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聽到宮女說四貝勒要随駕時就猜到了大兒子會過來,一早準備了茶水點心,母子倆客客氣氣寒暄了一會兒,氣氛還算融洽。
就是十四阿哥正處于人嫌狗憎的年紀,一整個晚上都在叫喚皇阿瑪出去玩為什麼不帶他,最後被胤禛瞪了一眼,不情不願地閉上了嘴。
胤禛離開永和宮的時候,聽見德妃正輕聲細語地哄十四,說明年圍獵一定會帶他去的,還在十四的死纏爛打下保證說會給十四尋一把上好的弓箭,讓他明年獵一頭小鹿獻給皇阿瑪。
胤禛立在宮門處聽了片刻,諷刺地勾了勾嘴角,撩動袍角疾步離開了。
回到貝勒府,先去福晉的正院說了此次出行安排,福晉一怔,笑着回道:“原本還和妹妹們商量月底要在府中給您辦個生辰宴熱鬧一番的,這下可把我們的計劃全給打亂了。”
胤禛:“今年本沒有這項安排的,皇阿瑪決定的突然,你按照以往的慣例給我準備東西吧,十日後便要啟程。”
福晉笑着應是,想了一會兒,又開口道:“這一路車馬勞頓,爺身邊也得有個妥帖的人伺候着才是,我事情多走不開,二阿哥還小也需要李氏照顧,我想着......不如在新來的兩個妹妹裡選一個?”
福晉這話半是建議半是試探,前些日子年婳接連侍寝,府裡還以為這位要成為第二個李主子,誰料後面爺又隔了老長時間不來後院,衆人一下又摸不準了。
胤禛坐在原處思索了片刻,決定道:“那便依你,把年格格帶上吧,她初來什麼都不懂,讓耿格格也一并跟去照看。”
福晉心道果然是選了年格格,聞言笑得更加賢惠了,有一種押寶押對了的踏實感。
在福晉處用完膳,問了兩句大阿哥的啟蒙進度,胤禛便從正院離開了。本是準備回前院住的,中途步子一改,拐到了西小院牆外。
這院裡不知在幹嘛,主仆笑成一團,隔着牆都能聽見。
胤禛沒讓下人通報,好奇地走進去,一眼便見院内主仆圍成一團,正在分炒栗子吃。
年婳被簇擁在下人中間,小臉上洋溢着笑,看到她進來,驚訝地瞪大了眼。
随後反應過來,一院人慌忙跪下行禮。
“爺許久沒來,你倒是過得舒坦。”
胤禛把人叫起來,一時不知該對眼前的場面作何表情。
年婳隻當沒聽見他這話,捧着一把栗子走近:“爺不能隻看表面,妾心裡還是惦記着爺的。外面愈發冷了,膳房送來的這炒栗子又香又熱,爺也嘗嘗。”
說完,就把幾顆熱乎乎的栗子塞到了他的手裡。
胤禛挑了挑眉,順勢将她的手握在手心:“若是惦記,怎麼多日不來看你,也沒見你慌?”
别的女人,若是被他冷落太久,總要往前院送些衣裳吃食,他在禦書房伴駕時也經常看皇阿瑪收到後妃的東西,不過他倒不覺得這是惦記。男人的恩寵太無常,後宮和後院裡的女人們,總是會恐慌哪一日再也不會被想起。
“爺若記得妾身,自然會來,若不想來,妾就是慌了怕了也無濟于事。”年婳微微垂着頭,看着乖巧,說出的話卻大相徑庭。
前幾日她接連侍寝的時候就有人傳她會是第二個李氏,對此年婳隻覺得好笑。她吃到一道新鮮的菜還要連吃三日呢,與其盼着在胤禛那裡得寵,還不如當作是他新鮮勁兒還沒過。
當然,她也覺得他新鮮,畢竟上輩子沒睡過皇子,體驗下來還挺不錯的。
“你的歪理倒是不少。”
胤禛被她這番理論逗笑,騰出另一隻手将她的手握住,兩人就這麼手拉手往屋裡走。
于是,年婳又接連侍寝了三日,待到三日一過,胤禛又開始睡前院。
幾日後,福晉身邊的桂嬷嬷來到了西小院。
桂嬷嬷來的時候,年婳剛剛起床。今日不用侍寝,早上不用給福晉請安,又不用起來伺候胤禛上朝,年婳起床時覺得空氣都清新起來了。
剛入府時福晉和其他幾位格格都送來了賀禮,今日難得太陽好,紫蘇和品月便拿着庫房冊子在院中清點記錄,年婳跟過去看了兩眼,從中挑出一串耿格格送的碧玺手串帶在腕上,覺得頗為相宜。
也就是這時,有人通報桂嬷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