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荷,去我們趙壩村學堂讀書,我們村男孩女孩都能讀書,收五歲到九歲的孩子。女夫子就是原先我們趙秀才家的大閨女,她現在帶着孩子從省城回來,寡居在娘家,要讨些口糧。”
“真的?趙爺爺,我願意去讀書。”俞荷驚喜道,“什麼時候可以去,明天嗎?”
俞有地見俞荷躍躍欲試,皺着的眉頭不自覺的舒展開來。
趙芳元接着勸說:“我們村離你們村也就六裡路,實在不行,你晚上回來住,早上再去,中午在我家吃飯,我給你騰一間房休息,你也可以自己做飯。”
“趙叔,我要真去。我就住村學裡。怎麼好意思麻煩你。你願意相信我,給我作保,我真是感激不盡。”
“哈哈哈哈,賢侄,說什麼呢!”這事終于有點眉目了,趙芳元高興的哈哈大笑,“我們是親戚,理應相互幫助,賢侄兒一手好字在我們這方圓誰人不知。
話說,這也快過年了,我家今年貼的對聯還要請賢侄兒寫。我那臨縣的老友過年走親戚來,都誇贊你的字寫得好,說字如其人前途無量。”
俞有地微微一笑,趙叔一貫大方好言語,善于交友,别人聽了不知道怎麼樣,他有自知之明。
“等我爹娘回來,我和家裡商量一下,如果我去,明天我就帶東西去趙村,趙叔也不用等回話。”
“好。”趙芳元覺得此事八九不離十,也不再廢話,畢竟隔了一房,他可以勸,不可以做主,想來親家親家母也是願意的,要不然好好的生意怎麼說不做就不做呢。
趙芳元這才掃了一眼女兒,見她氣色紅潤,眉眼明媚,笑道:“娟兒,聽說你們的胡辣湯做的一絕,中午給我來一碗嘗一嘗可好?”
“好。我現在就去準備食材,等大嫂回來做。她是家裡胡辣湯做的味道最好的,我們上街去賣,人家一嘗就知道是誰做的。烤鴨也很好吃,就是功夫繁雜,時間來不及。”
女兒一說話就露了他的底細,趙芳元氣的瞪了趙娟一眼,對俞有地說:“賢侄,我隻是來蹭飯,不是學藝的呢!”
“趙叔玩笑了。等過年走親戚,家裡應該會做烤鴨,到時候讓三弟給您送去。”
趙娟被親爹掃了面子,惱怒的去廚房準備食材,心道:别人不知道,她個女兒還不知道嗎?
爹就是個老饕,為了一口吃食可以趕三天三夜的路,也可以把身上的衣服都搭兌出去,隻為了換人家一口飯。
俞荷撿起桶裡的大魚,敲暈去鱗片切片的切片,切塊的切塊,整個過程一氣喝成,等趙娟發現的時候,她已經在冷水裡飛了半盆魚丸,旁邊的小盆裡腌着切好的魚片,魚骨和魚頭幹淨的放在另一個盆。
“趙爺爺是貴客,阿奶回來也好做一魚四吃。”俞荷笑着說。除了種洋芋她爹就沒啥喜好,趙爺爺這提議正中爺奶下懷,可不就是座上賓。
馬三面俞老頭李二娘聞訊回來,他們都在幫忙旁邊地裡堆肥,等這幾天把肥料準備,趕牛下地把水稻田放水,翻地,連翻兩遍地,冬天一凍,下肥料好好養一養,開年好種。
俞老頭洗了手正房陪客,馬三面進廚房看了眼趙娟準備的飯菜,讓她再煮一塊熏幹五花肉,也去正房,趙親家可是個大忙人,講究人,無事不登門。
“親家母……你覺得怎麼樣?”趙芳元把村裡要幫襯趙大姑的請俞有地去教書的事情說了一遍。
“這是好事。現在農閑,有地你就去吧。我看除了俞荷,你把俞梅也帶上,還有成武,成城,龍龍,你不用住村學,來去讓你爹牛車接送,中午我們家裡做好飯菜,你爹給你們送過去。”馬三面看看大兒子,俞老頭,笑着說。
“多學點,我認點字,将來不做睜眼瞎!”
趙芳元旁邊喝茶,再一句話都沒說,俞有地俞老頭陪着他說話。
馬三面廚房卷起袖子開始蒸飯,炸魚塊,炒菜,做了一桌酸辣味的菜,李二娘的一鍋胡辣湯做好,家裡幹活的人也陸續回來。
等吃過飯,送走趙芳元,馬三面挨個兒通知,“明兒你們都去上學。”
見俞荷俞梅成城都沒有意見,馬三面把人打發去玩,單獨留下成武。
“成武,做豆腐那麼苦你都能堅持一年。你說說,讀書認字有啥難的?你抱着一個字啃總有會寫的時候。”
“你再想想,家裡哥姐弟妹都能寫會算,就你一個人大字不識,可怕不?”
“明天你去上學,别人學會五個字,阿奶隻要求你學會一個。晚上我要考察!”馬三面見他沉默不語心裡着急。
“你紮紮實實學習,等你會寫五百個字,阿奶給你找個能幹一輩子的好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