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花看看俞梅,再看看俞荷,笑着說:“好,大家認真學,我傾盡全力給大家教。争取每個人都能學會畫花。”
俞荷在夫子眼裡看到了生機。
俞梅心中的興奮無法用言語表達,原來她隻能按照阿娘畫好的圖樣去繡,現在她可以自己畫,自己繡,要是學到夫子的本事,她能做的更好!
趙德花笑着讓俞梅先把繡線收起來,開始手把手教學生挨個兒畫荷花,女孩們寫字扭七裂八,但一到畫花,反而出彩。
俞梅在家就會描花樣兒,趙德花在小丫頭身上看到了成熟的匠氣。
趙德花看了眼俞荷畫在白布上的菡萏和兩片荷葉,眼中升起一股灼熱,又急忙壓了下去。
笑着和俞梅說:“等老師教會你們自己畫花,大家可以學着自己布局作畫再繡出來。”
天哪,太好了!
女孩們心裡驚呼。
俞荷也覺得時間不經用,怎麼就散學了,晚上回家,俞梅急切的給李二娘看自己畫的花樣,“阿娘,我畫的好看嗎?”
“好看。”李二娘摸摸大女兒的頭,笑盈盈的說:“你好好畫,好好跟夫子學配色,要什麼都跟阿娘說!”
“謝謝阿娘。”俞梅抱着自己的繃子去給馬三面,唐大丫,趙娟看,給她們講這是荷花,夫子在教蘇繡,等學會了畫花,就會教他們怎麼配色,怎麼繡花。
提起繡花,這可是女人的專長,馬三面婆媳幾個聽的津津有味。
馬三面又問起俞荷,“俞荷,你畫的畫呢?”
“阿奶,我還沒學會呢。你看姐姐畫的多好,就别要求我了。我忙着背書,明天要和趙德芸比賽!”俞荷笑着說,小手拿個木棍在沙盤裡一筆一劃的寫字。
“怎麼上課都要學的,你姐姐畫花這麼好看,俞荷把你上課畫的花給我們看看,莫非是你沒學會?”
馬三面激将法都用上了,到睡覺前也沒看到俞荷畫的花。
“總算逮着一樣俞荷不會的了。”馬三面和丈夫笑說。
“沒學咋會,你給孩子一點時間。”
“一點時間就能學會?畫畫要看天賦。你看有地和有糧有錢哥仨,有花兩姊妹,有地的畫能賣錢,有錢聰明畫的畫不是一團亂麻就是隻有他自己知道畫的是什麼。”
畫畫、學繡活兒比讀書識字更快見成效,趙村婦女嬸子看了女孩畫的花樣子,很快表示出了她們的熱情。
她們往班裡又送了二十個七歲到十二三的女孩,又吵吵着族長趙德海給女學堂生炭火,提供簡單的畫布絲線和繡花繃子,俨然将女學堂當成了學繡工的繡房。
相對早上枯燥的背書認字,女孩們也更喜歡做手工。
俞梅每天下午都能出一幅自己畫的畫。
趙德花更認真教大家學畫畫,從花中四君子到十二花仙,從簡單地畫花到怎麼布局,怎麼配線配色,怎麼繡出活靈活現的花兒。
十一月初,趙來娣和趙月娥趕集賣出去自己繡的兩隻手帕,哪怕手帕隻賣了2文錢,這件事一在學堂傳開就在學生中炸開了鍋,更引發了本就實在關心她們的家長們心底的震驚。
“一隻手帕兩文錢,那一百隻呢?”
“那做的更好,更精細,配色更漂亮的繡活,是不是賣價更高!”
梅蘭竹菊,俞梅最擅長繡翠綠的竹子,這天,當奶奶的馬三面收到了來自大孫女的一張繡青竹的手帕,當即笑的合不攏嘴,誇贊道:“看我們俞梅的繡工,都能出師了!今年過年一定要給趙夫子備上厚厚的年禮,好好地答謝人家。”
馬三面将秀帕給李二娘,唐三丫,趙娟一個個過目。
“俞梅畫的竹子挺拔,繡線色彩搭配合理,清清雅雅的真好看。”李二娘知道女兒以前的繡工如何,現在看到這副更好看的竹子,笑着道。
“好看。”唐大丫嫌素,違心的說,她喜歡大紅大綠的牡丹。
趙娟拿在手裡認真的看了半天,笑着說:“俞梅這針線做的真好,到底是要跟師父學呢!”
“俞荷,把你做的繡活兒給阿奶看一下!”馬三面看着院子裡不嫌冷,拿着毛筆蘸水在石闆上練字的俞荷,笑着說:“你不用跟你姐比,你姐姐七歲學繡花,比你早學三年呢!”
“阿奶,我沒時間,正練字呢,您不要打擾我!”俞荷理直氣壯頭也不擡。
“好好好,你練字你練字,阿奶不打擾!”馬三面當她害怕丢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