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俞荷連臉也藏在阿娘懷裡。
馬三面就問成文,“你們算清楚了嗎?每個人分到多少錢?”
“阿爹寫對聯辛苦——”
“我和你三叔都不要,你們七個孩子分!”俞有地打斷長子的話,直接道。
“八十副灑金對聯賣了九百六十文,五文的對聯後面賣三文,還有吃飯花過,一共剩了一千四百二十一,分七份,一人得二百零三。”
成義成城幫忙先一人分了兩串二百文,再要分二十一文。
“剩下的二十一給我吧!”馬三面笑着說,“我也沾沾我孫子的光。這是你們第一次自己賺錢。省着點花。筆墨紙硯不用你們買。就買個自己喜歡的東西吧。”
“是。”
成義和成城小聲說,他要存起來。成武把錢攥的緊緊的,他要去買食材。
“時間不早了,大家早一點休息。明天老大老二家的早起幫忙做米糕和點心,有錢你們幾個把雞鴨殺幾隻過年吃,走親戚用。成武,阿奶交給你一個任務,和俞梅俞荷做一鍋豆腐,今年我們就不買豆腐了。”
大家都散了,俞荷回屋點着油燈,一翻開《齊民要術》就腦仁嗡嗡的疼,又是繁體字,她得一個字一個字的學,還要自己把内容翻譯成白話,有些專業詞語得請教經年的老把頭。
真是感謝阿爹的良苦用心!
現在阿娘有做胡辣湯的手藝,二叔家有成武哥會做熱米皮,三叔和自己合夥買燒雞烤鴨,都能分到錢,都有進項。
這兩三年,她不能再拿出釀酒的方子,隻能小打小鬧,不然,惹出禍來,阿爹單薄的肩膀——扛不住。
種地吧,先把地種好。
臘月二十九,婦女們廚房忙碌,俞老頭帶着孫子們糊燈籠做蠟燭,俞有錢殺雞宰鴨,俞有地正屋火桌子邊小桌子上一邊凍得發抖一邊抄書。
俞荷在自己房間看書。
《齊民要術》還是她擁有的第一本書。
等太陽出來,俞荷拿一大一小兩個靠背椅,一個坐一個放書,院裡抱着厚厚的書看,宋老太笑呵呵的來了。
“俞荷,看書呢?你看不看得懂哦?”
“宋阿奶,我看的懂呢,這是大農學家賈思勰賈太守編寫的《齊民要術》,專門教怎麼種田。等我學會了也教你。”俞荷說着話,把坐着的小椅子讓給她。
“哈哈哈,我吃的鹽都比你吃的飯多,我教你還差不多。”宋老太一屁股坐下,倒要看看俞荷真會看書不會。
“你給我讀一讀這段話吧!”宋老太拿起書,随便翻開一頁,說道。
俞荷看了眼,老太今天運氣不錯,這頁是講怎麼做鹹鴨蛋。
“這篇是講怎麼養鵝鴨,腌制鹹鴨蛋,它這麼寫‘取杬木皮,洗淨細莖,锉,煮汁水,率二鬥及熱下鹽一升和之——’大哥,你快看,杬木是什麼,啥是锉,接下來怎麼弄?”
俞荷見宋老太神情嚴肅一雙老眼上下打量她,急忙喊住大哥。
“杬木,阿爺應該知道你問問他,锉就是弄碎。宋阿奶,農書上說,用杬木細莖和鹽煮水,浸泡鴨蛋一個月煮熟了就能吃。”成文先給妹妹講,又對宋老太解釋。
“啊!俞荷真的認字?”宋老太不惦記腌鹹鴨蛋的方子了,震驚的問。
“俞荷才學幾月,都是一知半解胡說八道呢,字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這杬子字她是秀才不識字隻認半邊,蒙對了。”
“大哥怎麼知道?”俞荷看看大哥,看看宋老太,一副被拆穿的窘迫。
“不要瞎顯擺。”成文摸摸妹妹的包包頭,笑道:“宋阿奶,我阿奶廚房忙呢,你去找她烤火,這外面冷的,讓俞荷凍着去!”
馬三面聽到孫子的聲音,笑盈盈廚房裡出來,道:“宋大姐,家裡年貨都備齊了?怎麼有空過來?”
宋老太見大人出面,笑着說:“我早上就聞到香味,你家又做什麼好吃食呢!”
“做發糕,蒸點走親戚的點心,剛出鍋,要不要嘗一嘗?”馬三面說是這麼說,人沒動。
宋老太被話臊的有點下不來台,忙道:“不了不了,我見你們俞荷可愛,逗逗她!”
“喔,那你們兩個說話,我先忙了。”
“不了。我雞鴨還沒喂,也要忙去。”宋老太說着就走,馬三面看她出了院子,才進屋。
“這個宋老太眼饞家裡手藝,想和你套話。”見人走遠,成文老成的說,“老了老了,鼻子比狗鼻子還靈!”
“讓她知道我識字也不錯。”看得出來大哥很不喜歡宋老太。
“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白得的東西往往不知道珍惜,你也不要輕易教别人。”成文叮囑道。
“是。”
大哥,書中還有顔如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