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馬車坐到白水鎮就下車了,一個是俞有地要去再登記戶籍,二來馬車去村裡太顯眼。
“有錢小哥,明兒賣烤鴨嗎?要我說,鴨子有什麼好吃,燒雞才香呢!”李管事看到俞有錢,上前搭話,這兩天他是得了相思病,非吃上一口俞記的烤鴨不可。
“明天有4隻。”俞有錢看到了俞荷比的四根手指頭,笑着說:“明天早上您來早一點買。”
“那就說好了,給我留一隻我一定買。哎,你們一家去哪裡了?”
“李爺爺好,我們去買做烤鴨的香料,縣城便宜點。”俞荷有禮貌的問好。
“那回頭見!”李管事确認小孩包袱裡透出一股藥香,心道,明天的烤鴨穩了。
“三叔,我們去買豆腐,大姑父攤子買肉,明兒開始繼續做胡辣湯,再買點東西,去答謝王大爺給我小哥指路。咱家鴨子不多也得提前買幾隻。”
顧大安每天忙着養豬殺豬收豬,各村鎮上跑,還不知道成城接回來了。
“大姑父,改天來家裡吃飯。”俞荷總覺得自己和大姑父很親,可能是她喜歡他的性格,這個人看似外表粗犷,其實心思細膩,對家人好。
“得等我有空。你姑在家呢,去家裡玩兒嗎?等你哥哥下學一起回去。”
“不了。我要先回去。”
俞有錢走的時候沒忍住,簡單的和顧大安說了這兩天發生的事。
顧大安沉默的點了點頭,看笑眯眯的俞荷,道:“這是好事。大哥和阿娘總算是心裡舒坦了。大哥說不定翻過年能考中。”
“那不敢想。明兒我們繼續擺攤,你家法别太大了,讓連生幾個過來吃早點。還有烤鴨。本來昨天給你們留了個烤鴨,事兒一多就忘了,明天給你送新鮮的來。”
俞有錢知道,有花一知道家裡的事,明天一準兒來攤子上關心打問。
唐大丫和俞有糧一下車就沒見人,俞有錢和俞荷一起回去。
先去王村找王大爺送他一包十文錢的點心,再跟着人去看鴨子。
“鴨子平時賣三十文一隻,都是鄉鄰,你們要的話,給二十八。”
“王大爺,我們買的多,你平時怎麼賣我們就怎麼買,要沒生病的好鴨。”俞荷笑着擺擺手,道:“大爺,你今天先挑十隻給我們。後面看情況每天要幾隻。”
王大爺意識到這是個大生意,幹脆的說:“沒問題。”
王大爺的兩個兒子,很快抓來十隻裝在鴨籠裡。
俞荷給了三百文,俞有錢挑着鴨子走在前面,俞荷小跑才能跟上他的速度。
“三叔,今天的事要多謝你。你太厲害了,你那鑼是這個!”俞荷給俞有錢比贊,動搖白永興根基,這大招,她也想過,可阿奶不許。
現在三叔做成,俞白兩家徹底結仇,斷了白家對小哥的影響,也間接斷了爹娘對李家的幫襯。
兩家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話小哥以後見面也不用左右為難,一心向着俞家,當自己是俞家人。
三叔對小哥恩重如山。
“哈哈,哪裡用的着你謝我,有你爹記着呢!我們可是一起長大的親兄弟。”俞有錢笑的得意。
低頭又咧着嘴神秘的小聲道:“我跟你說,你别說出去,你爹小時候有靈性的很。
都是讀書讀傻了。不是有句話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你爹就是這樣的人!”
俞荷聽他誇阿爹有靈性剛要點頭,就聽他又開口損人氣的甚至連哥都不叫。
“阿爹那是善良厚道。性子随了阿奶阿爺,照三叔這麼說的話——你得想一下,再說呢!”俞荷故意闆着臉,佯裝生氣。
“嘴巴挺厲害,會舉一反三。随你阿奶。”俞有錢一笑,飛快道:“我們走快點,還要把明天的食材準備好。”
“好。”俞荷隻好繼續跑。
俞有錢俞荷到家,唐大丫和俞有糧,正一邊喝水一邊繪聲繪色把縣城發生的事說給馬三面和俞重趙娟幾個聽。
“我們能這麼快回來,成城的戶籍這麼快弄好。今天多虧了他三叔。”唐大丫感歎的說她怎麼就沒想到這個辦法。
“我以為是去打架罵仗,沒想到幾句話輕輕松松就解決了。到底是讀書人,講究體面。”
唐大丫不懂,馬三面一個厲眼掃過來吓得俞荷叔侄,低下了頭。
“俞荷,你們兩個給我過來!”
“阿奶阿爺,三嬸!”俞荷乖乖站住,走過來。
沒想到旁邊的是個刺兒頭,“爹娘,我背簍裡五斤豆腐,兩斤肉得趕快收拾好,明天得出攤了,我答應李管事的烤鴨也得準備,定金我都收了。”
說完,俞有錢先放下鴨子,廚房門口放好背簍,一點不急,邊走邊看,見涼開水還有,抱起罐子咚咚咚一陣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