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抓捕
這次行動初步還是成功的。
經過專業公安初步審問,十七車廂的人販子就是這對公母沒有别的幫手。
倆人幹這個不是一兩年了,這次是收到消息有買家要小男孩肯出五百塊錢,就是要年紀小、伶俐點的。
因為超過五歲大多有記憶了,他們就專挑小的下手。
對于五分錢一個饅頭的年代,五百塊錢實在是筆巨款,兩個人可恥地心動了。
如果他們有自己的孩子,二人會毫不猶疑地賣掉。
但實際上,他們自己的一兒一女早在前些年就被倆人幾十塊、一百塊錢一個地賣了。
為啥價錢不高?
當然是受這公母連帶的。
這倆人皮相就不受看,孩子長相也不出挑,也沒多聰明伶俐,能賣出去都算好的。
原本這公母打算得挺好,賣了再生就是了。
可是老天有眼啊,此後倆人不論怎麼費勁兒都沒再生出來,一個都生不出。
總之就是懷不上,生不出。
由于兩人那幾年跑了不少婦科男科的,順便認識了不少孕婦和産婦及家屬,其中有不少嫌棄生了女孩不想要的,倆人就三塊五塊地買來,再加價倒騰出去。
缺德事兒幹多了,生意也擴大了,開始不滿足于倒騰女孩,還幹起偷和拐賣男孩的買賣。
因為更值錢。
***
這次也是一樣。
兩人故技重施,假裝去婦産科看病,通過多次踩點,認識了一個帶着四五個月男孩去打針的婦女。
這女的穿戴跟談吐完全不搭界,明顯就讓人感覺有些問題。
兩人便有意無意地跟她套近乎。
這婦女對外說是孩子的親戚,但兩人有經驗,他們猜測應該是雇的保姆。
孩子連續打了三天針,她們也摸清了這家的一些情況:
這家雙職工家庭,條件很不錯,而這個年輕婦女果然是熟人介紹的保姆,對外說是親戚。
這家男的經常出差,女的上班後每天隻中午晚上回來給孩子喂奶,其他時間孩子吃奶粉,都是保姆在家帶小孩的。
兩人通過跟蹤發現,這戶人家住獨門小院,鄰居都不近,而保姆每天下午孩子睡覺的時候都去買菜逛街。
說是買菜,要這倆人販子說,這保姆分明是出門顯擺去了。
她不但偷偷穿女主人的衣裳鞋子,還擦人家的雪花膏,帶人家的頭巾啥的。
那衣裳他們前兩天踩點還看到女主人穿過,過兩天就被保姆穿出去嘚瑟一圈,連手表都敢戴出去。
人販子巴不得她在外面都溜達一陣子,他們好方便下手。
這對兩個人販子來說簡直就是量身定做的好下手的人家。
***
就在前天,兩人發現那保姆又偷偷打扮好了,挎着女主人的包,穿着女主人的小皮靴,親眼看着她上了公交車。
這次肯定是去逛百貨大樓去了。
兩人趕緊帶着提前準備好了的東西,翻進了小院兒。。。。。。
至于另外一個小孩純屬‘順手’。
他們跑路時路過一個集市,見這個小孩身邊沒大人,正吸吮着指頭看人家吃糖葫蘆流口水呢。
于是,一串糖葫蘆又成功拐了來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也算雙保險了。
***
這已經不是單純個案了。
不算在醫院低價買來的,光是這些年拐的偷的也有十幾個孩子。
這種大案肯定得交由公安機關繼續審理了。
***
另一組那夥兒人販子比較難搞。
他們既然敢在明知女青年是軍屬的情況下還實施拐賣行為,敢這麼藐視法律,要麼膽大嚣張,要麼有所儀仗。
不論那種,都說明他們根本不怕。
老太太不過是最末端的一環,專門負責搭讪和下藥的,一旦得手就轉給其他人了。
抓到的三個男的都是不大好撬開嘴的,但經過初步大記憶恢複術,還是問到點東西。
其中最要緊的是,車上有個漏網之魚,外号‘奎三’。
此人才是這夥人的核心人物,跟上面的聯系啥的基本都是他在單線聯系,其他人就是外圍和打手。
但是,他們都交代不出‘奎三’啥樣。
因為這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經常變裝。
***
“唉!這可咋整?馬上快要到站了吧?”
這要是給什麼‘奎三’跑了,基本等于泥牛入海,再難撈到了。
燕九如本打算走了,扭頭之際,瞥見那老太婆神情有一絲絲得意和竊喜。
他轉回來跟楊副團長兩人道:“還是我來問問吧,我是農民群衆。”
大家都懂。
軍警都有國家身份,有些事兒反而不方便出手。
燕九如拒絕了陳茵想旁觀的要求,就自己一個人對人販子尤其是老太婆進行了十幾分鐘的魔享版‘大記憶恢複術’,效果很不錯。
老太婆‘終于想起’奎三哥是三角眼,有時候看人的眼神兒陰飕飕的,口音裡帶點南省的調調。
南省的調調是什麼樣兒,燕九如确實不知道,但他從另一個人口中得知,奎三特别羨慕妒忌别人當幹部。
他有時候愛在胸前别一隻鋼筆裝成文化人,但實際上,他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對,‘奎’字總是少一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