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完銀錢之後,魏行拿過上午沒賣完的大蔥:“老闆,您看需不需要大蔥?我們今日剛帶過來的,一共是十一斤多,按十斤賣給你。”
“你們這大蔥不錯,我買了,按照市價,二文錢一斤。”羊湯店老闆看過之後,見大蔥長的很好,價格也合适,剛好明日要用的大蔥還沒買,就收下了他們的大蔥,從剛才收的銅闆中退了二十文給他們。
離開羊湯店之後,兩人沒有繼續到街口去賣秦椒醬。他們離開那片街口之後,就立馬有人占了那處好位置。現在過去,也沒處繼續擺攤。管理集市的小吏隻看有沒有這條街的木牌,而不管你在何處擺攤。
魏行像往常一樣,帶着沈言到縣城的幾個酒樓去。魏行顯然經常到這裡賣,有幾個酒樓的掌櫃見了他,不用他介紹,就知道他是來賣秦椒醬的。
魏行這秦椒醬做的比他們店裡的主廚做的還好吃,他們都想買配方,但是魏行和他奶奶都不同意賣,就隻能買些秦椒醬。
這些秦椒醬賣給酒樓是按斤的,價格要便宜一些,一共賣了七百二十文。
之前都是幾勺幾勺的賣,魏行價格算的也很快,因此沒覺得沈言會算賬有什麼。但是在酒樓,掌櫃還沒用算盤算出價格,沈言就報出了最後的價格。
等掌櫃算出價格,他便驚奇的看着沈言,不知道他如何算的這麼準。而魏行也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沈言沒用算盤,看着像是胡亂報的,但結果卻很正确。
“言言,你剛才算的那麼快!”出門後,魏行驚奇道。
“是我夢裡的白胡子老頭教我的,有簡便方法,回去我教你,保準你算的又快又好!”沈言仰着臉道。
穿到這個時代,沈言可以說什麼都不會,但論算術,他還是很驕傲的,因為他上學的時候學習比起别的富二代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魏大哥,我們一共賺了四千一百零六文錢呢,這樣我們再來賣兩次秦椒就能把欠的十兩銀子還了,以後掙得錢都是我們自己的了!”
沈言非常激動,這些錢除了在酒樓換的一兩碎銀,其他的都是銅闆,拎起來有十多斤,沉騰騰的,讓人很滿足。
“看着挺多,但是等會兒在賣些下次做秦椒醬用的東西,就不剩多少了。”魏行倒是沒有特别激動,雖說這次比以前賣的多,但是離換錢還遠。
“對哦。”聽了魏行的話,沈言也想到了。他都忘了,不管做什麼生意,都有成本呢。
都怪這是他第一次憑自己賺到錢,一時太激動了。不過即使這樣,沈言也還是高興,一路上都是笑呵呵的。
魏行看着他的笑容,也被傳染的高興了起來。
說着,兩人便走到了豬肉鋪。
“今日還是要豬闆油?要幾斤?”豬肉鋪的王屠夫見了魏行這老顧客,便如此問道。
從魏行十幾歲,他每年夏秋兩季都經常來買豬闆油,剛開始是和一位老婦人,後來便是他一個人。因此,王屠夫對魏行印象很深。
前幾日還來他這裡買了許多肉,說是要帶回去成親。看在這麼多年老顧客,他還給多送了一點,作為祝賀。
“三十斤豬闆油,再要兩斤後腿肉,帶回去吃。”三十斤豬闆油熬出的油能熬出十五六斤豬油,做了秦椒醬剩下的還能用來炒菜吃。
王屠夫的豬肉價格公道,肉質也好,因此魏行回回都來這裡買,也沒多嘴再問價格。
“好,豬闆油五十九文錢一斤,後腿肉四十三文錢一斤,我馬上給你們切。”往屠夫說完,便開始割肉。
“哥,怎麼買這麼多豬闆油?”沈言看着那白花花的豬闆油,覺得這東西應該也不好吃啊。
“回去熬成豬油,做秦椒醬。”魏行回道。
沈言這才知道,這裡吃的基本都是豬油,連做秦椒醬用的是豬油,怪不得做出的秦椒醬溫度低的時候會有點微微凝固。
也是因為基本吃的豬油,才讓豬闆油的價格比後腿肉還貴很多。
隻是這豬闆油這麼貴,熬成豬肉豈不是更貴!
“哥,除了豬油,這裡有植物油嗎?”沈言問道。
即使他穿越前不會做飯,隻會吃,但是他對食材也不是一無所知,因為很多時候她家阿姨會介紹這飯是什麼做的,怎麼好吃。
因此他知道,穿越前大家吃的基本上都是植物油,有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芝麻油等等。
不同的飯用不同的油做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在他家,豬油就在阿姨給他們做豬油拌飯的時候會用到。
用豬油做的秦椒醬,涼了之後,就有些凝固,沈言知道動物油都是這種特性。凝固了之後,隻能熱菜用,夾饅頭也得用熱饅頭才行。
這裡有種花生、大豆和芝麻,應該也有這些油才對。要是用這些油,做出的秦椒醬不止賣相更加好看,而且天冷了也也不會凝固,更好一些。
“植物油?”魏行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沈言:“就是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芝麻油之類的。”
魏行:“你說的這些都有,不過這些除了菜籽油,其他都比豬闆油做的豬油還貴,你要是想吃,我們等會去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