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李青青覺得吳傑變了。
他說過,後面能找到其他的活,就不收廢品了,可實際上他在城裡找了一個店面,擴大了規模。
“二表哥的點子不錯,但真正做生意,二表哥還是缺少眼界。”吳傑對李青青說道。
吳傑說這個話的時候,李青青在黏珠花,這個活是她自己找的零工,她們住的樓房外面有一個服裝廠,廠子老闆會把一些零碎又費時間的活給樓房裡帶孩子的家庭婦女。
李青青沒有找到其他的工作,又不甘心閑着,就接了一些回來。
吳傑喋喋不休地說着他的商業帝國:“咱們在城外租棚子和城裡店面錢差不多,之前咱們收廢品,全靠運氣,走街串巷,遇到了才能收,現在有一個固定的店面了,都不需要我上門收,自然有人會送來。”
李青青一邊黏着珠花,一邊聽着。
她看着自己黏了一大筐的珠花,眼睛都要瞎了,也就一塊錢。
也許是之前見過了大錢,也許是吳傑天天說他掙了多少錢,此時此刻,李青青是真的難受,吳傑的生活毀了李青青的金錢觀,無論她自己願不願意,無形中,她都開始覺得一兩塊錢不值錢。
可她沒辦法像以前那樣讓吳傑閉嘴,别說話。
因為她在外面總是找不到工作,也因為她做零工掙不到錢,吳傑對她也越來越随意了。
前兩天,吳傑收了一台電視機,她說了一句:“你看看能不能用,這會不會也是偷的?”
吳傑立馬就會闆着臉,說道:“别說這種話,要是被外面的人知道了,别人怎麼說?說你一個收廢品的,沒有證據就說人家是偷的,以後誰還敢把東西賣給你?”
李青青隻能不說話。
而且,接下來的事實證明,吳傑是對的,有了固定的店面,能夠收到的廢品就更多了,甚至有一天收到了四噸的廢鐵。
而吳傑又和城裡一個鋼鐵廠聯系好了,廢鐵轉手就賣給他們,又能掙不少錢。
吳傑一回家就把這事說了,給李青青看了他掙的錢,他很喜歡分享自己掙了多少錢。
李青青愛錢,她看到這麼多錢時,心裡除了高興,也有慌亂。
她是莊稼人,從小到大,習慣了種一地紅薯,就收獲一地紅薯的日子,突然間,沒有任何過度地掙這麼多錢,她心裡慌。
吳傑并沒有,對他來說,這便是機緣,是他聰明,敢拼敢幹有的回報。
“你也别總是耷拉着臉,看得喪氣,現在我有錢了,日子也好過了。”吳傑教育道。
李青青說不清楚為什麼心慌,她把自己的心慌當做自己擔心那些被偷了東西的人找上門。
李青青要過很多年才能明白,她此刻所在的1995年,擁有完整黑色産業鍊的廢品行業給一個正在努力發展的城市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吳傑收到的那些廢鐵,此時此刻,本來應該分布在這個城市的各個地方,工廠的機器上,鐵路上,建築工地上,下水道裡,唯獨不應該在一個廢品回收站,被當着廢鐵一樣賣出去……
而此時此刻的李青青并不懂這些,她隻是覺得收贓物不好,又無法說服吳傑,李青青心裡想着,自己找個正經的工作,到時候吳傑就能和自己一起幹正經事。
她更加賣力地找工作,想要把兩個人從現在這個環境中抽出來。
城裡和村子是完全不一樣的體系,廣城非常大,能做的工作幾乎都是要靠介紹,李青青漫無目的走在路上時,她誰也不認識。
她感覺整個城市像是鐵桶一般,她像春天裡剛被拔出來的玉米苗,這裡找找,那裡找找,到處都無法紮根。
“我們這裡不招人,你去别處看看。”
晚上,吳傑知道她沒有找到工作,說她:“一天到晚地到處跑,也沒有找到活幹,你以為這麼容易?我要不是當時抓住了二表哥這個機會,也不會有現在的日子。”
李青青沒說話,她總覺得自己的喉嚨像是堵住了。
也許是兩個人說話越來越少,也許是其他的問題,吳傑很快就把老家的父母兄弟都叫了過來。
他沒有和李青青商量。
若是以前,李青青肯定會發脾氣,可現在她也沒有掙錢,錢都是吳傑掙的,親戚都出來了,花的也是吳傑的錢,她知道了也不好說什麼。
這一來,一下子就來了六個人,人手多了起來,吳傑就不再和二表哥合作了。
不僅如此,吳傑在家裡的地位也變了。
過去,吳傑雖說是小兒子,可比起能夠幹活的大哥二哥,他經常挨罵。
現在,家裡所有人都把他當做皇帝一樣伺候,吃飯的時候,肉菜都要放在吳傑面前,他動了筷子,大家才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