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龍堅決不挑,成文單看着就疼。成義成城焉頭巴腦的躲在屋裡緩氣。
所有人一腦子的太陽太大了,太曬了,麥芒太紮人了,要一次次的彎腰割,腰疼的要死……
“俞荷,你還想種地嗎?”白胖的趙娟抱着孩子廚房門裡出來,打趣道。
“種。我的理想就是種地,做小地主。”要是女子能參加科舉考試她自然當仁不讓。
現在嘛,受長輩庇護,先做到經濟獨立。
趙娟不由得想,俞荷有時候沉穩的像個大人,可能大家族精心培養的接班人也就這樣吧!
“妹兒,姐支持你!”臉曬通紅的俞梅,笑道。
“妹,哥也支持你!”自從俞荷寫出完整的《三字經》那天起,成文幾個就不把她的話當玩笑看了。
“姐,我也支持你。我的錢都給你買地。”龍龍笑眯眯說。
“我自己拿錢買。”小子夠機靈,想坐等分紅,沒門兒。
龍龍在姐姐身上感覺到了殺氣。
“俞荷,晚上吃什麼飯?”趙娟看眼傻兒子,笑問。
“熬稀飯,炒點韭菜辣椒和蔥。再做個蒜汁——烙個雜糧餅。怎麼樣?”俞荷說完,先一步去後院拔菜。
“我去攪面,你們幫我看會兒孩子。”趙娟把孩子放在屋裡的大床上,讓龍龍和俞梅兩個看着。
俞荷把菜摘回來,俞梅和龍龍搶着要摘,趙娟隻得回屋看孩子。
“大哥,去背一背簍稻草。”
“二哥,你來燒火!”
“三哥和小哥去村裡挑水,先把水缸倒滿,晚上大人們要洗澡。”
俞荷給哥哥們派活的時候,成武已經把鍋燒熱,俞荷站在闆凳上往鍋裡舀了一大勺面,順着鍋邊輕輕一揚,面汁順着鍋往溜,再點點弄均勻,一張大餅做成,蓋鍋蓋文火慢熟,再揭,放到案闆上,涼着。鍋裡刷一點點油防粘鍋。
“二哥,你喜歡吃薄的,還是厚的?”等鍋熱,俞荷又拿起面勺子,問。
“你做啥我吃啥。”
俞荷連續做了十六張,再次拿出油麻潤鍋,面糊裡打上雞蛋放蔥花繼續烙餅。
撲鼻的蔥香從鍋裡傳出來,成武忍着看着她把十張蔥花餅用幹淨的布包好。
“二哥,我餓了,大人們應該也快回來。我們直接把飯做熟吧!”
“好。應該回來了。”
俞荷一笑,倒油熟蒜,炒菜,下米倒水蓋鍋蓋,沖出廚房。
成武鍋裡添柴,站門□□動筋骨,餅實在太香,他也頂不住,去正屋坐着休息。
成文成義在寫字背書,他們明天要考試,趙秀才管的嚴,二十天一考,有時候學生學習不認真還要叫大人。
俞荷躺在床上休息,一下睡着了。
“娟,飯熟了嗎?我快餓死了!快點給我拿水端飯來。”俞有錢大門進來就喊把俞荷吵醒了。
床上賴了一會兒,俞荷出來洗臉洗手,進廚房大人都在,阿奶在盛飯,俞荷就靜靜地站着。
“俞荷,餅煎的不錯。吃的都拿到正屋了,快來端粥。”馬三面給俞荷舀了一小碗粥,知道她不愛吃。
“烙餅就蒜汁很好吃。蔥花餅适合單吃。”
“阿奶,我知道了。”俞荷拿筷子去正屋。
馬三面很快上桌,大家開吃。
“好香,好像今天的飯格外的香。不虧是我小侄女做的,就是好吃!”俞有錢笑着誇道。
“确實好吃。雜面煎餅甜滋滋的,還挺好吃!”唐大丫接着說。
李二娘和俞有地也覺得好吃。
“好吃是好吃。也是幹了一天活,大家都餓了。這種麥容易收麥累,咱家的麥子怎麼碾場?”馬三面笑着問。
“明天我把院子裡的石頭撿一撿,再撒點水,黃土平一平,後天用牛車碾。”
“咱院子裡有石頭,怕不行。”
“有糧覺得呢?”馬三面問二兒子。
“我覺得平一平,應該能行。”黃土厚厚的鋪一層,加鹽杵子砸平,幹了就撒水,後天早上趁着柔勁趕緊碾。
俞荷放學回來,發現家裡的院壩它像是新做的,厚厚一層黃土,水磨平,上頭還蓋着一張張曬席保濕。
第二天一早俞荷聽着牛拉石碾在轉哪有心思去上學,死乞白賴的留在家裡,從頭到尾把碾場看了一遍。
最後翻,挑草,再把麥子和麥衣麥芒堆在一起,借了俞有才家的風扇車,咚咚咚一陣風,麥子是麥子,麥衣麥芒一堆。
笸籮裡幹淨的飽滿小麥的粒粒分明,訴說着豐收的喜悅。
“這麥子曬幹有五百多斤。”