身定制!”
女孩指着門口和過道那些模型,自得開口:“這些可都是我親手紮出來的,按照真人比例一比一複刻,童叟無欺,拿回家當擺件都行。”
遇到老鄉迪莉娅也很驚喜,但也有一點尴尬,難得想搞一次迷信就遇上了老鄉,作為紅旗下生長的根正苗紅的祖國接班人,還是要臉的。
雖然她倆都在搞迷信,但買家和賣家還是微妙的有些不同。
王玲對于能在哥譚見到老鄉還是很開心的,雖然小老鄉金發碧眼一看就不是純種,但這小老鄉身上的氣息有些熟悉,應該是某些故人的血脈後代。
看上去還未成年的少女目光中流露出幾分與年齡不符的懷念和成熟,她察覺到迪莉娅可能有些難言之隐,體貼沒有追問,而是嘴上繼續宣傳自己的特色紙紮,強行拉着人進了小店。
“本店業務廣泛,但凡和白事有關的,都能在這裡找到哦!”
******
迪莉娅最後是抱着一大堆香燭紙錢出來的,還有店主王玲熱情塞過來的兩個小紙人,說是護身符,多出來的一個還能送人。
王玲說着的時候,還朝着迪莉娅俏皮眨眨眼,一臉暧昧,看得迪莉娅丈二和尚摸不着頭,直說一張就可以了。
老實說,這白慘慘的小紙人沒有五官,隻是折出了大緻的人型,乍一看上去還真有點陰森,但介于是老鄉的好意,她也不好意思拒絕,隻是能少一個就少一個。
因為,她也是第一次聽說,紙人不是用來紮的,而是用來當護身符的。
特别是在她前一天晚上才受到驚吓,現在還處于一驚一乍,懼意未消的狀态,這樣的驚喜她承受不起。
王玲最後是用恨鐵不成鋼,看木頭的眼神硬塞給迪莉娅的,身邊桃花重到都快形成桃花劫了,這丫頭居然還沒開竅。
迪莉娅出了店門,站在華人街的街頭,一時不知道接下來要幹些什麼。
她今天沒課,小組作業也請了一天假,老家也沒有在白天燒紙的習俗,暫時不想回酒館看傑森那張讓人生氣的臉,迪莉娅就這樣站在店門口發起了呆。
想着因為随身攜帶,在空難中幸免于難的金絲猴奶糖快沒了,迪莉娅決定去小超市看看,金絲猴這牌子在種花也不是什麼大牌子,也不知道這邊的華人街有沒有賣。
敵不過小超市老闆娘的熱情,迪莉娅最後買了一堆種花的零食,辣條瓜子青豆啥的,最開心的是買到了奶糖。這些零食帶回去就算是改善夥食了,還能讓瑪莎也嘗嘗鮮,至于傑森那家夥,看她心情吧。
買到奶糖的迪莉娅心情都變晴朗了,正準備打輛車回家,自從酒館經營走上正軌,又沒了機車這個吞金獸,她零用錢寬裕了不少。
養孩子,果然費錢,迪莉娅自覺給自己升了輩,就她對某人的大恩大德,多少也能被叫上聲“爸爸”。
迪莉娅低頭操作打車軟件,冷不丁被人從身後撞了一下,她剛想抓住人理論,伸出的手卻抓了空。
她眼睜睜看着一個穿着英倫三件套的老先生,在她的面前,緩緩地,緩緩地倒在了地上,臉色慘白,虛弱到了極點。
迪莉娅顫顫巍巍将雙手舉過頭頂以示自己的清白,手裡的東西掉了一地也顧不上,看着包圍過來看熱鬧和想打抱不平的路人,語氣虛弱:“拜托,我什麼都沒做,相信我,是這位老先生自己倒下來的。”
《人心不古,妙齡少女撞傷老人,為賠償傾家蕩産,淪落街頭乞讨》,迪莉娅連哥譚日報第二天的社會新聞頭條都給想到了。
她感覺自己的解釋是那麼的蒼白無力,整個人愈發像是被燙了毛的雞崽一樣瑟瑟發抖。林女士,她好像被人碰瓷了,但她不敢說,嗚嗚嗚嗚。
深呼吸平複心情,迪莉娅蹲下,抖着手伸向老先生鼻子下面,發現老先生的鼻息雖然微弱卻很規律,人沒事。
她松了口氣,突然察覺現在的場景有那麼點熟悉,她上一次這麼忐忑的時候還是個窮光蛋,順帶撿了個傑森。
這次怕不是又要返貧了。
因為不清楚老先生摔倒的時候有沒有受傷,光用眼睛什麼都看不出來,所以也不敢貿然移動老先生。
迪莉娅站起來,試圖讓逐漸圍攏的人群遠離一些:“麻煩大家讓一讓,可能有人受傷了,不要引起二次事故。”
就在迪莉娅成功讓小包圍圈變成大包圍圈,正準備撥打急救電話的時候,一個人喊住了她。
“林,你先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